目前分類:勵志 (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輸在「說錯話」?工作第一天就該學會的5件事

2012-09 Cheers雜誌110期 作者:吳永佳

職場領導者都在問:「為什麼台灣人都不會『說話』?」有實力卻說不出來,只會白白將表現機會拱手讓人。無論面試、銷售或管理,工作第一天,就從5個步驟下手,從此敢開口、更能說對話!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之前曾面試了一批年輕人,這群人的學歷、素質之優不在話下,但他們普遍表現出來的「害羞」,卻令他非常驚訝!他覺得,對於口語表達的生澀與膽怯,跟這群菁英本身的能力完全不相稱。

關於「會做不會說」,安利大中華區副總裁劉明雄也有類似的觀察。常參與全球安麗國際會議,他發現:「台灣人簡報有『專業的精采』,但不擅長自我宣傳,歐美人的簡報則很敢自我標榜。」於是,明明是台灣區的業績比較好,但若光看簡報,反而會得到歐美區成績比較好的印象。

拿這個問題來問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李學澄,他的感受又更深刻。因為多年前,他有一位部屬由於被要求當眾演說,竟然以「我自認無法勝任」而請辭,李學澄差點失去一個極優秀的幹部。

表達,是職場勝出核心能力

後來李學澄費了好一番工夫,說服、訓練他面對群眾,李學澄的理由是:「無論從事任何行業,都不可能避免與人接觸。所以,不管私下溝通或公眾演說,都是無法逃避、必須具備的能力。」

雖是會計師出身,李學澄從學生時代便練就一身說話功力,聽他說話,不自覺便被他的熱情活力感染。他直言,面試新人時,非常在意對方的口語表達能力,「有研究指出,一般公司在面試新人時,其實在前5分鐘就有定見。」

既是5分鐘決生死,能夠利用短短幾分鐘清楚、有力表達自己的人,自然勝出。

因為表達力太重要,但又很難找到及格的人才,勤業眾信甚至把表達力列為公司員工的「核心職能」之一,明確規定,基層員工至少要具備與人溝通、「把話說清楚」的能力;中級員工,則要求要有相當的文字表達能力;至於協理級以上的高階主管,要具備足以說服他人的表達力。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溝通至上」的時代,但為何這麼多企業主都異口同聲感歎,台灣新世代的職場工作者,在口語表達上不敢說、不愛說?就算開口,也說得不夠好,跟對岸或是歐美國家比較,有一段差距?

不是沒內涵,是沒開口的習慣

有實力,卻說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呢?

「台灣學生沒有表達的習慣,而不是沒有內容,」曾成功爭取2010年模擬聯合國大會在台北舉辦,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學生侯宗成在參與多場國際性學生盛會後,得到以上結論。

從大學生身上,可一窺新世代的表達習慣。侯宗成觀察,「國際場合中,亞洲包括日、韓的學生都比較安靜。台灣學生總覺得自己的準備不夠完整,不敢隨便舉手;但歐美國家的學生不然,只要有機會一定舉手,儘管發言未必有內容。」

侯宗成的另一個觀察是,「台灣人比較怕面對激烈爭論的場面,歐美的學生就比較愛爭辯,也不怕表達與眾不同的意見。」

淡江大學明星講師劉中薇,6年前開始在淡江開設「說故事與創意」課,她估計,通常要花費3週時間,才能讓學生習慣開口問問題。有一次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他們不敢說話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門,但最多的答案是:怕丟臉、沒自信、怕說蠢話、怕跟人家說得不一樣⋯⋯。」

劉中薇分析,台灣學生欠缺自信,因為不能勇於接受自己,自然就害怕說話暴露「愚蠢」;且在傳統教育下太習於追求「標準答案」,所以不敢表達與他人不同的意見。此外,或許是受到家庭過多的保護,也不能忍受被別人駁斥。

讓劉中薇印象最鮮明的是,有一堂課,某位同學對另一位同學的說法提出相反意見,而她對雙方的說法都表肯定。課後她隨即在email信箱收到一封「萬言書」,竟然是受到挑戰的那一方自覺委屈,為此洋洋灑灑寫了一堆不甘心、再次反駁回去的文字!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這句話,非常經典的代表了中國社會對於說話的態度,以「剛毅木訥」為美。學校教育從小不鼓勵孩子說話,愛說話的孩子往往被視為問題學生。大學校園中,文法科系可能還有寫申論題,或上台報告、分組討論的機會,理工科系則幾乎沒有這樣的訓練,更鮮少有關於表達力的系統課程。

然而,面對全球人才匯流的工作新時代,假若不想「輸在不該輸的地方」,勢必要克服這項瓶頸。「敢開口、說對話」作為職場軟實力的第1章,工作者可以如何自我補強?

第1件事:沒事常發言,多說多進步

說話是種習慣,有些人私底下想法很多,但就是不敢當眾「說」出來。侯宗成曾有類似經驗。即使國、高中就參加演講比賽,但當他大一第1次赴美參加模擬聯合國大會時,還是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怯場、不敢舉手。

不過,第2年他有備而去,對於會議進行流程、事先的資料研讀都預做準備。看到其他國家學生爭先恐後舉手,他規定自己:「有發言機會,先舉手再說。」「其實不必等『一切都準備好』,你可以就已知的部份發展,然後仔細聆聽別人的意見,他人的意見往往又激發自己更多想法,繼續延伸,」侯宗成說。

別怕自己的問題蠢、或是講不周延,畢竟那就是你現在的樣子。嘗試說出來,未來才有不斷改進的機會!

至於公眾演說,即便是演講高手或業界名嘴,照樣都會經歷發抖、冒冷汗、腿軟的第1次。

克服演說恐懼症,首先,一定要做功課。李學澄後來協助那位部屬上台演說的方法之一,就是30分鐘的演說讓對方練習整整1個月,「讓他有萬全準備,就不會那麼緊張。」

藉著對演說主題周延的研究,規畫演說內容,進行充分事前演練,就能提高自信及自在感。事前演練時,試著寫下較完整的演講稿,若演說時真的突然腦筋一片空白,還有筆記可以幫忙。

至於建立演說信心,李學澄的招式是,在每次演說中尋找聽眾群裡善意的眼神,透過與對方眼神交流,他會愈說愈起勁,「而且友善的聽眾通常可扮演你的『樁腳』,跟他互動,可以幫你帶動現場氣氛。」

劉中薇則強調熱情的重要性,「想像你迫不及待地想跟別人分享某種觀點,當你有這種熱情,把注意力放在你想傳達的訊息、與聽你說話的人身上,它甚至可以超越你對於演講的緊張感!」

克服內心恐懼,養成多開口的發言習慣後,第2步是開始裝備內在。

第2件事:強化內在組織、整合、邏輯思考力

若將技巧、聲音、表情等比喻為電腦的螢幕、列表機等外部配備,那麼邏輯思考、組織能力就等於是電腦的CPU(主機)。有技巧而沒內容,說話就只是「打嘴砲」。

所以,作文不好的人也不可能是說話高手。畢竟,說話的基礎在於一個人腦子裡是否「有材料」,以及個人組織、整合資訊、邏輯思考等各種能力綜合起來的表現。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教授游梓翔認為,在職場上最常面對的情境,就是將外界過多的資訊吸收消化、過濾後,提綱契領報告給主管,偏偏這種掌握重點、化繁為簡的能力,一般人最欠缺。

「你有沒有注意到?台灣人寫書都不寫摘要的,但外文書幾乎都會有重點摘要,」他指出。為了訓練學生的整合力,他常要求學生「用3分鐘解釋經濟學的原理是什麼?」因為再高深、繁雜的事物,背後都有個簡單的「故事」,掌握事物的初衷、或背後的邏輯,就能以極精簡的言語去描述它。

看看美國是如何訓練寫作力的!美國學校一學期可能只要求學生針對兩、三個題目寫作,但同一個題目會演練很多次。例如交完第1次作業後,老師會要求你將原先第1段的某個重點描述得更仔細,到第3次,則將原先的第2段再做增修⋯⋯。透過對同一篇文章的反覆重整架構、修辭,不斷使文章趨於完美。

這套反覆琢磨法,同樣適用於組織、架構說話內容的訓練。當然,提升說話的思想內涵及「生命厚度」,最簡單、快速的方法還是讀書、讀書、讀很多書。大量閱讀,腦中資料庫豐沛,自然出口成章,旁徵博引。

第3件事:洞察人心

敢開口,說話的材料也備齊了,但要「說對話」,還是有兩大原則。

首先切記,對人的關心,是說話的初衷。說話,無非是為了表達自己,打動別人。所有說話高手,無不洞悉人性,而所有成功的演說或人際溝通,無論其主題、目的為何,必定從對方、聽者的需求與立場出發!

說話時,時時把別人放在心上,自然會知道何時該開口,何時又該保持緘默;何時該「進兩步」,何時又該「退三步」;哪些話該說,哪些話又不該說。

第4件事:反覆演練、多方觀摩

再來,觀摩與反覆練習,是提升說話力的不二法門。

說話是一門「表演藝術」,融合了外表、聲音、語調、表情、台風、用詞等各方面的整體表現。美國加州大學做過一項研究,觀眾憑藉哪些元素判斷演講者的表現優劣?結論是:有55%的人看整體印象與表現,38%的人聽語調,而只有7%是以內容、詞句為主。

既然說話就是演出,自然可以透過不斷操練,使其更臻完美。游梓翔強調,「盡可能讓自己處身於說話的環境中,就像KTV唱久了,歌藝一定會進步。」

李學澄從大學時代就兼差當家教班老師,每天上台面對各式各樣的學生,久之台風就練出來了。上每個教授的課,他也同時在台下想像:「這老師的課太無趣了!如果換作是我,應該怎樣說,這堂課才會更吸引人?」

進入職場後,只要聽到精采的演說,他必定用心觀察各項細節,分析其中動人的因素;對於生活周遭發生的故事,他會刻意記下來,作為與人溝通或演講時可用的素材。

第5件事:創造個人說話魅力

慢慢的,你將逐漸超越「技術」層次,進一步將說話與自我人格特質結合,創造出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個人魅力與說話風格!

台灣卡內基中心創辦人黑幼龍,他的卡內基課程曾造就無數說話、領導高手,但他說話不是口若懸河,而是慢條斯理,充滿誠懇的情感,且有說不完的動人故事。這是黑幼龍的說話風格,那麼屬於你的呢?

職場表達力,亞洲各國比一比

中國人:長期浸淫於馬克思主義重批判、辯證的思想教育之下,對岸職場菁英具有相當強的邏輯思考力,加上人才競爭極度激烈,中國人多半比台灣人更勇於表現,不怕開口要求,爭取機會。

日本人:說話精而美。寫報告嚴守字數、頁數的限制,開會也必在規定時間內結束;重視說話的內涵,多敬語、謙遜語。只是日本人拘謹內斂,說話常顯委婉、曖昧,不易透過言語完全了解他們的本意。此外,日本人不喜強調自我主張,習於傾聽、服從集體意見。

韓國人:說話表情豐富,對於感情的表達能力極強;傾向於率直強烈的提出自我意見,即使在很多人的場合,也會大聲說出自己的主張。

新加坡人:新加坡是多語系國家,每個人都會幾種語言,國家法令嚴明,一般人說話柔聲細語、溫和有禮。因為英語是官方語言,雖帶「新加坡腔」,但新加坡人的英語表達能力在亞洲國家中仍堪稱一流,口語表達、組織能力也滿強。

印度人:每個人都能長篇大論,愛說話、重思辯。印度教育強調無標準答案,首重邏輯思考。學校教育中有許多上台演講與溝通技巧的訓練,連軟體工程師都個個能言善道。

勤業眾信管理顧問總經理李學澄雖是會計師出身,說話卻充滿熱情、感染力。他將口語表達能力列為員工核心職能之一,以身作則,在職場中勤於觀摩、不斷操練演說魅力。

雖主修電機工程,從小愛說話的台大學生侯宗成苦練英文,參加模擬聯合國社,不斷磨練演說的信心、實力,以及開口表達自我意見的習慣,與各國學生論辯國際性議題,毫不遜色。

淡江大學明星講師劉中薇認為,善用表達力與溝通力,可以改變人生,化平凡為不平凡。但無論你要「如何說」,都必須先了解你要「說什麼」,以及「對誰說」。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的祕密武器:誠摯目光、點頭傾聽

2012-09-26 Cheers雜誌 作者:黃亞琪

形象穩重的資深主播沈春華,除了新聞節目,主持《沈春華Life Show》也是一大成功。能讓藝人卸下心防,沈春華值得信賴的專業與魅力,就來自她的身體語言。

你的外在表現,說出了你的豐富內在嗎?

唯有透過外在表現,得體合宜地將內在專業傳遞出去,才能展現自我魅力。蟬聯2010年YAHOO!奇摩網站民調「超級主播」第1名的沈春華,正是箇中翹楚。

放眼目前無線、有線電視十餘家新聞台,幾乎找不到和沈春華同時出道、且經營基礎深厚的新聞主播。2008年,她因《沈春華Life Show》得到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獎,寫下金鐘獎成立以來個人得獎次數最多的紀錄。靠著親切、不譁眾取寵的風格,她成功詮釋了「主播」與「主持人」兩種性質不同的角色。

沈春華的祕訣是什麼?

專注、靜默凝視 用同理心讓人卸下心防

在《沈春華Life Show》節目中,沈春華常以不著痕跡的技巧,讓藝人卸除層層武裝,道出內心話。例如,天后張惠妹在此認了和球星男友何守正的戀情;或是讓公認愛擺臭臉的言承旭,掏心掏肺暢談他說不出口的一段情。其實,論交情,張惠妹和陶晶瑩、小S的私交更好,言承旭和沈春華也不熟,但為何不少人不能談的,總在《沈春華LifeShow》中被攻破?

訣竅在於:沈春華總以「我是跟你站在同一陣線」的姿態來說服受訪者。

她不諱言,自己跟偶像的生活情境不同,訪問前,她的心情也很忐忑,就怕對方不想講,什麼也挖不到。因此,除了事先打招呼外,沈春華通常會溝通一件事—— 她對受訪者說:「真誠故事才能觸動觀眾的生活經驗。只有在這裡,觀眾看見你人性的一面,偶像才更有生命力。」5分鐘的說服,是營造1小時豐富內容的起點。

不過,口語說服只是叩門第一步,誠摯的「目光接觸」才是打動人心的鑰匙。迥異「沈主播」抑揚頓挫的冷靜語調,談話節目中的「沈主持人」總以爽朗的大笑代替開場白,不僅拉近與受訪者彼此距離,也舒緩了攝影棚內凝結的緊張空氣。

一旦遇到受訪者面對犀利發問猶豫時,沈春華通常不會緊追不捨地「發球」,反而是雙眼專注、靜默看著對方,比起咄咄逼人,這往往是一種更好的方式,促使對方自動開口。

點頭微笑、重複對方動作 釋放友善,用傾聽取代窺伺

多年新聞人培養出的細膩敏感度,讓她可以輕易感受到對方的退縮或遲疑。一旦接收到已達臨界點的訊息,她會立刻喊停。例如,沈春華訪問藝人林依晨時,「我知道再問下去她會大哭,達到節目效果。但我也知道,以她的個性,大哭之後,節目播出她一定會懊悔,我不忍心。」

遇到受訪者願意暢談時,沈春華會不斷「點頭」表示附和,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再輔以適切的「微笑」,甚至「重覆對方的動作」,強調自己跟對方是站在同一陣線,一切都是傾聽與分享,不是侵入與窺伺。

像沈春華訪問任爸談Selina如何走過燒傷試煉,當他描述第一時間「我只問醫生幾個問題:臉有沒有直接燒到?四肢能不能活動?」沈春華除了表情跟著凝重外,任爸每說一句,她就複述一句,連手勢都跟著對方比畫,一舉一動就像關心自己的親友。這樣的氛圍下,難怪很多人都會「忘記」正在上節目,一步一步「繳械」,展現自己不為外人道的心情。

簡單手勢、有神雙眼 冷靜、自信,傳遞專業權威

如果說,主持人沈春華流露出的是「熱情」的肢體語言,那麼20多年建立起的新聞主播風格,則是她「冷靜」的一面。

一般而言,新聞主播的權威感會左右觀眾是否信任報導,主播的人氣則影響新聞能否順利抵達觀眾腦海中,因此,舉凡銀幕形象、風格到播報技巧,都是主播被討論的焦點。

如何拿捏分寸,「動」得恰到好處,顯得格外重要。對此,沈春華坦承,肢體動作有時的確能超越語言,產生強烈的暗示作用。比方說,觀眾們往往能從主播「摸耳機」這個動作,察覺到「有新訊息進來」,因而充滿期待;或是很多主播對著鏡頭念完一條新聞稿後,會刻意轉頭去看一旁的電視,藉由「轉頭」的動作,把焦點移轉到新聞內容上,讓觀眾覺得「主播和你一起關心」,這些也是國外電視主播常見的肢體語言。

光是主播的兩隻手,就有多種不同的「擺法」。雙手交握放在正中央,是最中規中矩的方式;也有人喜歡兩隻手臂成八字形誇張地撐開在主播台上;或是一手撐開、一手拿稿;又或者一手拿稿、一手拿筆。在一節新聞中,幾種姿勢還可以交錯運用、互相變化。但播報新聞時的沈春華手勢盡量簡單,她認為:「資深主播的主要任務,是將訊息傳播出去,用清晰邏輯把事情講清楚,告訴觀眾今天發生的事情。簡單的手勢與炯炯有神的雙眼,即可彰顯權威專業。」同樣的概念,沈春華也會在轉播選舉開票時提醒其他年輕主播,即使是大拇指比「讚」,或以食指、中指比「耶」等小動作,在敏感時刻也絕不能出現,以減少不必要的解讀。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是表現出自信的肢體語言。例如當面臨觀眾的挑戰或犀利的新聞追問時,沈春華從不搖頭或是移動身體、調整姿勢,她自信而穩重的態度也讓人印象深刻。

兼顧服裝、配件細節 維繫表裡如一形象,說服力加倍

隱藏於舉手投足間的小動作,無聲,但彰顯的專業力量,更大。「不管是主持或者新聞播報,讓對方感覺舒服是很重要的,」沈春華說:「採訪夜市攤販時,不能擺出一副採訪財經人士咄咄逼人的姿態,而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懂他們的語彙,例如握手、彎腰,都是一種尊重的表示。」

面對專業,沈春華要求雙倍執著的力氣;維繫個人形象,對她來說也很重要。為了準備《Cheers》雜誌的採訪,前一天晚上她就開始思索採訪時的穿著。因為訪談內容涉及個人,她也細心考量,服裝搭配選擇黑色洋裝為底,配上粉紅色圍巾, 少了主播套裝的嚴肅感。同時,怕攝影記者在不到3坪的辦公室無法取得景深,一再確認主燈與閃燈位置後,才開始進行訪談。

從衣服到燈光,要求表裡如一、內外兼具的細節,充分顯示她的個人形象,已與專業主播的風格渾然天成結合了。

綜合上述,成了沈春華對於魅力的定義:一個人的「魅力」來自整體生活的經營,包括專業和外在表現的相得益彰。做什麼、像什麼,正是她在專業領域中讓自己維持不墜的一貫信念。

「誠於內、發於外」 魅力6祕訣

天生魅力少之又少,後天專業魅力的養成,來自你對整體生活經營的綜合。

魅力是透過專業不斷地累積,讓自己越來越有信心;「有觀點」自然會顯現出有別於人的風采,也慢慢自成一格。

樂於做自己就有自信,也是魅力的起點。

穿著要拿到100分很難,但要及格很容易。適當的談吐與應對進退,才是個人形象的關鍵。

注重小細節,也是工作的一部份。

臉部表情也可傳遞訊息和情緒,強化語言溝通。原則是:做自己,不要過度表演。如果相信自己所說的,表情就會很自然。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來力,個人和公司現最需要!

2009-09-25 Web only 作者:吳仁麟

現在,光是執行力和創新力已經不夠了,想要在未來生存下去,個人和公司最需要的是「未來力」。「未來=想像+創新+執行」,杜拉克不敗公式讓你打贏職場角力戰!

什麼是未來力?

「想像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彼德杜拉克這句名言一直被世人尊為金科玉律,以這個邏輯所寫下的公式就是:「未來=想像+創新+執行」。

過去一世紀,全球企業史是由「創新」與「執行」這兩件事所建構的,不管在商學院或各大企業,莫不拚命在「研發創新」和「執行效能」兩件事上下功夫,但如果我們回顧一個故事就馬上可以發現,「想像未來」這件事為何比「創新」與「執行」更重要了。

想像力

打贏世紀電腦戰

1975年比爾蓋茲創立微軟,那時他大學學歷都沒有,和當時學術界與各企業最頂尖的科技人才比起來,他也許在技術上仍然差一截;但是當時比爾蓋茲所想像的未來是「個人電腦時代」,而當時全球主流的電腦大廠所想像的未來卻是「大型電腦作業系統」。

當時電腦產業的大老們幾乎沒有人相信,30多年後的今天,是這樣人手一部電腦的時代,大家都認為電腦永遠會是需要一整個房間來裝的龐然大物,而且是像勞斯勞斯轎車那樣昂貴的奢侈品。

結果,比爾蓋茲用他對未來的想像力贏得了這場世紀電腦戰爭。試著想像,如果當年電腦大廠所想像的未來也是「個人電腦時代」,那今天全球電腦產業的局面也許就大大不同了。

同理可證,成功之後的微軟和Yahoo!對於網路的未來想像不同,也因此有了後來的Yahoo!,成功之後的Yahoo!和Google對於世界的未來想像也不同,所以有了今天的Google。30多年來,地球上有太多的故事證明「未來想像力」比「創新力」和「執行力」重要太多了,再會創新、再會執行,一旦想錯了反而後果更慘,愈用力,死得愈快,所以,關於想像未來這事,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啊!

「培養未來想像的創造力、建構未來挑戰的方法論、蓄積未來世界的思考與展現未來理想的實踐,從想像開始,進而去思考未來、分析未來,最後掌握未來、實踐未來。」政大校長、也是知名策略學者吳思華認為,未來力包含了對未來的想像、分析與實踐。

他也把這樣的想法導入一項由政大和資策會、工研院合作的學研專案裡,甄選了102位研究員,進行一項名為「願景2025,未來力實驗室」的未來想像工程,試圖為台灣的未來產業探路,從社會發展的脈絡和產業的成長軌跡進行這項研究。

「願景2025」的研究員絕大部分都剛從大學畢業不久,並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和產業的歷練,但吳思華認為這樣新生代的特質,正是這些年輕人進行未來想像時最重要的資產。

人性化

發想台灣新藍圖

吳思華說:「讓他們從人性的需要出發,完全沒有包袱地去思考和發想,未來的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生活和產業。」

「願景2025」這個團隊將以一年的時間,以這群年輕研究員為核心,結合政大和資策會與工研院等三方資源,走一條和台灣過去產業研發歷程不同的路,針對生活服務的軟產業分析與想進行像。

目前,這個團隊剛完成第一個月的成果報告,回顧了台灣過去60年的社會和產業發展,做為想像台灣未來的依據。

國外不少企業早已把管理未來的能力,當成是策略的一部分,曾經來台培訓過不少產業顧問的瑞典Kairos顧問公司就是以「管理未來」為主力產品。

未來力

左右產業競爭力

Kairos整合了各方實務與理論經驗,發展出一套預測未來的工具,並設計出一套研討會的方法,把這套工具和相關知識導入客戶的組織裡。

台灣學術界和研究界,有不少人受過Kairos的「未來力」訓練,但是上過這套課程的台灣產業界人士並不多。

「未來其實是可以靠一群人想像和管理出來的,只要方法對並且持之以恆。」Kairos的創始人Mats Lindgren常在研討會裡,用這句話來激勵和引導學員想像未來。

他說,歷史的時空就如同海洋,每一個趨勢都有跡可循,所以,「未來其實是有方法管理的。」

看來,不管未來是否能被想像和管理,從各種理論和實證看來,「未來力」這三個字已經無庸置疑,將成為下一波產業界競爭力的關鍵字。 (以上轉載自經濟日報2009.09.24,更多職場評論,請見「吳仁麟的部落格」)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大行動好運上門
2010-02 Cheers雜誌113期 作者:祝康偉

從生活、抽獎到職場升遷,每個人都想要好運!2010年,從思考到行動,《Cheers》雜誌要教你抓住運勢的法門,不僅招好運,還能留好運、存好運,開啟生命中意想不到的寶藏。

看到身邊或電視新聞上,不斷上演誰事業有成、誰得到機會之神眷顧、誰又逆轉局面反敗為勝,你是否常暗自感嘆:「為什麼別人總是比我好運?」

心中一旦出現這樣的念頭,其實只是把好運推得更遠──因為真正的事實是,同樣是運氣在身邊遊走,那些幸運兒能毫不猶豫地縱身擁抱,你卻不知如何伸手抓住,以致每每擦身而過。

若把運氣當作一本存摺,要存入哪些對的能量,才可能在對的時機,碰到對的人,做對的事,甚至,把好運變成利息,在生活中源源不絕?

我們歸納近來最具代表性的好運暢銷書,結合名人親身經歷,找出5大行動法則,帶你輕鬆走上幸運的大道、心想事成。

好運行動1:求順境,先學會駕馭逆境

因《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禮物》兩本全球暢銷書,有「寓言之王」稱號的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去年完成的最新著作《峰與谷》,寫的是一位年輕人在登高過程中,不斷與老者對話,逐漸了悟好運的發生,就是懂得駕馭人生的順境與逆境。

在書裡,「峰谷法則」第1條清楚寫著:「人生的高峰和低谷都是相連的,在今天的順境所犯的錯誤,會造成明天的逆境。在今天的逆境做的聰明事,將開創明天的順境。」

3年前,第1屆《超級星光大道》比賽期間,被冠軍林宥嘉選唱〈你是我的眼〉而爆紅的盲人歌手蕭煌奇,就是「峰谷法則」的實踐者。

你可能不知道,早在2002年,〈你是我的眼〉就收錄在他生平第一張專輯裡,還曾邀請當時台北市市長馬英九、港星成龍同台助陣宣傳。雖然風光上市,但沒多久製作人卻無預警捲款潛逃的意外,讓蕭煌奇不僅拿不到版稅,還因合約限制,什麼活動都不能接,只能在家裡枯等、坐吃山空。

明明前一秒是好運,怎麼下一秒卻變成了壞運?這樣的場景,對蕭煌奇卻不是第一次。

記得小學四年級那年,他在一次幸運的手術中恢復了部份視線,從小念啟明學校的他,比起其他全盲的同學,像是中了彩券一樣,人人稱羨。然而,他沒有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念高一時因太愛打電動玩具,過度使用眼睛,讓看來「理所當然」的光明,瞬間又回到了黑暗。

再度變成盲人,像被人從高樓摔下,他的信心完全粉碎,除了自怨自艾,他也開始遠離所有人群。直到被老師發現,重新輔導他如何當個盲人,學著打理生活起居,並開始導引他往柔道與音樂發展。

透過柔道,蕭煌奇深刻體會:「當你不斷練習被摔,疼痛會變成一種鼓勵,隨時提醒自己的弱點,未來你才可能摔倒別人,讓大家刮目相看。」憑著這股毅力,他陸續在北京亞洲帕運、亞特蘭大帕運獲獎,音樂創作亦不遑多讓,從工地秀一路唱到Pub,顛覆了盲人只能按摩的迷思。

如同《峰與谷》裡所言:「太多人在順境時沒有好自為之,沒注意到自己正在堆砌未來的逆境。他們浪費太多資源,悖離根本之道......奉行峰谷法則的人,扭轉逆境的方法,就是回歸基本面,專注在最要緊的事情上。」

有了18歲時慘痛的教訓,蕭煌奇面對人生第二次的逆轉,的確少了許多情緒起伏,他不做「受害者」式的控訴,反而將心思放在如何延續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

他決定把僅有的40多萬存款孤注一擲,成立一人唱片公司,當起自己的製作人。由於沒有人力、經費奧援,他索性全台灣跑透透,邊唱邊叫賣自己的唱片,不分晴雨地展開「夜市人生」。如此模式延續了3年,終於有天朋友在MSN上驚呼:「阿奇,有人在電視上唱你的歌耶,而且那個人紅得不得了!」

原來是做水泥工的父親十分擔心他的未來,曾在一個新屋裝修的現場碰到黃小琥,請託她代尋演唱機會。經過她的介紹,輾轉認識了當時在港都電台工作的楊培安。有趣的是,本來要幫的忙沒幫成,反倒是專輯裡的歌曲感動了楊培安,在多年後的歌唱比賽中,推薦給愛徒林宥嘉,當作挑戰對手的壓箱之作。沒想到經此登高一唱,一夕之間竟讓蕭煌奇鹹魚翻身,不僅唱校園唱到倒嗓,連唱片也賣到缺貨。

延續這一股氣勢,蕭煌奇2008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演唱人」、「最佳台語專輯」兩項大獎,去年又推出第6張專輯。不過,他談起「運氣」二字,倒顯得十分淡然。

蕭煌奇笑著說,去年與朋友合資餐廳,短短5個月就夭折,對他是個正面的提醒,要他專心把音樂做好。「上天讓我看不見,目的是去除誘惑,讓我更專心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若我辜負了祂,我想我很快的又會跌倒!」

的確,「峰谷法則」強調,要在高峰待久一點,必須「對順境感恩,明智地經營順境。」也就是說,你得謙卑、感恩,多做當初讓你爬上高峰的事,好還要更好,多為別人盡心,以為日後的低谷預留資源。

好運行動2:清空壞念頭,再生正面能量

有時命運並非刻意作弄人,只是一些待人處事上的難題,或是一些跟自己過不去的念頭,讓心情陷入低潮無法動彈,連帶將可能的好運擋在門外。

《祕密》作者之一、同時也是催眠行銷公司(Hypnotic Marketing, Inc.)總裁的喬‧維泰利博士(Dr. Joe Vitale)在《零極限》一書中指出,透過所謂「夏威夷療法」,不斷以「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4句話來清理自己,可以幫心智歸零,釋放內心有害的能量。

在清理的過程中,這4句話彷如咒語一般,能將正面能量「迴向」給想要改變的對象。聽起來神奇,實際上,運用的即是一種正面思考的「暗示法」。

藉著複誦這4個字眼,導正潛意識中狹隘的思維,當一切回歸純粹,療癒的效果就會出現。許多苦無對策的難題,也會因突如其來的行動靈感,迎刃而解。

從新加坡玉女歌手變身為巧克力蛋糕女王,不到30歲的黃湘怡,在台灣創業6年間,能度過層出不窮的創業難題,靠的就是自我療癒,只不過她用的不是4句訣,而是自創的3句訣:「問人」、「問書」、「問神」來趕走負面想法。

在「問人」上,一有疑惑,她總會去請教擁有自己事業的長輩,這些過來人總在第一時間破除她的「想像」,指引更實際的方向,不會像家人過度擔憂,反倒變成害怕冒險的阻力。

書本則是她隨身的老師,黃湘怡笑著說,包括最基本的如何看報表、如何管理公司,到如何降低成本10~20%的具體策略,她都是從書中汲取精義,變成信心來源。

去年上半年,媒體報導她被員工指控超時工作不發加班費、沒有年終尾牙等「苛刻」做法,以及因先前加盟糾紛,遭新加坡法院判宣告破產,一度讓受人欣羨的她,心情跌到谷底。

黃湘怡回憶,當時她整整兩個星期足不出戶,在家裡「問神」。她每天禱告,不斷的問上帝,等到平靜下來,重新反省與回顧,知道「即使別人有錯,也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

果然,就在清理念頭之際,腦海中開始跑出正面的靈感:「別人講我什麼有這麼重要嗎?重要的是我到底想創造什麼樣的品牌,這些都會過去,只要往前看就好了!」

心念一轉,衰神就止步了。黃湘怡的加盟官司雖在新加坡失利,台灣的官司卻獲判不起訴處分。去年12月底,只花不到幾天,她就在台北車站附近找到滿意的設店地點,今年還計畫多開3家分店,預估營收將比去年增加兩倍。

好運行動3:引貴人,創造機會溫床

把心眼打開,好運就近身,但若更積極一點,如同《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書中的10條幸運守則,你還可以這麼做,就是「自己創造好運的環境!」

作家吳若權從外商出走後,無論創業、寫書、演講、主持節目,當企業顧問,一人身兼數職,依舊表現出色,靠的就是自己灑下幸運草,才有今天生根茁壯的光景。

其中,「人脈經營」是他主動營造幸運環境的關鍵之一。

剛出社會時,由於手上沒有資源可以交換,他靠的是主動敲門。例如,當初能進入IBM、HP等知名外商工作,是他在明知對方毫無職缺下,仍大膽拿起電話毛遂自薦的成果。儘管當下並沒有立即得到回應,但因此帶給企業的積極印象,就像幸運的種子,讓他不到半年就被破格錄用,屢屢成為最年輕的部門主管。

等到了創業階段,吳若權則是積極建立「貴人圈」,靠貴人的口碑吸引更多的貴人。

他特別強調,這群貴人,並非皆是位高權重的大老闆,最重要的是「只要氣味相投、信任你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圈一員。」就像當初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之所以親自登門找他合作設計防毒軟體,就是因為聽到一個他過去在微軟工作時,合作過的經銷商大力推薦。換言之,只要待人誠懇,即使是一個印刷廠的業務,都可能幫你介紹生意。

現在的吳若權,對人脈早已脫離工具性的思索,他透過演講、寫書結交更多當初跟他一樣的年輕人,作為督促自己保持當別人貴人的「價值」。

每次看見積極又努力的年輕面孔,他總會出手拉一把,例如,10年前他幫在新竹開健康食品公司的客戶面試業務人員,其中一個在高雄開牛肉麵店的女孩,儘管學經歷並不突出,但既大膽又細心的人格特質卻吸引了他,在吳若權大力推薦下,這女孩如今已是這整個健康事業的負責人,也因為他當初的提攜,彼此合作關係更為緊密。

《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裡說的「創造環境」,以吳若權的做法,其實就是創造一個幸運的機制,讓好的意念不斷運轉,嘉惠自己的同時,也嘉惠了別人,變成良性的循環。

好運行動4:愛助人,利人也利己

將佛學應用在企業管理的《當和尚碰到鑽石》作者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格西(Geshe,相當於佛學博士),在最新著作《業力管理法則》中明白指出,「當你集中力氣幫助別人成功,就會產生『回音效應』,他們會把你的付出再彈回給你,幫助你的事業成功。」

在壽險業闖蕩18年,獲選過媒體超級業務大獎,創下許多銷售冠軍的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陳玉婷,就深刻感受到「回音效應」的威力。

一直是保險界模範生的她,在8年前事業達頂峰之際,臥病16年的母親突然過世。儘管自己已結婚有家庭,她還是因頓失精神支柱,整整一個月不能工作,期間又染上怪病,到處求醫都不見好轉,吃東西必須過水,半夜起來嘔吐更是司空見慣。

狂瘦16公斤的陳玉婷,在抑鬱當中,萌生離職的念頭。就在她深陷情緒谷底之際,一位剛生產完的客戶打了通電話給她,要她過去聊聊。

忍著母喪與身體的疼痛,陳玉婷一路坐著火車趕到竹東,剛到客戶的家門口,就聽到嬰兒的嚎啕哭聲。她要客戶別招呼她,先去弄奶粉,沒想到花了20分鐘,仍不見客戶身影,直到聽到奶粉罐將罄的敲打聲,陳玉婷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客戶不小心懷孕,先生又失業多時,在爭吵中,女方賭氣地要自己撫養,這段期間連醫院拿回來的配方奶也全喝完了。

為了顧全客戶的面子,陳玉婷心想,要離職前做件好事也無妨,於是她記牢奶粉品牌,假裝告辭後,便開始沿街尋找奶粉。好不容易找到,她立刻訂了兩大箱,還貼心的聯絡做月子中心,幫客戶訂了45天的做月子餐。

3個月後,當她再度請人將兩大箱奶粉送達客戶家裡時,客戶一收到就打電話給她:「不要再送了,多虧妳的福,我先生找到工作了。而且我先生看到妳做的這些事,感動地說別人都這麼愛小孩,我為什麼不愛呢?所以,我們要把錢還給妳!」

陳玉婷感動下哽咽回應:「你們不用還我啦,只要找10個你們想幫助的人去幫忙他們,就算還我好了!」

她對客戶說,其實該道謝的反而是她,因為這個動作同時也拯救了她自己:「我本來想把奮鬥多年的工作辭掉,但當我透過這個角色幫助了你們,突然讓我覺得自己好富有,當下,我就把辭職信給撕掉,是你們讓我得到復原的力量!」

果然,陳玉婷付出愈多就得到愈多,之後她不僅快速回到工作崗位,連怪病也查出原因,短暫的休養後,一切又恢復往日的水準,她不僅出書、演講,業績更是一枝獨秀。

好運行動5:運不好,就自己造命

「每個人的命都有高低起伏,沒有例外!」科技紫微網創辦人張盛舒,從30多年來的紫微研究,以及收集了超過400萬張命盤中,得到了這樣的結論。

他分析,若把「命運」二字拆開來看,其中,「命」可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外在條件,意即「出生就有的資源」﹔另一則是「基因、性格特質」等內在條件,不同的命會有不同的震盪軌跡。「運」則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時空交會產生的現象」,講的是「機會」,稍縱即逝。

既然運不可求,他建議不妨從命下手,首先,你得「知命」。所謂「知命」就是認識自己的個性,「不要以為認識自己的個性很簡單,活了一輩子還不認識自己個性的人太多了,由於他們不認命,所以也就沒辦法創造自己的命運!」張盛舒強調。

「知命」之後,接著就要「造命」。他把「造命」定義成「逆著個性做人」。張盛舒指出,35歲前靠的是專業,可以順著個性做自己,但難免有懷才不遇的風險。35歲以後,就要逆著個性做人,因為愈能知己知彼,每個人都能相處,就沒有運氣的存在,這就到了造命的境界。

此時,你不會再像只喜歡做自己的人,開口閉口如何「趨吉避凶」,像水一樣的你,因為懂得識人,也懂得調整自己,不必外求就能「逢凶化吉」!

日本有一句諺語:「幸運之門確實存在,但鑰匙在你的手上。」在一年之初,與其坐等鴻運當頭,不如先從這5大行動下手。無論你是從心念上改變,或是身體力行助人,每當你跨出一步,就能喚起當下強大的能量,去開啟你生命中意想不到的寶藏。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窮忙大解放

商業周刊 第1065期2008-04-21
製作人:郭奕伶撰文者:曠文琪研究員:楊少強

你還陷在窮忙的漩渦裡,無法自拔嗎?全球的聰明工作者現在已經找出了一套時間運用公式,讓你工作時間變少,卻賺更多!別再幻想要做到退休,才能自己決定怎麼用時間,現在,跟著我們,一起拿回時間主導權!

你還陷在窮忙的漩渦裡,無法自拔嗎?別再幻想要做到退休,才能自己決定怎麼用時間。

一、距離七十五歲,你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多少分鐘嗎?(答案詳見文末)

二、你今天的時間花到哪裡去了?

三、你未來三年,想達到什麼目標?你現在做的,與這件事有關嗎?

如果你沒問過自己上述三個問題,那麼,小心,你的時間帳戶可能正亮著黃燈!

當你點算銀行存款裡的數字時,你清楚自己「時間帳戶」裡的進出數字嗎?畢竟,時間比金錢更寶貴。

跟全球首富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台灣首富郭台銘相比,我們的銀行存款就像印度恆河裡的沙子,微不足道。然而,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就這一點來看,我們與巴菲特、郭台銘是站在同一個起跑點的。

可是,你想過,時間也可以像金錢一樣,發揮複利的效果嗎?請看以下三個案例。

你還在超時工作嗎? 
快找出「關鍵二○%」專注投入

案例一:美國,三十歲的提摩西.費里斯(Timothy Ferris)。


四年前,費里斯就像大多數辛勤工作的創業族一樣,每天工作超過十四個小時,年收入為四萬美元。

但現在,他每個星期只工作四小時,收入卻是以前的十二倍。換算一下,他的時間報酬率竟然是以前的二百九十七倍!省下來的時間,他用來主持電視節目、衝浪、潛水,他還是世界探戈錦標賽的紀錄保持人。

去年,他將自己的時間管理方式集結成書(《一週工作四小時,晉升新富族》),他既沒上歐普拉脫口秀,也沒到處巡迴打書,該書竟一舉登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亞馬遜網路書店等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他的時間管理學被矽谷公司競相模仿,包括網景(Netscape)創辦人、哈佛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都競相邀請他演講。

費里斯的時間複利是如何產生的?有一天,他工作到疲累不堪時,偶然讀到十九世紀經濟社會學家帕瑞圖(Vilfredo Pareto)的八○/二○法則:「二○%的義大利國民,創造全義大利八○%的財富」,而不可思議的是,這法則適用於所有的事情。

也就是說,「八○%的產出,其實只來自二○%的投入,只要將時間專注在那二○%上,你就可以多出八○%的時間。」重點是,你必須找出那「關鍵的二○%」!

疲憊的他,彷彿發現新大陸般的興奮,立刻攤出客戶與業績的關係圖,他發現,果然公司九五%的業績,是由不到五%的客戶所撐起來的;但其他九五%的客戶卻占據他過去大部分的時間。於是,他當機立斷,把時間重新分配,不再主動理會那些可有可無的客戶,專心伺候那五%的金主。接著,他將此一法則,運用在資訊處理、會議主持各方面。

於是,他從窮忙族,晉升為新富族。 

你起頭做對了嗎? 
源頭最重要,贏家與輸家就差這一關

案例二:台灣,方天戟,台大EMBA一年級學生,他的另一個身分則是廣達電腦的資訊長。

他每週上課三天,每天晚上九點到十二點,還要閉關念書。然而每天,廣達有十萬台筆記型電腦要出貨,五百家供應商、客戶要管理,在歐洲、矽谷、中國的十座工廠,都要二十四小時監控。這,是一個橫跨全球五大洲的龐大資訊流。

十年前,他進廣達擔任資訊長時,一天工作十三小時,如今,廣達營業額成長了十七倍,但他每天的平均工時,卻降為現在的八小時,縮短三八%。

如果以營收角度來看,他現在每分鐘發揮的效益是過去的二十九倍!二十九倍,呈現的就是時間複利的威力,也是贏家與輸家的差別。「Plan、Plan、Plan」,是方天戟的時間複利心法。程式設計師出身的他說,寫程式的人都知道,如果一開始的指令寫錯,之後要揪出錯誤,得花好幾倍力氣,因為在一套程式裡,每一道指令都環環相扣。而時間管理就和寫程式一樣,開始的時候做對最重要。

十年前,廣達開始建置供應商資訊系統時,一般廠商都只以客戶別去區分系統。但他考量到,未來海外市場不止在美國,他寧願一開始多花時間,把客戶別再依照國家別畫分。後來市場多元化時,他因為基礎扎得夠穩,往上蓋的速度自然比別人快。「別人看我做事情做的複雜又花時間,其實,我只是把事情簡單化,」他說。

不止做事如此,他用人也如此。他雇用新人,一定先要求對方寫三個月的程式,他說,寫程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邏輯能力,邏輯能力強的人,不只會寫出好程式,做事也會有順序,人才的源頭對了,事情就容易做對。

確保用人、做事的源頭後,他手下統領的十位小當家,每個都跟了他十年,因為默契佳、授權品質也高,因此,他可以像拿破崙帶兵一樣,當戰局沒有太大變化時跟部屬說,他先去睡十分鐘,然後安心睡去。

從源頭著手,把事情做對,十年下來,方天戟多出來的時間,就拿來充電、投資自己,把自己的實力越墊越高,他的「時間流」產生正向循環,複利威力也由此產生。

你還在迷信花俏策略? 
回歸時間分配基本功反有效

案例三:麥肯錫等全球各大企管顧問公司。

近三年來,全球管理顧問界陸續回歸基本面,把「時間管理」列為企業必修學分。兩年多前,麥肯錫開始在台灣、印度等市場引進一套「基本功」(back to basic)專案。

麥肯錫董事林國澧說,當市場逐步邁向成熟之際,花俏的策略、創新的產品招數早被使盡,企業競爭的差距,回歸到營運效率的基本面。其中,時間分配,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尤其是以人為主的服務業。

譬如,麥肯錫針對印度最大銀行導入基本功專案時,短短的四個月,平均業績竟然提升八三%。「這絕對不Sexy(迷人),但卻奏效。」此專案背後有什麼驚人的秘密?說穿了,只有一句口訣:「根據八二法則進行時間管理,並貫徹執行。」

麥肯錫發現,該行第一等級的業務員,績效是最差員工的一百倍。他們分析,員工績效差異如此巨大,時間管理是關鍵。「表現較差的業務員,都是將時間平均分配給所有客戶,或是照顧他最熟悉,但並非貢獻最大,或最具業績潛力的客戶。」

因此,他們開始改造專案,要求每個業務員將客戶分為三級。首先,列出第一級的前十大客戶,這些客戶雖然只占三%,但對業績貢獻最大,因此,「要每天都去想,我該如何服務他們。」對這些客戶要給予「無限卡」概念的時間資源,盡可能滿足其需求。

其次,你要找出第二級客戶,占比約二七%,這些客戶雖然沒有立即的利潤,但卻有潛力,因此,每月要定期問候一次。第三級,則是最後的七成客戶,只要「每個月定期花一個晚上,統一用mail等方式問候,」此外,別花任何時間在他們身上,除非他們主動要求。

這套方法的執行秘訣有三:一、定義出前十大客戶;二、一定要花最多時間在這十大客戶上;三、要狠心排除第三群客戶占用你的時間,他們是最容易打電話來「黏住」你的客戶,卻不會產生貢獻。

這個方法不難,「但很多人沒這樣做」,因為要這麼做,就是要把你手上的時間圖、客戶圖,認真的攤開來,做出改變。如此,「最快一個月,最慢三個月就有成效,」林國澧說。

你還信守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沒有富爸爸,更要用時間創造複利

上述三個案例都告訴我們一件事:「一分耕耘(時間),一分收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輸家的世界,時間比成果等於一比一(甚至更小)。但在贏家的世界,時間比成果等於一比∞(無限大)。

如果你沒有富爸爸,沒有高學歷,也沒有人脈,你唯一的致勝之道,就是讓你的時間,像金錢一樣,滾出正的「時間流」,不斷製造出資產,而不是負債。

五月將在台出版的《槓桿思考術》(漫遊者文化出版社)作者本田直之指出,「時間投資得好,就會帶來複利的力量。」

過去,我們把時間當作耗材,用完就沒了。而現代生活中,環繞著竊取我們時間的聰明小偷諸如電子郵件、手機等,讓我們很容易失去時間的主控權。

「我們彷彿生活在一群小蟲之中,生命、時間不斷被啃蝕,」曾在哈佛醫學院擔任二十年教職的哈洛威爾(Edward M. Hallowell)醫師警告,「殺時間(killing time)比燒錢(burning money)還要糟糕!」

如果你將時間的主控權交給老闆、家人、或朋友,一天下來,你會發現,你的「時間投入」扣掉「時間產出」後,毫無結餘。

日復一日,五年、十年後,你每天早上總是背起沉重的公事包,認真的工作,被時間窮追不捨,然後晚上筋疲力竭的回家,睡一覺後,明天清晨,繼續工作……,你的工作效果遞減,晉升無望。

你就像把時間存到一個零利率的銀行,甚至負利率的銀行一樣,「時間越存越薄。」別笑,這是發生在多數人身上的現象。

請算一下,十年前,你每小時的薪水是多少?現在呢?你可能發現,自己的時薪正在貶值,連通貨膨脹速度都趕不上!

要脫離窮忙族輪迴,就要拿回時間主控權!

你還在列「to do list」? 
快點思考「to be」,知道什麼不要做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指出,現代人需要「第四代時間管理」, 它跟傳統時間管理的最大差異是,它不只談事,還談人。

過去,時間管理談的是「to do list」(待辦事項清單),它用的是加法,盡可能的把所有事情塞入你有限的時間裡,但最後卻常常因為太累,且不知道為何而戰,最後放棄管理時間。

然而,第四代時間管理的重點是「to be」(你想成為什麼?)。你必須先思考,你想成為什麼?然後,設出優先順序,善用減法,做關鍵的事情。源頭想清楚了,談「to do list」,才有意義。

「知道不做什麼,比知道要做什麼,更重要,」寫下暢銷書《從A到A+》(Good to great)的作者柯林斯(Jim Collins)說,每年初始,他都會列出今年他優先要做的事情,也寫下不要做的事,最後,清單理出來後,他又會再刪除最後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不浪費一點時間在上面。這樣才能專注在重要的事上。

因此,要拿回時間主控權,請先從源頭規畫目標開始,按照八二法則分配時間,將精力集中在關鍵的二○%事情,捨棄不重要的。空出來的時間,你必須自我投資,去充電、閱讀,或陪伴家人,創造你想要的競爭力資產,譬如人脈競爭力、領導力等。

如此,時間流才會出現結餘,用來投資可增加個人競爭力的資產,一步步墊高你的競爭力,提升你的時間效益,成為「時間富爸爸」。

花旗銀行副總裁暨分行經理洪志成,就是一位時間富爸爸。

舞台上,洪志成拿起麥克風,「我們所有人都表現得很棒,就像是……」他如數家珍的說出某位優秀員工的優點,然後把禮物從口袋裡掏出來,拍了拍員工的肩膀。受獎者,感動莫名,剛上任的主管竟然這麼懂自己。

「只要我花時間,效果就做足。」洪志成手下管理的理財專員,操控新台幣千億資產,前四個月,他還接下一個事業單位,合計他手下員工二百八十人,他也是兩個小孩的父親。

跟所有人相同,他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若要平均分配,一個人大概分不到幾分鐘。但他卻有本事,不缺席小孩任何一場家長說明會,新業務照樣成長。

「我都抓point,然後,我讓時間自己再生出來。」洪志成說,他把三分之一的時間放在人身上,因為,「人對了,事情就會對了,」「這個人本來幫我做五分鐘的事情,我現在再投資一點時間在他身上,他未來可能幫我五十分鐘。」

「就像定存有利息,或是投資有獲利,我會越做越輕鬆。」洪志成決定了「投資標的」就全心專注。「要一擊就中!」上述的頒獎典禮,他先找來該員工的主管,把成績寫出來,然後討論、買禮物,在早晨通勤時,他腦子裡再排演一次當天情節,聽來很費工,但是,他透過總計不到一小時的時間投資,卻讓未來該部門近百位員工的時間真正被他所用。

猜猜看,一般人之所以時間管理失序,是因為:一、無法辨別事情重要性;二、無力或不願有條不紊的行事;三,缺乏堅持原則的自制力?

你如何對付時間敵人? 
要學習說不,辨別事情重要性

「大多數人的答案是缺乏自制力!」但柯維說:「我卻認為,那是確立目標的功夫不夠,而且不能由衷接受事有輕重緩急觀念所致。」

要成為時間富爸爸,你必須歷經三道關卡的淬煉。第一關,你能否對自己誠實?你必須跟自己對談,才能決定什麼是最重要的事。第二關,你能否取捨?定出明確的優先順序。第三關,你能否持之以恆做下去?

其中第二關,捨的學問,知易行難。最難的是,來自老闆的要求,這類要求總是永無止境,並無法抵擋。你能怎麼辦?

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上頭就有兩個老闆,有時兩人各丟一件重要任務,她自己手上還有三場記者會要開,怎麼辦?「老闆要聽的是答案而不是拒絕,」把握這個原則,邱文仁的溝通三部曲就是:一、先傾聽,「這是給自己機會和老闆溝通,」你不能一開口就拒絕老闆。二、用實際數據(而非情境描述),告訴老闆自己目前的工作負荷。三、主動向老闆提其他可行替代方案。她深知,硬著頭皮接下任務,後果就是累垮自己,還達不到老闆的要求。因此,她藉由溝通三部曲,將「No」藏在答案裡。這樣一來,老闆就不會成為你時間管理的敵人。

時間,是別人搶不走的資產,也是你替自己加薪的最快捷徑。越早做,時間的複利越豐厚,是穩賺不賠的投資術。

「忙碌,只是偷懶的一種形式,那是因為你懶得思考和分辨自己的行動。」費里斯說。現在,拿起紙筆,盤點你的時間效益(見上表),擺脫窮忙族,學做時間富爸爸吧!

*7個步驟,從窮忙族變新富族!
步驟1 問自己 我最想成為什麼人?
用「我想成為一個XXX」,替你的時間帳戶開戶。
方法:替你的70歲生日寫篇生日頌,寫出一生最有成就與驕傲的事,了解自己的渴望。若真想不出來,就拿出紙筆以「我現在是,我有,我能夠……」為起始,憑直覺用力寫5分鐘,別中斷。

步驟2 列出我需要扮演的角色明細
方法:把現在自己扮演的角色列出,如員工、父親、兒子、某社團成員、義工等,然後,把不喜歡的角色刪除,先從容易脫離的開始,最後,選出7個你願意且必須扮演,且會做得好的角色。除非你是超級工作狂,否則別忽略家庭的角色。

步驟3 定出2年關鍵任務
方法:思考這些角色要達到你夢想中的目標、關鍵任務為何?什麼任務在未來1、2年達成,對達成理想最有幫助,如「我要成為頂尖的業務員」、「我要建立起自己的忠誠客戶群」。

再重複一次,要把能量放在「你比人家在行、讓你愉快,且對你生命遠景影響最大的事」。

步驟4 以SMART法,定年度目標
S(特定性)—別說去找客戶。要說:「每天都會去開發新客戶」
M(可測性)—要說「每天開發出50個具有100萬以上消費力、有購買意願的新客戶」
A(行動性與肯定性)—勇於拒絕跟目標無關的事,用詞可婉轉
R(實際性)—別定遙不可及的目標
T(有期限性)—才能評估成效

步驟5 每週與自己約會1次
請參考「4大象限圖」,訂出事情的優先順序。
方法:建議每週末用半小時做週計畫表,這半小時就是你跟自己的約會時間,請遵守。

步驟6 每晚回顧
方法:每天工作結束前,以書面做好明日行程表,要留下點可用時間,別全填滿。
另外,回顧今日結果,習慣每天檢視後,時間應用會更有紀律。

步驟7 恭喜你 你正快速累積起時間財富
但記得,要隨時維持熱情,讓你的時間管理持之以恆。
方法:如幻想自己將達到目標時的愉快感,或把大目標切割成幾個小目標,這樣就可提高成功率,增加自我成就感!

*距離七十五歲,你的生命還有多少分鐘 :
75歲的生命共3,942萬分鐘
如果你現在25歲,你還有 2,628萬分鐘
如果你現在30歲,你還有 2,365萬分鐘
如果你現在40歲,你還有 1,839萬分鐘
如果你現在50歲,你還有 1,314萬分鐘
如果你現在60歲,你還有 899萬分鐘
如果你現在74歲,你還有 52萬分鐘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祕密》說錯的10件事

2012-07 Cheers雜誌142期 作者:洪懿妍

知名作家李欣頻曾是《祕密》一書的推薦者,長期以來也是「吸引力法則」的信徒及實踐者。她有滿滿心想事成的經驗,但她在《為何心想事不成》一書中想分享的,卻是「《祕密》說錯的10件事」,也為眾多「心想事不成」的讀者,提出深層的解答。

很多人都看過《祕密》這本書,其中不少人認真地照著書上所言,努力正面思考,將「吸引力法則」實際運用到自己最想達成的心願。甚至,還有人宣稱因為看了這本書而中頭彩。

儘管如此,真實世界中,「心想事不成」的人仍然佔據大多數,為什麼?是執行得不夠徹底?時候未到?許錯了願望?還是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有誤?

李欣頻在接受《Cheers》雜誌專訪時表示,《祕密》簡化了太多東西,以致於讓讀者誤以為在支票上寫個數字貼在牆頭,每天想著這件事,只要夠專注,願望就會成真。「真的不是這樣,這得看看你身邊有沒有對等的東西可以交換,」李欣頻說。

講得有點抽象,但即使說不上來為什麼,多數人應該都能感覺到,「心想事成」確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

另類心想事成指南

不管你是不是《祕密》的信徒,都可以思考李欣頻提出來的這10件事。換個角度看,也可以把這10件事當成是位實踐者真心提出的另類「心想事成」指南:

1.正面思考≠正面感覺:吸引力並非由「心像」或「思想」產生,而是感覺與情緒。

2.人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於是「心想事成」就成了災難!

3.你想要的,你現在身上就有!

4.你想要的,如果你現在身上沒有,就算「假裝」也吸引不過來!

5.你的許願,會受限於你的想像力不足!

6.當你不再需要吸引任何東西的時候,你原來需要的人事物,反而會倒過來需要你!

7.越努力只選擇「正面」,對等的「負面」就會直接進家門,躲都躲不掉。

8.不判斷、不選擇、不慣性反應、正負全然接受;在兩極之上才是創造的源頭!

9.讓「期待」把你帶離當下,本身就是錯誤的創造法則。

10.生命藍圖高於創造法則之上。

李欣頻透過這10個觀點,想表達一個核心理念,那就是「看透事物的本質,看透自己的情緒,否則你會許錯願,吸引到你不需要的東西,」她說。

不計成敗的人最有力量

這本書裡列舉了許多李欣頻自己以及周遭親友的真實案例,讓人意識到強迫自己正面思考、壓抑負面思考,甚至許錯願的可怕,自然而然引人進一步思考,心想事成真的好嗎?我們亟欲達成的那個目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得到了,是否就真正滿足了?亦或還會繼續有第2個,第3個,第4個願望?

李欣頻表示,心想事成是好事,但一般人的問題在於誤以為別人要的東西,就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你許的願是大家都有的願望,那你要注意了,」李欣頻提醒。

認清楚真正的心願是其一,把全部的力量放上去則是其二。當你確認自己真心想望的目標,然後不計成敗投入時,其實往往不用許願,願望也會實現。「不管成敗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李欣頻說。

雖然是講如何心想事成的一本書,不過,裡頭很多哲學式思考,某種程度已跳離了世俗的框架。《祕密》的信徒也好,懷疑論者也好,都可以拿來與自己的觀點論證一番。

 

書名:《為何心想事不成》

作者:李欣頻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秘密中的秘密 梵咒與潛意識接線

優活健康網/ 2012/07/27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秘密》一書在前些時刮起一陣旋風,很多人迫不及待的實踐「吸引力法則」,不知道是自己「吸引力」不夠?還是此書僅適合特定人選?苦於困境的現代人,好不容易見到一線曙光,竟是海市蜃樓?其實《秘密》中所說的心理技巧並沒有欺騙,確實很多人都辦得到,那為什麼有更多人辦不到呢?中華國際梵漢咒語協會理事,同時也是心智潛能訓練者的心一居士表示,問題的癥結在於「心智」的使用,這就是秘密中的秘密。

心一居士解釋,人類與生俱來就擁有自我療癒和自我實現的能力,但因教育的方向被歸類成怪力亂神,於是在不使用和未啟動的狀態下,這些能力就被隱藏、萎縮,甚至消失了;每天只能在侷促的生活空間中,在鮮有變化的熟悉模式裡日復一日,失去能夠運用《秘密》法則的基本能力,簡單的說就是失去了自己。所以,找回自己,將自己定位,練好基本功,接著才有可能運用意念,也就是「吸引力法則」。

基本功又是什麼呢?就是一個「定」字!心一居士說,放鬆、慢下來、靜下來,是出現「定」的條件和方法,要達到定的境界,有人透過瑜珈、禪坐、氣功或持咒等方式練「定」功,也有人天賦異秉,定力過人。但不管如何,「靜心」,排除阻礙與雜念,意念力才有發揮作用的可能,才有可能變成「磁鐵」,吸引心目中的渴望。

但要練就「定」功並不容易,因為人有情緒問題和外來的干擾。心一居士說,從他進行多項潛能訓練中,發現從心靈著手會比較容易,那是不經過心或腦的思想,直接和靈識,也就是與潛意識溝通。最重要的關鍵是不使腦運作,也就是達到「無念」,要達到這個要求很不簡單,尋覓至今,發現「持咒」是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心一居士說,談到梵咒難免牽扯上宗教,但事實上,不論佛、道、基督或回教,都有其「咒語」,不論信仰任何宗教都可依教而用,關鍵應是「超然」的態度,以靜心和靈識溝通為前提來運用。一旦和潛意識接上線,秘密就不是秘密了,因為潛意識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的意識腦以為的秘密,在潛意識來說根本微不足道,更何況運用《秘密》中的法則。

資料來源:uho優活健康網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律型人才」最搶手

2007-09 天下雜誌 381期 作者:張漢宜

台灣企業(2012)今年發現「找不到好人才!」根據調查顯示,近半數台灣受訪企業面臨徵才困難,名列全球第八、亞太第五。在全球人才戰的激烈競爭中,能力的累積已經不夠,唯有懂得「自律」的人才才能勝出。
今年九月在台灣播出的話題日劇「派遣女王」,劇中擁有數十張證照的特A級派遣社員大前春子,能力傑出又有效率,上班時全力投入,絕不辜負老闆的薪水,但也堅持準時午休、絕不加班。

她認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加班表示上班時未盡全力,因而將工時拖長,反而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戲劇效果雖難免誇張,但這齣創下二六%高收視率的日劇,卻呈現了全球競爭中的下一波人才新趨勢──「自律型人才」。

「自律」這件事,為什麼在當今的職場愈來愈重要?這跟日本終身雇用制崩毀、派遣社員崛起有密切關係。

日本企業以往的「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序列制」逐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實力主義抬頭,有能力者隨時可破格拔擢、或跳槽到其他公司。公司內部,資深與資淺之間的倫理逐漸淡去,個人色彩卻愈來愈獲得彰顯。

此外,日本近年來興起「派遣社員」風潮。日本政府《勞動力調查》報告顯示,二○○五年,日本企業的正式社員為三三三三萬人,其中,非正式社員比例高達三二.三%。若更深一層以二十五到三十四歲的中堅分子來分析,每四名上班族,就有一人是非正式人員。

在這樣的社會趨勢下,除了能力之外,唯有懂得「自律」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勝出。

要成為自律型人才,並非僅指恪守本分、準時上下班這樣的低層次而已,而是必須掌握以下幾個關鍵,才能提升為自律型人才:

關鍵一 把視野從「社內評價」拉高到「顧客評價」

「企業人才受績效評估左右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日本人力顧問公司Shake社長森田英一對企管雜誌《Associe》表示。

以往,員工必須在公司制定的規則下,群策群力打造產品與服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內部有一套績效評估的標準,來檢視每個員工的努力程度與產出效能。

如今,自律型人才不是只做為一名「符合甚至超越上司期待的員工」,而是更懂得將視野拉高,不受限於企業內部主管與同事的看法,提高層次,從外部顧客與社會大眾的評價,來做為檢視自我成就的標準,並從廣泛蒐集的外部資訊中,敏銳地掌握新趨勢。

這是一種方向雖相反、卻帶來更大正面能量的良性循環。以前是由企業端出發去滿足顧客,如今,自律型人才則是從顧客端出發,反過來滿足企業。因為,從顧客方面的評價獲得肯定,也會得到上司的讚賞,並增進企業聲望,達到另一種雙贏,也使得自律型人才掙得更廣闊的天空。

關鍵二 打造「自我品牌」,增加「個人關鍵字」

《年輕人為何三年就辭職》作者城繁幸表示,以往,上班族的個人價值,來自所屬企業的名字,也就是所謂的「Name Value」,其中包括公司的名望與規模。上班族依附著公司,謹守本分、循規蹈矩,比起迎向挑戰,更注重安定的價值。

如今,上班族必須建立自己的「人才品牌」。自律型人才不只是企業大機器的小螺絲釘,更懂得打造自我品牌,彰顯自己的獨特競爭力與價值。

當企業有一項專案企劃,上司與同事會自然而然想到你具有某項足堪勝任這項任務的能力,這就是你個人能力的「關鍵字」,而且愈多愈好。

你周遭的上司、同事與客戶,頭腦就像一個又一個Google搜尋引擎:你必須讓他們在腦海搜尋得到你。而且必須排在搜尋結果的第一頁。

因此,打造自我品牌,須掌握以下幾項思維:

一、描繪自己希望成為怎樣的人才。例如:「關注環保議題並帶動全球付諸行動的高爾」、「身為全球科技首富卻不忘社會責任的比爾蓋茲」。上述這兩個例子,都不僅擁有財富與名望,同時以自身的影響力,對大我擘畫願景,並且身體力行。

二、要成為這樣的人才,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與能力?

三、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必須做到哪些階段性成績?

像這樣,立定目標,蒐集資訊,然後堅定地往前循序邁進。

關鍵三 增加以往不曾有的經驗

每個人都想增加新的競爭力,但增加新能力,不只是去上課、考證照而已,而是必須從增加「自己以往不曾有過的經驗」開始做起。

例如:

一、試試看一個人去自助旅行,不要跟團、也不找朋友隨行。讓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自己學習面對狀況、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增加膽識、見識與視野。

二、在「自己喜歡」的範圍之外,嘗試去閱讀平常不看的書籍與雜誌。這樣,可以拓展「知」的領域,而不是老在同一個「舒適圈」(Comfort Zone)打轉。

三、在平常習於來往的社交圈之外,試著去認識不同領域的人才。每個人才,都是一座寶庫;每雙眼睛,都擁有另一個世界。總是跟同樣一群人在一起,或許安心而舒服,但很難有所突破與進步。認識不同的朋友,而且是跟自己完全不同領域的人,能夠開闊你的視野。

關鍵四 掌握四個「SELF」

要徹底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必須從四個「Self」著手:

一、Self Awareness(自覺)

分析自己。你的健康情形如何?在面對成功與失敗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精神狀態?生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二、Self Control(自制)

調整自己。分析自己之所以會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找出關鍵點,做為下次的決策參考。

三、Self Esteem(自我尊重)

肯定自己。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要懂得給自己一個鼓勵與讚賞,從小小的自信中累積能量,培養成就大事的基礎。

四、Self Image(自我描繪)

找到定位,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想像未來的自己會是怎樣的樣貌,以及希望達成怎樣的成功。

關鍵五 培養「和、敬、清、寂」的品格

要注意的是,成為人才,不只是能力的培養,另一個更重要的關鍵是「品格」。因為,光有傑出能力,品格卻受到質疑,只能獲得短暫的利益,而無法打造個人品牌。

下面這個方程式足以說明:

「傑出能力」+「受人尊敬」=自我品牌價值。

品格的培養,從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可一窺其中奧義:

「和」:和諧的美感,人與人之間的協調。

「敬」:對其他人的尊重與敬意。

「清」:一種問心無愧的清澈、素直、無邪無垢的心。

381期熱錢橫掃全球
「寂」:不張狂的言語,泰然自若的安定。

在全球人才戰的激烈競爭中,能力的累積已經不夠。建立自己的主軸,設定目標,主動出擊,創造自己的價值,成為「自律型人才」,正是下一波贏的關鍵。 培養「和、敬、清、寂」的品格「自律型人才」最搶手在全球人才戰的激烈競爭中,能力的累積已經不夠,唯有懂得「自律」的人才才能勝出。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家專訪莊智淵/沒有奪牌 卻奪走對失敗的恐懼

Yahoo!奇摩 – 2012年8月13日 上午11:10

前言:「堅持與完美」這兩種逼人抓狂的做事態度,被奧運桌球選手莊智淵運用在自我訓練上,卻是恰如其分;否則,他無法從小獨自在國外接受訓練,無法長年面對失敗的壓力,也無法在各種榮耀披身的同時,又戰戰競競不斷努力與堅持;莊智淵9日接受Yahoo!奇摩新聞獨家專訪,分享他人生桌球夢一路的努力過程。

每四年,國際政治角力從各國談判桌轉移到一座城市、一片運動場,甚至一塊狹小的球桌上。23年來,莊智淵的桌球人生,也在這狹小的球桌上快速飛越,有時落到絕佳時點,有時飛出了界,乒乒乓乓清脆的節奏,訴說的卻是運動員孤單的執著。

「我不喜歡輸的感覺」,他說。然而做為一名職業球員,輸與贏一樣,是無法閃躲的結果。

無關天分 貴在認真

8歲開始接受教練母親的訓練,13歲獨自前往中國大陸接受長達5年的訓練,19歲又前往歐洲比賽,當同齡的孩子還在冷氣房裡念書時,莊智淵就已經開始一個人背著行囊穿梭在世界各地機場,從德國到西班牙,從俄羅斯到法國,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練球,也一個人承受失敗的挫折,受傷時的無助。

幾次半夜因身體不適緊急送醫,病床上的孤單與恐懼無人可訴,「常常想家,好幾次打電話回家和媽媽說不想練了。」然而沮喪一晚,隔日還是拿起球拍走向球場。

「不想放棄」是莊智淵長期忍受孤單訓練的原因,小時候,曾為國家桌球代表隊成員的媽媽李貴美,就是因為看到他從不輕易放棄任何一顆打到面前的球,而識出他的天分。莊智淵的天分不在於聰明過人,而在於認真、堅持。

累積失敗 卻不等於失敗

由於母親教練訓練嚴格,莊智淵從小就對輸贏認真以待,但是打球哪有不輸球的道理,國小五、六年級時,幾乎每個星期都得面對其他學校校隊前來切磋叫陣的局面,讓才剛開始接受訓練的莊智淵,有整整兩年的時間,一直在面對失敗這回事。

「到現在我還記得,一種在等著我去面對的失敗,總是在那樣的傍晚迎面而來。」失敗在等待,成功也在等待,有趣的是,累積失敗經驗多了,卻不等於失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莊智淵竟然打出了失敗區,在國小畢業前夕拿下全國國語盃桌球比賽第二名、高雄市桌球比賽冠軍。「其實我不知道從不好打到好的原因是什麼,唯一能確定的是,累積就會看到成果,真心付出就一定看得到回報。」

突破自我 回到起初

但是只要上場,失敗總在一旁窺探;23歲那年,莊智淵因為進步幅度下降,技術風格明顯走偏而深陷挫折,這一段「已經定型、新東西一直學不起來」的日子,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

突破竟然在5年後才發生。5年裡,莊智淵必須與他最恐懼的失敗為伍,追求完美的個性,又不斷催促他從錯誤中尋求更新突破。而突破的關鍵又是什麼呢?「仍然是累積,是努力與堅持」,於是,當莊智淵技術獲得突破提升後,他開始昂然走向2012倫敦奧運會,原本只期待打進前八強,最後竟然能夠突破四強,甚至角逐銅牌。

背負著全國期望,莊智淵看著發球的手掌,已經沒有過去參賽時緊張發抖的情形,他已然拾回23年前起初打球的樂趣,在極度的壓力下,仍能用享受的心情和對手周旋,打一場好看的球賽。雖然最後他仍與銅牌擦身,但是他更依此畫出參考座標,「這次的成績讓我更有信心,我相信下屆奪牌成功的機率是可以期待的。」

奧運場上,球員成功是國家的榮耀,球員失敗了通常得獨自承受,這一次莊智淵沒有奪牌,但是他奪走了心中對失敗的恐懼,磨練出更精實的運動家品格。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種「爛」個性 交不到朋友

2012-07 作者:吳凱琳 天下雜誌

很多時候,因為某些個性或行為,讓別人對你敬而遠之,成了不受歡迎的拒絕往來戶。《富比世》專欄作家蘇珊‧塔達妮可(Susan Tardanico)列出了20種讓人由紅翻黑的「爛」個性。

1.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容易患得患失。

2.不相信自己的直覺,太過依賴理性分析。

3.以為達到目標的方法只有一種,不知變通。

4.不認為工作熱情是件重要的事情。

5.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猶豫再三。

6.不相信自己的價值,缺乏自信。

7.讓恐懼影響自己的決定。

8.想清楚所有的細節之後才開始採取行動。

9.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容易人云亦云。

10.凡事為自己找藉口。

11.因為害怕做錯而遲遲不敢做決定。

12.讓傳統智慧影響自己的決策判斷。

13.不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

14.將失敗歸咎於自己,沒考慮其他外在因素。

15.自己選擇要變得不快樂。

16.因為其他人或因為發生了某些事件,而覺得自己沒價值。

17.凡事差不多就好。

18.不敢去爭取自己真正想要的。

19.認為擁有真正的快樂,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20.無法忍受自己的缺點。

【愈愛用手機,愈惹人厭?】

手機成了許多上班族的隨身物品,但愈是愛用、愈是手機不離身的結果,卻很有可能讓你變得惹人厭。英特爾今年針對200位人資主管所進行的調查顯示,79%的人認為行動裝置的應用,對辦公環境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干擾。

在某些重要時刻,少用手機才是明智之舉。小心避開以下5大地雷,才不會讓自己成了同事、朋友、或客戶眼中不受歡迎的黑名單。

1.開會時手機鈴聲大作:

根據英特爾所做的調查,60%的人資主管表示,開會時手機鈴聲響是最不禮貌的行為。最好是把手機留在辦公桌上。

2.轉為震動模式:

事實上震動模式一點也不安靜,如果你把手機放在桌上,一旦有人來電,震動的桌面和聲響一樣會造成驚嚇或極大的干擾。若非得將手機放在桌上不可,就連同震動模式也一併關閉。

3.吃飯時將手機放桌上:

這會讓同桌的人有不好的感受,感覺你似乎不把這場餐會當作一回事。如果這是很重要的商業餐會,請把手機留在公事包或手提包裡。

4.在社交場合使用手機聊天或討論公事:

在社交場合使用手機溝通盡量簡短,周遭的人沒必要忍受你的噪音。因此,如果需要長時間溝通請回辦公室或家裡再說。

5.吵雜的手機鈴聲:

手機鈴聲代表你個人的喜好,但是必須仔細選擇,畢竟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聽到,太過吵雜的音樂最好避免。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佛的幸福課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名叫泰勒·本-沙哈爾。在一周兩次的「幸福課」上,本-沙哈爾沒有大講特講怎麼成功,而是深入淺出地教他的學生,如何更快樂、更充實、更幸福。
本-沙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人中途退課。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候。」
本-沙哈爾成了「哈佛紅人」。校刊和《波士頓環球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積極心理學課在哈佛火爆的情景。「幸福課」為何會在哈佛大受歡迎?
我們越來越富有,可為什麼還是不開心呢?
「我曾不快樂了30年。」本-沙哈爾這樣說自己。他也是哈佛的畢業生,從本科讀到博士。在哈佛,作為三名優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劍橋進行交換學習。他還是個一流的運動員,在社團活動方面也很活躍。但這些並沒有讓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內心並不快樂。
「最初,引起我對積極心理學興趣的是我的經歷。我開始意識到,內在的東西比外在的東西,對幸福感更重要。通過研究這門學科,我受益匪淺。我想把我所學的東西和別人一起分享,於是,我決定做一名教師。」
在本-沙哈爾第二次開設「幸福課」的2004年,哈佛校報上有一篇報道:《學校面臨心理健康危機》,標題下的導語說:在過去的一年,絕大多數學生感到過沮喪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學校舍區輔導員寫給捨區主管的信。
「我快覆沒了。」這位輔導員寫道。在他分管的社區內,有20個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一個學生因為嚴重焦慮而無法完成學期作業;另一個學生因為精神崩潰而錯過三門考試……社區主管把這封信轉給了哈佛校長,並強調該社區的問題並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嚴重焦慮和情緒紊亂的哈佛畢業生說:大多數哈佛學生還沒意識到,即使那些表面看來很積極、很棒的學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著,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識到他有心理問題。
「在內心深處,我經常覺得自己會窒息或者死去。」這名學生說。她時常不明原由地哭泣,總要把自己關起來才能睡覺。她看過幾個心理醫生,試過6種藥物,休學兩個月,來應付自己的心理問題。「我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這樣描述自己。
有個名叫瑪麗亞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內自殺,年僅19歲。她的室友回憶說:就在自殺前一晚,瑪麗亞和班裡同學談論天氣時,還表現得十分開心的樣子。「她看起來很好。她在聽音樂,調子好像還很歡快。」
哈佛一項持續6個月的調查發現,學生正面臨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機。調查稱:過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學生,至少有過一次感到非常沮喪、消沉。47%的學生,至少有過一次因為太沮喪而無法正常做事,10%的學生稱他們曾經考慮過自殺……
「我們越來越富有,可為什麼還是不開心呢?」這是令許多美國人深感困惑的問題。據統計,在美國,抑鬱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紀60年代高出10倍,抑鬱症的發病年齡,也從上世紀60年代的29.5歲下降到今天的14.5歲。而許多國家,也正在步美國後! 塵。1957年,英國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這段時間裡,英國國民的平均收入卻提高了3倍。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爾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長期的抑鬱,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情感破產』。整個社會,也有可能面臨這種問題,如果個體的問題不斷增長,焦慮和壓力的問題越來越多,社會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蕭條』。」
一項有關「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決3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因素以及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而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人們活得更快樂、更充實。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
本-沙哈爾說:「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為,它已深深地幫助了我。」
我們的很多課,都在教學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閱讀、更好地寫作,可是為什麼就不該有人教學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艱深的積極心理學學術成果簡約化、實用化,教學生懂得自我幫助,這是本-沙哈爾開設「幸福課」的初衷。
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讓本-沙哈爾對幸福的理解,發生根本轉變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經歷。
16歲那年,在以色列長大的本-沙哈爾,獲得了全國壁球賽的冠軍。在長達5年的訓練中,空虛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覺得生命中缺少了什麼。雖為此悶悶不樂,但他仍堅信:無論身體或心理都要堅強,才能最終取勝;而勝利,一定會帶來充實感,也能讓自己最終幸福。
終於,本-沙哈爾如願以償,奪冠後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舉行了隆重的慶賀。那時,他對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帶來快樂,過去所受的種種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試著再回味一下無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間,那種勝利的感覺,那種夢想成真的喜悅,所有的快樂,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的內心,忽然又變得很空虛,只有迷惘和恐懼。淚水湧出,不再是喜極而泣,而是傷心難過。在如此順意的情況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話,那我將到何處,去尋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極力讓自己鎮定,並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神經過敏。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仍沒有找回快樂;相反,內心的空虛感越來越重。慢慢地他發現:勝利,並沒為他帶來任何幸福,他所依賴的邏輯徹底被打破。「從那時起,我開始對一個問題非常著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爾注意觀察周圍的人,誰看起來幸福,他就向誰請教。他讀有關幸福的書,從亞里士多德到孔子,從古代哲學到現代心理學,從學術研究到自助書籍等等。最後他決定去大學主修哲學和心理學。

他的幸福觀,逐漸清晰起來: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本-沙哈爾竟然從漢堡裡,總結出了4種人生模式。
當年,為了準備重要賽事,除了苦練外,他須嚴格節制飲食。開賽前一個月,只能吃最瘦的肉類,全麥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發誓,一旦賽事完了,一定要大吃兩天「垃圾食品」。比賽一結束,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愛的漢堡店,一口氣買下4只漢堡。當他急不可待地撕開紙包,把漢堡放在嘴邊的剎那,卻停住了。因為他意識到,上個月,因為健康的飲食,自己體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漢堡的美味,很可能會後悔,並影響自己的健康。望著眼前的漢堡,他突然發現,它們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可以說,代表著4種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種漢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隻,口味誘人,但卻是標準的「垃圾食品」。吃它等於是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也埋下未來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時享樂,出賣未來幸福的人生,即「享樂主義型」;第二種漢堡,口味很差,裡邊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後更健康,但會吃得很痛苦。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他稱之為「忙碌奔波型」;第三種漢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還會影響日後的健康。與此相似的人,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期許,是「虛無主義型」;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種「幸福型」漢堡。一個幸福漢堡,是即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又可以獲得更美滿的未來。
不幸的是,據本-沙哈爾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屬於「忙碌奔波型」。人們習慣性地去關注下一個目標,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本-沙哈爾經常講「蒂姆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晃動著許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時候,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學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開始了。父母 和 老師總告誡他,上學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績,這樣長大後,才能找到好工作。沒人告訴他,學校,可以是個獲得快樂的地方,學習,可以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因為害怕考試考不好,擔心作文寫錯字,蒂姆背負著焦慮和壓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課和放學。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漸漸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價值觀。雖然他不喜歡學校,但還是努力學習。成績好時,父母 和 老師都誇他,同學們也羨慕他。到高中時,蒂姆已對此深信不疑:犧牲現在,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幸福;沒有痛苦,就不會有收穫。當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時,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學,一切就會變好。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蒂姆激動得落淚。他長長舒了一口氣:現在,可以開心地生活了。但沒過幾天,那熟悉的焦慮又捲土重來。他擔心在和大學同學的競爭中,自己不能取勝。如果不能打敗他們,自己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學四年,蒂姆依舊奔忙著,極力為自己的履歷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學生社團、做義工,參加多種運動項目,小心翼翼地選修課程,但這一切完全不是出於興趣,而是這些科目,可以保證他獲得好成績。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錄用了。他又一次興奮地告訴自己,這回終於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覺到,這份每週需要工作84小時的高薪工作,充滿壓力。他又說服自己:沒關係,這樣幹,今後的職位才會更穩固,才能更快地升職。當然,他也有開心的時刻,在加薪、拿到獎金或升職時。但這些滿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經過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夥人。他曾多麼渴望這一天。可是,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他卻沒覺得多快樂。蒂姆擁有了豪宅、名牌跑車。他的存款一輩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邊的人認定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當偶像,來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於無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乾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來麻醉自己。他盡可能延長假期,在陽光下的海灘一呆就是幾個鐘頭,享受著毫無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擔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極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厭倦。
做「忙碌奔波型」並不快樂,做「享樂主義型」也不開心,因為找不到出路,蒂姆決定向命運投降,聽天由命。但他的孩子們怎麼辦呢?他該引導他們過怎樣的一種人生呢?蒂姆為此深感痛苦。
為什麼當今社會有那麼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爾這樣解釋:因為人們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是這樣的:假如孩子成績全優,家長就會給獎勵;如果員工工作出色,老闆就會發給獎金。人們習慣性地去關注下一個目標,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後,導致終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標達成後,人們常把放鬆的心情,解釋為幸福。好像事情越難做,成功後的幸福感就越強。不可否認,這種解脫,讓我們感到真實的快樂,但它絕不等同於「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這就好比一個人頭痛好了之後,他會為頭不痛而高興,這是由於這種喜悅,來自於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錯誤地認為成功就是幸福,信目標實現後的放鬆和解脫,就是幸福。因此,他們不停地從一個目標奔向另一個目標。
在本-沙哈爾看來,尋找真正能讓自己快樂而有意義的目標,才是獲得幸福的關鍵。
他們把物質與財富,放在了快樂和意義之上
在課堂上,本-沙哈爾不斷地向聽講者發問:
我們可以不停地追問「為什麼」,來反思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職或任何其他的目標。看看要問多少個「為什麼」,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問問自己,我做的事情,對我有意義嗎?它們給我帶來了樂趣嗎?我的內心,是否鼓勵我去做不同的嘗試?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徹底改變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爾的哲學老師在他畢業時,給了他一點忠告:「生命很短暫,在選擇道路前,先確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後再細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後,對於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諸行動。」
本-沙哈爾也這樣教他的學生,如何尋找能發揮自己優勢和熱情的工作。
用以下三個關鍵問題,先來問問自己:一,什麼帶給我意義?二,什麼帶給我快樂?三,我的優勢是什麼?並且要注意順序。然後看一下答案,找出這其中的交集點,那個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爾遇到過一個年輕人。他是一名律師,在紐約一家知名公司上班,並即將成為合夥人。坐在他的高級公寓裡,中央公園的美景一覽無餘。年輕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個小時。早上,他掙扎著起床,把自己拖到辦公室,與客戶和同事的會議、法律報告與合約事項,佔據了他的每一天。當本-沙哈爾問他,在一個理想世界裡還想做什麼時,這名律師說,最想去一家畫廊工作。「難道說,現實世界裡找不到畫廊的工作嗎?」年輕人說不是的。但如果在畫廊工作,收入會少許多,生活水平也會下降。他雖對律師樓很反感,但覺得沒其他選擇。
因為被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所捆綁,所以他每天並不開心。在美國,有50%的人對自己的工作不甚滿意。但本-沙哈爾認為,這些人之所以不開心,並不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而是他們的決定,讓他們不開心。因為他們把物質與財富,放在了快樂和意義之上。
「金錢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並非互相排斥。」他說。
他進一步說,通常在越感興趣的事情裡,人就越能發揮自己的天賦,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熱情,不但動機堅定,連做事效率也會提高。舉例講,一個熱愛學習的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享受創造的愉悅,而這快樂的成果,還可以幫他取得好成績,助其獲得未來的幸福。在親密關係中也一樣,兩個人共享著愛情的美好,並促進彼此的成長和發展。
許多研究表明,一個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上都會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誼、收入、工作表現以及健康。幸福與成功,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無論是工作上還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帶來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帶來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爾總結出這樣三種工作境界:賺錢謀生、事業、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當成任務和賺錢的手段,就沒有任何的個人實現。這樣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須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節假日了;把工作當事業的人,除了注重財富的積累外,還會關注事業的發展,如權力和聲望等。他們會關心下一個升職的機會,期望 從副 教授到 終身 教授、從教師到校長、從職員到主管、從編輯到總編輯;假如,把工作當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標了。薪水、職位固然重要,但他們工作,是因為他們想要做這份工作,動力源自內心。工作是一種恩典,而不是為人打工。他們對工作充滿熱情,在工作中自我實現,獲得充實感。他們的目標,正是自我和諧的目標。
有一項研究,是針對醫院清潔工的。一組人覺得自己的清潔工作很無聊,沒啥意義;但另一組人,覺得很有意義,做得很投入。他們與護士、病人以及家屬交談,想辦法讓醫院員工、病人舒適。他們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並在其中找到了意義:我不僅僅是個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讓醫院正常運轉,幫助病人更快地康復。
就像第二組人,由於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從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義和快樂,他們與服務對象的關係,也不再是簡單的金錢關係。有時候,人們並沒有換工作,或改變工作環境,他們所做的,只是賦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義,從中發現樂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個因為家長的壓力而學法律的人,是無法在其中找到長久快樂的;相反,如果是基於對法律的熱愛而成為律師的話,那他在維護公義的同時,也會覺得很幸福。
「一個在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快樂的投資家,一個出於正確動機的商人,絕對要比一個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義得多。」本-沙哈爾篤定地說。
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事裡找到意義。如創業、當義工、撫養子女、行醫、甚至是打傢俱。重要的是,選擇目標時,必須確定它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愛好,符合自己內心的願望,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喚」,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時刻。」本-沙哈爾用一段話,描述這種美妙的體驗:我甚至形成了一種迷信,世上確實有看不見的力量在幫我。只要你追隨自己的天賦和內心,你就會發現,生命的軌跡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臨,你所經歷的,正是你應擁有的生活。當你能夠感覺到自己正行走在命運的軌道上,你會發現,周圍的人,開始源源不斷地帶給你新的機會。
「在追求有意義而又快樂的目標時,我們不再是消磨光陰,而是在讓時間,閃閃發光。」
我也有不快樂的時刻,因為我們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個學生走到本-沙哈爾面前,問他:你就是那個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師吧。學生接著又說: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選了你的課,如果哪天我發現你並不快樂,我就要告訴他,別再上你的課。本-沙哈爾看著這個學生,笑著道:沒關係,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我也有不快樂的時刻,因為我們是人。
「總有人問我,你能幫我消除痛苦嗎?可是為什麼要用這種態度來對待痛苦。痛苦,是我們的人生經驗,會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人生的成長和飛躍,經常發生在你覺得非常痛苦的時刻。」
漫漫人生,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悲傷的時刻,比如經歷失敗或失去,但我們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實上,期盼無時無刻的快樂,只會帶來失望和不滿,並最終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
一個幸福的人,也會有情緒上的起伏,但整體上,能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他經常被積極的情緒推動著,如歡樂和愛;很少被憤怒或內疚,這些負面情緒所控制。快樂是常態,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剛開始講「幸福課」時,本-沙哈爾很想扮演一個無所不知、幽默的人,一個完美的導師,為此,他特地跑到喜劇演員培訓班學習。但他不是那種能開激烈的玩笑,做誇張表演的人。無論怎麼學,他也達不到想要的戲劇效果。
想讓自己當一個完美的老師,他發現這樣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學生。「每次都很緊張,怕被發現面具下真實的樣子,結果把自己搞得很累。這樣不僅害了我自己,也傷害了學生,等於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完人』典型,告訴學生走一條永遠走不通、錯誤的路。打開自己,袒露真實的人性,會喚起學生真實的人性。在學生面前做一個自然的人,反而會更受尊重。」
本-沙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為了更好地記住「幸福課」的要點,本-沙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士: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學會失敗。
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簡化生活。
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有規律地鍛煉。
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
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慷慨。
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勇敢。
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表達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上這門課,真是一種享受。它非常有趣,而且值得學生學習。」一位讀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生,在發給我們的郵件中寫道。她還說:事實上,這門課並不會幫我拿攻讀學位的學分。但比起其它課程,我更喜歡做這門課的作業。
在哈佛的校報上,也留下學生們的反饋意見:
「他教心理學,同其他心理學老師有很大的不同。他試圖讓你把這些理念,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從記『感恩簿』中收穫最大,在那裡,我每天寫下我充滿感激的事情。」「上這門課之前,聽到『冥想』這個詞,我會不以為然。但是現在,我驚奇地發現,它真的讓我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放鬆了。」「我認識的每個上過這門課的人都說,這是他們在哈佛上過的最好的課。一位和我要好的女生說,它改變了她的生命,給了她一種看問題的不同視角,對幸福的理解,也改變了。」
甚至助教們也說,自打跟本- 沙哈爾 教授「幸福課」以來,一年中,身體出奇得好,心情也爽多了。

「我改善了我的飲食、睡眠、人際關係,還有人生的方向感。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東西。」另一位助教稱,這門課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處在於,當學生們離開教室的時候,都邁著春天一樣的步子。」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長薩默斯為自己的驚人之語「女人先天不如男」,付出了「下課」的代價。

即將去職的薩默斯悶悶不樂,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爾,討論要如何讓校長快樂起來的秘笈,本-沙哈爾慷慨支招。

首先,他現在可能很煩亂、失落、難過,這些都屬正常,因為他也是人。去大膽地經歷他現在正經歷著的任何事,並且自然地接受下來。
第二,建議薩默斯本人,閱讀一下哈佛積極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波特的書,書中說:人類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緒失落事件的能力。

事情並沒有像他最初看起來的那麼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頂級大學的校長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細反省一下作為哈佛校長的經歷,回憶自己任期內的巔峰時刻,並用他所學到的東西,去尋找新的機會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辦法仍不奏效的話,本-沙哈爾支了最後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課堂上,留下一個座位,校長先生可以旁聽這門課並做相應的論文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生入學季節,《波士頓環球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為了找到好工作現在要做的20件事”。

(1)、走出圖書館。大學是四年人生經驗,不是高學分。
在美國的大學,課外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

(2)、在你的宿舍裡開始做生意。雅虎、谷歌都會爭先恐後地買你弄出來的網站。
谷歌本身就可以歸於大學宿舍裡誕生的買賣。

(3)、別債務纏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學和名牌但昂貴的私立大學之間,最好選擇前者。
從個人前途上看,無債一身輕比花錢買個名牌要有利得多。

(4)、積極參加校園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可以學會怎麼理解、幫助別人,
滿足別人的需要以及和別人溝通。這在美國文化中,是所謂“領袖素質”的基礎,
找工作時會被別人另眼相看。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的生活只有校園而已。

(5)、不要讀文科博士,除非你離了學術不能活。讀博士對實際工作毫無幫助。

(6)、別上法學院。律師總是代表別人去爭利,壓力奇大。自殺是律師中第一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7)、參加體育運動。調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後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
美國人從事體育不僅是鍛煉身體,而且是培養競爭的才能和領袖素質。
一個大學運動隊的隊長到華爾街找工作,優勢不可限量。

(8)、別按著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前惠普女CEO說過:“千萬別出賣你的靈魂!”

(9)、接觸一些你並不擅長的新事物。你對自己未必了解,這是蘇格拉底給人類的教誨。
所以。請給自己一個機會。

(10)、以自己為中心來定義成功。別以外在的東西(比如金錢)來定義成功。

(11)、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著天上掉餡餅。

(12)、選修關於“幸福”的心理課程。在哈佛,這一課程是最熱門的課之一。

(13)、上表演課。美國社會整個就是個舞台。
從教授、政治家、企業總裁,到律師、將軍、記者,不會表演就很難出頭。

(14)、學會讚美別人。在生活中,既要當好演員。也要當好觀眾。
很多時候我總是感覺和別人有距離,其實就是缺那簡單的幾句問候和一個擁抱。

(15)、使用職業諮詢服務機構。美國大學一個重要部門就是求職諮詢機構。
專業人員幫你分析自己的長短以及就業市場,幫助你準備面試,修改申請信。

(16)、被拒後應該坦然以對。要自己定義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標定義自己。

(17)、要傲視名校,別覺得上哈佛有多麼了不起。

(18)、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生活不只是工作、學習,它還有很多很多。

(19)、要靠打工讀完大學,積累工作經驗。這很重要。大部分中國學生做不到。
甚至認為打工沒有必要。其實打過工的人才會真正珍惜生活。

(20)、把你的目標列成表,因為你沒有計劃就不可能成功。不要整天沒事幹老胡思亂想,只有真正的行動才能拯救你!

其實,這20件事就是一張表。這些建議,凝聚著許多在哈佛等校長期執教的教授的經驗。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件事人生中必做的事--張忠謀

很多人對張忠謀的認識是在他成功後,擔任德州儀器副總裁、工研院院長、創辦台積電。但對於他成功前的少年人生,卻知之甚少。

十八歲以前的張忠謀,跟著父母,持續搬家,坐在露天大卡車裡拉著綁貨的繩子一路顛簸,躲避戰火。但他日後回憶起,卻覺得無論近年的旅遊如何舒適與奢侈,最令他懷念的還從上海到重慶的跋涉。

大時代的動盪讓年輕時的他刻苦自律;而十八歲即赴美國求學的他,則在哈佛接收了世界的能量。 他在自傳裡寫道:「十八歲去美國前,父母是我的天地,之後我凡事只能倚賴自己。」

因為青年時特殊的生命經歷,他知道青年的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不久前他在新生入學典禮向上千名學生演講,當時他把牛頓的一句話送給學生,「如果我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知道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每個當下的努力;他說這世代要先打破迷思,因為進了一個好的大學不等於鐵飯票,以後成功的機率也不一定比別人高。

競爭邏輯在改變,但不變的是持續的努力。大學生如何透過這位巨人的肩膀學習,以下他的演講應該會給許多青少年啟發。 

大學四年,我認為大學生應該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

第一點:養成一個終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 

假 如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那很好,希望你繼續維持;假如你尚未養成這個習慣,那麼請好好把握十八歲這個年紀,因為這近乎是最後的機會。錯過了大學四年這段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時期,以後要再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恐怕將更不容易。而沒有健康,一切都不用談。況且,現在大家醫學的知識比起五十年前更豐富,醫學也 有很大的進步,保健知識比起我十八歲時候好多了。
健康生活的習慣包含了運動,經常運動不一定是要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運動家或者校運選手為目標,而是養成一個習慣,把運動當作健康生活的一部份。

第二點:「培養志願」,為自己許一個更細微的志願 

例如,你未來要走哪一個行業?要在政治上、法律上、科學上、學術上還是到企業界?這個就是志願。

假如目前尚未決定志願的話也不用太擔心,這往往是大學二、三年級甚至於是更後面才能做決定的事。但希望你在這大學四年裡儘早有自己的志願,這樣就可以決定你要在哪些事情上下功夫、花時間,也可以早一點知道自己事業的方向、人生的方向,進而知道自己要在什麼學問上多努力。

志願可以分成學術上的志願與非學術相關的志願。學術上的志願就至少是一門主修,無論物理、化學、電機、機械都好,甚至是寫作等藝文方面的志願,都屬於學術上的志願。

除了學術以外的其他志願則屬於非學術相關的志願,範圍更廣。例如:當立法委員、到公司裡頭作經理、工程師、總經理、當律師等都是非純學術的志願。

無論是哪一類的志願,一旦有了志願以後,學習會比較有方向。

第三點:要用功學習 

假如你們的志願是學術志願,是未來想當教授、做研究,那麼你們盡可能花百分之一百學習的時間專注在專門的領域上

若是政治、法律、企業、工商業、服務業等非學術相關的志願,則建議你們頂多在專業領域上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即可;另外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則可以用來學習與你們的志願相關的東西,但不在你的專門領域裡頭。

舉 例來說,如果你的志願是在企業裡頭工作,而你的主修卻是電機系的話,電機是你吃飯的本錢,你得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電機的領域裡頭用功學習;另外 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因為你預備到企業界做事,所以你要了解包括電腦、資訊、半導體、通訊等資訊,閱讀國內外報章雜誌、相關行業的新聞報導;除此之外, 你也得花點時間學學會計、財務、行銷,看看企業是如何競爭,甚至應該注意一下這個行業公司的股價,還有股價漲跌波動的理由為何?

假如你預備以政治來作為志願,那更有一套經典式的學習領域,包括:飽覽歷史、地理、語文方面的書籍,還有閱讀傳記,這是作為一個政治人非常經典式的訓練。

第四點:學習的時候不要背書,要徹底了解 

無論是看書或是閱讀其他資訊,有時候不是一本書,而只是論文中的幾個段落或是幾頁內容,都要徹底了解。徹底了解比你看多來得重要。而且千萬不要僅靠你的記憶力背書,背書只是通過考試的一個辦法而已。

你目前的人生已經通過了種種考試,之後的人生不是挑一個習題或者寫一篇短文的這種考試。未來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考試,但那些考試是需要徹底了解與融會貫通的。

以 我自己為例,我的學士跟碩士都是主修機械,可是我一進產業就是進入半導體業,剛開始我對半導體業是一竅不通。可是我的物理相當好,於是我買了一本當時半導 體的經典著作,是夏克萊(William Shockley)的一本書,有兩百多頁,我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從頭到尾徹底地學習與了解。

那時年紀輕,大概二十四歲。白天我在生產線上做事,晚上則花好幾個鐘頭看半導體的書籍。白天的工作雖然讓我對半導體有基本的認識,但實際上對我的半導體學問幫助不大,我的半導體知識主要是靠晚上幾個鐘頭的閱讀而來。

我 每天晚上頂多看這本書的十頁,有些地方看來看去還是看不懂,這時候就要找一個教師。我那個時候有一位非常喜歡喝酒的同事,跟我住在同一個旅館裡,他有豐富 的半導體學問。他因為很喜歡喝酒,幾乎每天七點鐘到十點鐘都在旅館樓下的bar裡面喝酒,所以很容易找到他。雖然是在喝酒,可是他沒有真正喝醉。我念書這 三個鐘頭中,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想來想去還是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找他,我不僅可以找到他,百分之九十的問題,他也都可以替我解答。

學校的環境對學習很好,可是要抱著徹底了解的心去請教,而且要適時尋找與運用資源。

第五點: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在中國、台灣的文化裡比較欠缺。

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了什麼文章,或者聽了一個演講就認為是這樣。看了文章或聽了名人的演講後,要去想他講的是不是事實?然後去找另外一個來源來求證。

第六點:學創新 

創新有很多是來自天分,但有一部份是可以靠後天培養。培養創新的途徑其實就是之前說的徹底了解、用功學習與獨立思考,這三件事與創新有強烈的正相關。

第七點:學中文 

雖然大學生的中文已經學了十八年,可是絕大部份學生的中文還是不夠好。

台灣中學的中文教育跟我小時候在大陸所學的十分相似,均注重讀跟寫,當然還有背書與背古文。那為什麼很多人十八歲了還不夠好,甚至到了四十歲都還不夠好?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聽」跟「講」的能力。

什 麼是「聽的能力」?你跟人家講話,對方會有感覺,但可能沒有真正在聽,那就是對方聽的能力差。我是董事長,照理說在公司裡頭大家應該聽我講話,可是我發現 常常我講了一句話後,其實我接下來有四、五句話要說,但我在講完一句後就被對方打斷了,因為他以為他知道我接下來會講什麼,但事實上百分之八十的時候他都 猜錯了,這就是聽的能力不夠。

講話人人都會講,因為中文是大家的母語,可是「講」的能力還是有層次之別。講 話的第一層能力是「詞能達意」;其次是能夠「有邏輯的解釋一件事情」,就是口頭上能有邏輯性的解釋好一件事情,這個恐怕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能夠做到。 再高一層則是「有說服力地表達一件事情」,這部份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十都還不到的人達得到。那最高的層次是「雄辯」,這部份一百個人中恐怕一個人都沒 有。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提高聽的能力,在說話方面也能達到具說服力的層次,這是可以花時間、花功夫學習的。 

第八點:學英文 

英文非常重要,因為未來的五十年,甚至於更長的時間,英文會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語言。雖然要一個十八歲的人學英文已經有點晚了,但是還是可以補救。

補救的話可以從「讀、聽、寫、講」這四方面來進行。學中文要注意的是「聽跟講」,學英文則是要多注意「讀跟聽」。到了十八歲時如果你的英文講得不好,要你流利地講英文會比要你流利地寫英文還來得困難,但重要的是你能夠流利地「讀」,這對十八歲的人來說還不晚,要期許自己能夠做到讀英文跟讀中文一樣地流利,這點相當重要。

你可以給自己一個測驗。現在台灣翻譯的書很多,很多英文書被翻譯成中文。兩、三年以後,假如你是願意看原文書而不是中文譯本,而且能夠流利地閱讀的話,那麼你就做到了

英文聽力也一樣,到了十八歲時,如果英文底子沒有很好的話,已經很難再要求英文講得流利或者寫得好,但是英文聽的能力可以再加強,把英文的讀與聽的能力訓練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九點:學習世界 

要學習全世界,不只學習台灣、大陸、亞洲。

學習世界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假如你無法流利地閱讀英文,要學習世界就比較困難。以新聞而言,台灣報紙報導國外的新聞的量很缺乏,台灣的新聞台雖然有時候會報導國外新聞,但簡直是少到幾乎沒有。所以我曾經說過要學 習世界,起步點就是每天看《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你會在裡頭看到不同的世界。除了《國際先鋒論壇報》之外,可以再看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還有美國的《Business Week》。 


第十點:學演講、學辯論 

這個跟我剛剛講中英文的訓練有關,演講是講,辯論又是聽又是講。

電視上有很多時論者,他們的演講技巧很好,簡直是口若懸河,但是內容不見得那麼豐富,演講跟辯論需要技巧,更需要內涵。

第十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做一個「誠與信」的人

「誠」就是不講謊話,不是只對你熟的人不講謊話,而是任何時候都不講謊話;「信」就是你說要做什麼,你就會不計代價來完成。我期許大家做一個誠與信的人。

我認為社會有沒有提升與社會上的領導人有關。我希望你們現在十八歲以後都能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人,也是一個在誠信上不容置疑的人,誠信之外還能與別人既競爭又合作。

在大學的時候學會了如何既競爭又合作,希望出了校門還是能夠繼續如此,那我們的社會才會提升。

(本文摘錄整理自二○○七年張忠謀交大新生入學典禮演講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兼道/盛怒下,不做決定

作者:丁菱娟2012/04/11

我有好幾次經驗是在盛怒下說了不該說的話,下了不該下的決定,覆水難收,有一次甚至導致與一位夥伴友誼破裂。從那次以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收斂脾氣,修練自己的個性。到現在年紀漸長才知道盛怒下做的決定與思考,只是意圖在打擊對方,完全沒有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思考,所以決策品質絕對不佳。

人最難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被激怒的狀態下。當情緒累積到一個臨界點時就容易失控。人在失控時做出來的行為經常連自己都會嚇一跳。相信每個做媽媽的都可能有此經驗,經常被不聽話的小孩搞得快抓狂了,實在忍無可忍,聲量不自覺得提高,再說不聽,就下手打了小孩或砸壞了東西,嚴重一點的就可能破壞了親情甚或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在體壇上最讓人扼腕的案例就是2006年世足賽的決賽,法國隊的隊長席丹,就在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役,居然失控抓狂,頭槌義大利隊馬特拉吉胸部,被裁判舉紅牌出場。這個舉動毀了對他及法國意義重大的賽事。事後大家都知道對手用了不堪的言語激怒席丹,以擾亂席丹。沒想到席丹果然過不了這一關,失控的舉動讓他含憾退休。在商場及戰場上,競爭者常用激怒的手法擾亂對方情緒,如果你中了計,就表示對方的策略奏效。

我的職業中經常替客戶安排媒體專訪,處理媒體和客戶的關係,就發現媒體在專訪時常會使用「激怒」這個策略,讓客戶說出自己不想說的話,或是脫序說出不該說的話。

譬如媒體可能會用這種方式問話:「聽你的對手某某公司說你們公司最近在裁員,很多高階主管出走,是否有這回事,那你怎麼說?」有些聽了客戶真的生氣了,可能會為自己辯解,然後順便說了一些打擊對手的資訊。這時你就真得上了記者的當了,他可能只是自己掰的,只想套你的話,根本不是聽你對手說的,但是你跳入他的圈套,說了對手的不是,這下他回去可以大大作文章了,原本苦無新聞的這下新聞就有著落了。

原來我們被激怒時,心裏只想好好重擊對手,給他一點教訓,而不是心平氣和想出對自己有利的對策。想想,這代價好大。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台銘對業務員說的話

一、如果
(1)妳只是接電話,告訴客戶不知道、沒辦法。
(2)妳只是開訂單,不連絡、不追蹤,有問題不回報、不處理。
(3)妳只是打報表,不確定數字正確性。
(4)妳只是接電話,從未希望客戶有滿意的感覺、從未希望客戶多訂一些貨。
(5)妳只是認為自己是助理,從未想過自己一言一行代表業務、主管、老闆、公司。

那麼,妳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助理,妳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取代。

二、如果
(1)你從未將部門業績目標時時刻刻放在心中。
(2)你從未想過個人目標攸關部門目標達成。
(3)送樣後,從未想過結果如何,為什麼沒消息。
(4)報價後,從未追蹤為什麼沒有訂單,差多少可以成交。
(5)訂單多了,從未去想怎麼回事,隨波逐流、隨客戶起舞。
(6)訂單少了,不去追查什麼原因,毫無感覺、毫無動作。
(7)你從未想過在客戶面前更專業、更守信。
(8)工作不規劃、時間不管理、成本不控制、客戶不教育。
(9)你認為開發新客戶、新市場是麻煩的、痛苦的。

那麼,你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業務人員,你在是我們大家的負擔。

三、如果
(1)你不把客戶需求當作是非常的重要。
(2)你不把客戶抱怨當作優先解決的事項,主動追查檢 討。
(3)你時常不準時送貨,當作客戶永遠都會等你。
(4)業務反應客戶的問題,你嫌他煩。
(5)客戶反應品質的問題,你嫌他挑剔,視他為爛客戶。
(6)你經常把〝很麻煩〞、〝有困難〞、〝不想做〞、〝不可能〞掛在嘴邊。
(7)你每天上班當作例行工作,不主動尋找問題、改善品質。
那麼,你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生產部主管,與你共事,我很疲勞。
每日我們在外努力,沒有良好的品質,沒有良好的服務做後盾,一切效果會打折扣,對客戶的承諾都會跳票,我們便成口才一流、品質二流、服務三流的公司。

四、如果
(1)有罵沒有稱讚、有懲罰沒有獎勵。
(2)對企業有利的,不立刻行動。
(3)經常把〝再看看〞、〝再研究〞掛在嘴邊。
那麼,我也只能偷偷的說,你不是一個稱職的老闆。我不能多說,畢竟你還是我的老闆。

結語 

(1)我不是天才,因為天才只能留在天上,我們頂多是人才,但要有執行力才數。每個人每天都會有時間的壓力、品質的壓力、成本的壓力及業績的壓力, 沒有壓力不是〝工作 "而是〝 玩耍〞。 本人深有同感,欠缺壓力還會使我衰老。

(2)去年,我們的表現平平。今年,我們目標都已確定,時間過了幾個月,雖然暫時達成率不佳,但我仍深具信心,景氣、政治並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危機意識,沒有檢討的能力,沒有執行的能力。 


我有一個夢:
.我希望你們在組織中都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我希望每個部門在公司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我希望我們的產品、品質、服務在客戶心中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我希望大家努力合作,辛苦的過程可以換來年終豐富的收割。
.我希望再享受一次,達成目標後〝爽〞的感覺!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凡人的翻身術:不要一個人吃飯

2005-04 Cheers雜誌 467期 作者:劉鳳珍

已故的史丹佛大學商學院院長哈瑞爾(Thomas Harrell)很喜歡研究歷屆畢業校友的特質。他歸納,「通常表現傑出的校友,也是積極、善於社交的溝通高手。」如果把這個結論,印證在也是商學院畢業的本書作者,凱思法拉利(Keith Ferrazzi)身上,一樣吻合。

5,000個人脈

法拉利有相當耀眼、豐富的資歷。在創業前,他曾在全球知名的德勤(Deloitte)企管顧問公司擔任行銷長(CMO)。在跨國知名頂級連鎖飯店(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擔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行銷長。在好萊塢一家知名媒體行銷公司(YaYa Media)擔任CEO。除此之外,他還有更多令人「眼花撩亂」的頭銜。

「耶魯大學校友會長」。《富比士雜誌》、《INC.》、《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500大企業「最年輕的行銷長」、世界經濟論壇選他為「未來全球領袖」之一……。法拉利把這些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機運,完全歸功於「人脈」。

至今,在他的PDA中,儲存了超過5,000個人以上的名單。這龐大名單,不是生熟不分的瞎矇湊數。他們都是可以在工作、生活、感情給予建議與親切分享的「後勤部隊」。任何時間撥電話,法拉利都可以找到本人說話。想想看,再從這5,000多人延伸出去的社交圈,人脈勢力會有多龐大?只要每個人幫法拉利拉個5票,不用任何宣傳,法拉利如果是在台灣,他可輕輕鬆鬆選上立法委員。

平凡人的翻身術

對於人脈經營體會如此深刻,與法拉利刻苦的出身密切相關。鋼鐵工人與清潔婦組合的家庭,想送小孩進入長春藤名校,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幸運得到父親上司的贊助以及後來又遇到貴人,法拉利得以進入耶魯念完大學,之後又取得哈佛大學商學院MBA學位。

如果出身平凡的法拉利是透過「人脈」成就了日後的事業,當年他如何找到自己的人脈「入口」?以下是上個月初才在美國出版的暢銷書「不要一個人吃飯」的精華摘要。

《成功》雜誌(Success)曾針對在1953年畢業的一班耶魯學生做過一項研究。它向學生調查3個問題:

1. 你有設定人生目標嗎?
2. 你有把這些目標寫下來嗎?
3. 針對人生目標,你有訂出實踐計畫嗎?

結果有3%的學生把人生目標寫下來,同時訂出實踐計畫。13%的學生有目標,但沒有行諸文字。高達84%的學生則對人生沒有特別想法,只想「快樂過一生」就好。

20年後收入大不同

20年後,同樣的問題再問這班學生,結果令人大感詫異。當年有立下目標,卻未訴諸文字的13%學生,平均收入是那些84%學生的兩倍。而有寫下目標,同時又有行動方案的3%學生,平均收入卻高於所有同學,足足有10倍之多。

法拉利舉此例子的用意在於,如果你還找不到人脈入口,何不先從自己的生涯目標開始想起?當你有清楚的人生目標,想要達成的渴望,自然會把你引導到如何編織人脈的地圖上。因為,你會懂得自己去挖掘可以分享、支持、學習的長輩或同儕。以下是法拉利分享他如何設定目標的方法。

第1步 發現自己的熱情

設定目標以前,先找出你的夢想所在。否則,你有可能失去方向。認真問問自己,熱愛什麼?擅長什麼?想成就什麼?有哪些原因阻礙了你?當熱情與能力相契合時,你才可能全心投入。

1.向內看你可以分兩個欄位,交叉找出線索。先把你的夢想和目標依序寫在第一欄,然後再把會令你感到愉快的事情、人物、嗜好寫在第二欄。接著你會從中找出一些交集點。

2.向外看問問朋友他們對你優缺點的觀察,你會對自己的目標輪廓越來越清楚。但是,當你的夢想越來越清楚時,不要忘了,做個「有紀律」的夢想家,成功機率才會更大。

第2步 把目標寫在紙上

凱思法拉利用一個「人脈行動方案」表來找到人脈入口。它分成3部份。第一部份,寫下有助於完成夢想的各種方案。第二部份,寫下有助於你達成目標的人、事、地、物。第三部份,寫下可以用哪些方式去結交有助於你達成夢想的人物或新朋友。

這個方法不僅讓法拉利獲益良多,也讓他身邊的許多朋友或同事找到建立人脈的方向。尤其在第一部份,凱思法拉利以頭3年想達到的目標到推回去,分3個月、1年來逐步設定行動方案,並作為檢驗指標。當你寫下的指標越清楚時,你腦海中,對於有什麼樣的人可以協助你完成目標,自然也會浮現。屆時,你會樂於主動與他(們)親近或學習。

練習寫下「人脈行動方案」表,其實就是在找出建立人脈的方法。不過,有幾個原則一定要掌握到:

1.目標必須清楚。如此你才能確認適合的行動方案和設定完成時間。

2.目標值得相信。不要設定連自己都達不到的目標。

3.目標必須有挑戰價值。除了設定自己的「安全區」外,也要讓目標存在些風險或是不確定性,拉高自己征服的慾望。

第3步 為自己找個「顧問團」

找幾個像啦啦隊長般,可以鼓舞你向上,或是具有銳利的鷹眼般,可以挑剔你錯誤的好友,他們會敦促你的責任感,並協助你找到方向。當凱思法拉利在知名的國際連鎖飯店Starwood(旗下有頂級的W和Westine兩大飯店系統)工作時,他是500大企業裡最年輕的行銷長,前途一片看好。尤其面試凱思法拉利進來的總裁應允當他的指導師(meotor),培訓他成為公司未來的領導人,也支持他把原來分散給各飯店的行銷權力,改由他統一主導。

當他興致勃勃想一展伸手,但沒想到進公司沒多久,那位總裁卻離職了。原來的承諾煙消雲散,新任總裁也不認同他提出的行銷策略。凱思法拉利驚恐萬分。過去每有瓶頸,靠著慢跑總能思考出方向,但這回他跑遍了整個中央公園,恐懼仍未消失。第二天他辭職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有點迷失了。那是他生平第一次沒有公司頭銜,認識新朋友時,都不知該如何介紹自己。於是凱思法拉利又開始寫下長達12頁的全新目標行動方案,並諮詢他的「顧問團」。雖然他的人生目標是成為CEO,但是當時他並不夠格去擔任任何一家大型公司的CEO。

在出版界擔任主管的泰德,是他的顧問團好友之一,點醒了他:「你不要有非去500大企業的迷思,如果你想成為一名CEO,何不先找家合適的公司歷練起?」

從那天開始,凱思法拉利連絡的對象、參與的聚會或活動,都鎖定在「先找家合適公司」的目標上。3個月後,透過昔日友人介紹,凱思法拉利成了YaYa互動媒體行銷公司的CEO。這家在網路泡沫後生存下來的公司體質健全,只是行銷能力稍嫌薄弱,而這正是他可以大顯身手的舞台。

大膽跨出第一步

當第一次要與不認識的人接觸時,許多人都會感到不自在。究竟該如何克服這種恐懼?首先,你要有「恐懼是正常的」體認。因為這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反應。以下是凱思法拉利覺得可以克服社交恐懼症的幾種方法。

1.找出值得你學習的典範人物與熟識或想法相近的朋友相處時,安全感相對較高。如果你還不敢主動跨出去結交新朋友,找一個你覺得可以學習的熟人,跟他去各種社交場合,觀察他如何與人攀談互動。久而久之,你也會學到一些撇步,讓自己多些勇氣跨出去。

2.學著開口說話有許多教育訓練機構或溝通課程,是在教人如何克服溝通或說話的障礙。這些課程會讓你有練習的機會,或許可以試試。

3.投入參與當有人能分享或理解你的熱情時,總讓人有如獲知音的感受。參與一些與個人嗜好有關的社團,是學習拓展人脈的好機會。而且一旦加入,就全心投入,甚至有機會,都該讓自己成為社團領導人。它可以讓你的人脈圈越滾越大。

4. Just do it!每週為自己設定「認識一個新朋友」的目標。公車上、酒吧裡、公司茶水間,都有你可主動向人攀談的機會。反覆練習後,你會發現與陌生人接觸不再那麼令人不安,被拒絕你也會把它視為家常便飯,見怪不怪。

不要一個人吃飯

凱思法拉利常形容,人脈就像肌肉,要越練才會越發達。尤其一定要掌握一個關鍵原則:絕不要在人際裡消失,讓人注意不到你。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件苦差事。與人相交,其實是在建立一個長長久久的友誼關係。贏得友誼應該是件有趣的事,不要覺得它浪費時間。尤其在建立人脈的初期,盡量讓你的行事曆飽滿,你必須更用心讓自己成為被看得見的活躍份子。

但是,一個人的時間畢竟有限,該如何妥善管理時間?既然無法複製自己,凱思法拉利的方法是「複製聚會的場合」。碰到時間緊迫時,他會把幾個想聯誼的對象,約在一塊用餐。當然,在安排前,你也要注意彼此的「氣味」是否相合。如果安排巧妙,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賓主盡歡。而且這對彼此人脈圈的拓展,也有加乘效益。

另外,如果要與一個不是很了解的人碰面,凱思法拉利通常會再帶一個認識的朋友一起加入,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它不會是個浪費時間的聚會。

或者,有時他也會帶比較資淺的同仁或朋友來參加聚會,給予機會教育。讓資淺同事實際觀察凱思法拉利談生意的方式、如何與對方達成共識等。事實上,在過程中他們也會常常貢獻一些不錯的意見或創意呢!因此,千萬不要低估你身旁的年輕同仁。最近你有和同事一起吃飯嗎?

何不今天中午找個同事一起用餐?同時也邀幾位其他部門的同事或同業朋友一起參與?相信不久後,你的人脈網編織進度,將會加速前進!

借鏡1——比爾柯林頓(美國前總統)
了解你自己的生涯目標

1968年,柯林頓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在一次派對中碰到當今在管理學界頗負盛名的史坦普(Jeffrey Stamps)。當時,柯林頓主動向史坦普打招呼。閒聊過程中,他拿出一本隨身筆記本,把史坦普就讀的學院記了下來。接著又問史坦普大學念哪裡?主修什麼?

史坦普感到好奇。柯林頓回答說:「因為將來我想從政,而且競選阿肯色州長。我想把我認識的人的友誼都延續下來。」事實上,打從大學時代開始,柯林頓就已養成每天晚上就寢前,把當天所遇見的人,進行名片分類管理。他不僅只記住對方的名字,也會記錄對方所從事的工作、個人嗜好等等。在與人互動時,他總能讓人感受他的誠意。

柯林頓的例子提示了兩個要點。第一,當你越清楚自己的生涯目標,你就會越知道,該透過什麼樣的人脈網路來助自己一臂之力。第二,保持對人的敏感度。不管面對任何人,誠意無疑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借鏡2——達賴喇嘛
用共鳴感結交朋友

作為一個全球矚目的宗教領袖,達賴喇嘛不僅是一名傑出的外交家,也是個受歡迎的熱門人物。不管是市井小民或上流菁英,都難以抵擋他的魅力,願意以金錢或在精神上,高度支持他的理念。從達賴喇嘛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什麼建立人脈的靈感?答案是,共鳴感。

達賴喇嘛的身分,象徵一個流亡政府在西方世界為自己的人民請命。但達賴喇嘛並不高高在上或訴以悲情。相反地,他以樂觀、正面的態度,把這個議題轉化成與每個人生存都「切身相關」的和平議題,進而獲得全球的共鳴與支持。

同樣的,在編織個人人際網絡的過程中,除了動機純正外,你的經驗或一些想法能否引起對方共鳴、產生善意的回應,往往才是關鍵。但要如何做到呢?如果你也學習達賴喇嘛,做個有「利他」意願的人,願意助人、分享,人脈的水流自然能綿延不斷。

借鏡3——戴爾卡內基(卡內基溝通創辦人)
不要忽略談話的力量

作為一個養豬農的小孩,卡內基在成長過程中,常常以貧窮為恥,年少時甚至動過自殺的念頭。24歲時,他有機會到紐約市的一個社團去教課餬口,但一開始根本沒幾個人來聽課。

於是他試圖以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他分享他在高中時期參與辯論隊以及念師專時的求學經驗,教導學生如何克服害羞、減輕焦慮,與人交往時,如何做個傾聽者……。但沒多久,他的「故事」用完了。他靈機一閃,要求學生上台去說自己的故事。

他漸漸觀察到,人一旦能克服面對群眾的恐懼,談話的自信與風采自然就顯露出來。於是在他的鼓勵下,許多學生從課堂演練裡,重拾了與人溝通的自信。卡內基更從中領悟到,人都喜歡被傾聽,「而傾聽正是最好的人脈經營技巧!」因為沒有壓力的談話,最能引人親近、贏得信賴。

這個教書經驗,也打開卡內基日後往溝通事業發展的一扇大門。他自己也從這套哲理中受惠,證明了即使出身貧窮如他,仍可以透過適當的溝通技巧,廣結人脈、受人肯定。

借鏡4——凱瑟琳格蘭姆(已故《華盛頓郵報》發行人)
對人尊重與給予信任

1963年,當害羞、文靜的凱瑟琳從已故丈夫手中,接下家族事業,擔任華盛頓郵報發行人的位子時,幾乎沒人看好她。後來,她不畏政府打壓、同業質疑消息來源的嘲笑,率先揭露美國政府參與越戰決策錯誤、舉發水門事件醜聞等等。最終讓《華盛頓郵報》成為受人尊敬的影響力媒體,也改寫了美國媒體的定位。雖然出身豪門,但凱瑟琳並不養尊處優、以門戶之見識人。

郵報裡的一位專欄作家,便對凱瑟琳待人的態度印象深刻。在一個炎夏的週日,他出差回到公司取車,看到停車場裡正舉辦一場表揚基層員工(如清潔員、文書工等)的派對。但他幾乎想不到,當時已相當年邁、走路有些吃力的凱瑟琳,竟出席了這個不在冷氣房裡,且任何主管都可以代她參加的聚會。另外,她與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友誼關係,也為人所津津樂道。

雖然季辛吉當時在位,但從反對越戰到揭發水門事件,她都不因私人與季辛吉的關係,而軟化身為媒體人的監督立場。後來在她的葬禮上,第一個上台致詞的人,是季辛吉。而弔唁的人群中,沒沒無聞的市井小民更多過達官顯要。正是這種待人真誠、且一以貫之的立場,讓原來生性害羞的凱瑟琳,得以贏得眾人的敬重與愛戴。事實上,這種價值,也是人脈關係要經營得長長久久,所必須有的健康態度。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書豪日記吐心事:我不快樂

作者: 林俊劭、吳修辰 | 商業周刊 – 2012年2月23日 下午5:42

如果你從沒在15天內連續失去兩份工作,那麼你這輩子可能已經比林書豪幸運很多。

人人稱羨的哈佛學歷,在籃球場上卻是一個負300分的印記:亞洲人、哈佛書呆子、跑不快又跳不高。

每次比賽結束後,林書豪就會聽到場邊有人談論:「喔,他比外表看起來還要敏捷。」

「我真的覺得很好笑,」林書豪惱怒的說: 「你這話什麼意思?所以我長得一副行動遲緩的樣子嗎?」

遺憾的是,外表所帶給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正是他在籃球路上顛沛流離,始終得不到最佳舞台的主因。

「在上個球季有幾個夜晚,當時基本上可說只有眼淚和我相伴,當時我真的覺得撐不下去了,因為那些局外人會跟我說,沒那麼糟啦,至少你還是有領NBA的薪水。但就我而言,真正讓我受傷的是,我連證明自己身手的機會都沒有。」林書豪說。

當初以史上第一位台裔球員身份風光加入NBA,而後卻面臨被下放到發展聯盟的命運,林書豪表面上裝得很輕鬆,對媒體說:「這不是世界末日,我還是新人,需要多多學習,這對我的籃球生涯也許是另一種突破。」但那天晚上,他把頭蒙在被子裡哭了好久,在日記本上寫下:「我是一個完全的失敗者……。」

曾經,他是哈佛的英雄,但當時,他是NBA中的狗熊。

林書豪的苦,除了因為沒有舞台,還有對自我能力的懷疑。「那天被下放前,我覺得非常非常恐懼,好像我球打不好,讓全世界的球迷失望了。」他在日記上寫下:「我真後悔簽這合約……」、「籃球好像吞吃了我,占據了我所有的時間、經歷、思想……,我很不快樂,完全不快樂。」

在他快撐不下去時,《聖經》中的這段話總是帶給他力量: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回頭來看,顛沛流離的NBA流浪之旅沒有白過,林書豪帶著從患難中醞釀出來的力量,等到機會來臨時,展開一連串讓人跌破眼鏡的驚奇之旅。

當榮耀來到面前,24歲的林書豪,不復當年迷惘,他更成熟、更有自信,「今年,我下定決心要拿出我所有的本事,而且必須確實打出自己的球風跟節奏,最後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那我也會接受。」「就算我倒下了,起碼也要像個奮鬥過的戰士。」

這就是林書豪,一個走過患難,如今扭轉7億人眼光,不再為過去感到羞愧的傳奇小子。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書豪夯 室友:他不輕言放棄

中央社 – 2012年2月27日 下午7:37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北京27日電)最近爆紅的美國NBA新星林書豪大學室友,同樣也來自台灣且從事橄欖球運動的何凱成,最近成大陸媒體寵兒。在談到林書豪時,何凱成說,他知道林書豪會成功,因為林書豪很堅持。

現在擔任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中國公司活動協調員的何凱成,正在中國大陸推廣橄欖球運動,他在哈佛時,和林書豪當了3年的室友,林書豪選擇的是籃球,何凱成則打橄欖球,兩個來自台灣的孩子,一起在白人和黑人主宰的體育世界打拼。

由於林書豪最近爆紅,人在北京的何凱成,最近也成為大陸媒體寵兒,不管是平面還是電子媒體,紛紛找他訪問,他更受邀上了東南衛視的一個談話性節目,暢談他所認識的林書豪,及林書豪成功的原因,節目更討論了東西方教育的不同及是否能複製林書豪的成功。

對林書豪的成功,何凱成說,「說真的,我一點都不感到奇怪,如果你知道書豪在大學時經歷過哪些困難遭遇,你也不會奇怪」。

何凱成透露,林書豪如果今天比賽輸球是因罰球不進,當晚回到宿舍就會立刻去球場練習,或者明天一大早去球場投球,投到不能投為止;他雖然會沮喪,但不會沮喪很久,而是花時間去了解輸球的原因,然後去改變,他就是這樣非常堅持且有毅力的人。

何凱成表示,大家現在覺得林書豪很神,但其實不是,他就是一個正常、一般的小孩,但就是做什麼事都很堅持;他也很喜歡、很喜歡吃東西,而且吃得很多,但他確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知道自己缺點是什麼?把自己的缺點變成優點,不管在球場上或下了球場,他都有這樣的特點。

在詢問下,何凱成談起他見到林書豪最沮喪的一次,是去年聖誕節他回美國渡假,而林書豪跟被紐約尼克隊簽下來,林書豪向他提到去年暑假努力把球技大幅提升後,第一天在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打球時,教練卻要林書豪走,讓林書豪開始懷疑上帝對他是否另有安排?是不是不適合籃球這條路?

但何凱成說,當時他知道,林書豪雖然這麼懷疑,但以林書豪的個性不會輕易放棄,只要有能力就會全心全意的爭取。

何凱成認為,林書豪是基督徒,所以他有信念,在他的成功裡面,是因為經歷過很多、很多次失敗,但不管什麼樣的打擊,每次失敗他都想盡辦法站起來繼續往前走,往他的夢想走,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功。

何凱成指出,林書豪是籃球,他是橄欖球,是因為運動有一項課堂學不到的,那就是吃苦耐勞、堅持下去,這必須要去體驗、從中去學習。

問到林書豪是否夠聰明進哈佛,何凱成先說「他(林書豪)聰明啊」,隨即大笑。但他表示,他和林書豪有個共同點,就是若不是擅長體育,不能進哈佛;林書豪的成績不差,但還沒有好到進哈佛,但被選進哈佛的運動員,成績也需要一定的水準。

何凱成表示,不是運動員在哈佛就可以獲得不同的對待,一樣要把功課弄好,這和一般學校不一樣,所以哈佛的運動員更辛苦一點。1010227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北京攝 101年2月27日)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逆轉勝解密》哈佛小子林書豪的「0.5秒反敗為勝」激勵學!

《天下雜誌》2012-02 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吳凱琳、謝明玲

NBA紐約尼克隊「哈佛小子」林書豪上週出戰多倫多暴龍隊,在終場前0.5秒出手的致勝三分球,以90比87分逆轉暴龍隊!

這個0.5秒的反敗為勝,激勵了現場所有觀眾,不禁讓人想起了林書豪的故事,非常激勵著年輕人的心。

因為在美國籃球聖壇NBA,總是高大壯碩的黑人掌控全局。但後來難得看見一個年輕的東方男孩,在球場上跳投、控球、分球。

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二十三歲的林書豪沒有走入高薪的華爾街,反而參加NBA的選秀會,為金州勇士隊效力。

「我從來沒有想要當律師、醫生、銀行家。我熱愛籃球,我就追隨我的夢想,」林書豪很直率,選擇用籃球,打破偏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打進NBA的台裔球星。

因此,今天要分享懷抱夢想又跌跌撞撞的林書豪(Jeremy Lin),如何用他最寫實又激力人心的故事,讓大家在低谷時,仍要仰望星空。想成功,要找難的事做。愈難的目標,愈能激發潛力。

反敗為勝激勵學(1):紐約喜好跌破眾人眼鏡的角色!林書豪帶出2大NBA議題

紐約人一向喜歡像Babe Ruth這種性格強烈鮮明的運動明星,運動員只要發言誇大一點,就能登上紐約的小報。但紐約的新英雄林書豪不會這樣,他公開預測自己的運動生涯最後可能會非常糟糕,也把一切成就歸功於上帝。

不過,紐約人也喜歡這種不被看好、最後卻跌破眾人眼鏡的人物。林書豪跨進運動世界的方式非常令人驚奇;他的父母來自台灣,而且身高都沒有超過168公分;沒有大學願意給他運動獎學金,所幸林書豪的成績好到足以進哈佛,也很快就證明那些不看好他的大學教練是錯的。

但在2010年取得經濟學位之後,他再次受人忽略;選秀會裡,30個NBA球隊都沒有選他,兩個球隊先後簽下林書豪,也都沒有給他足夠的上場時間。林書豪與紐約尼克隊簽下合約,掙扎地待在NBA,一直到這個月之前都沒有什麼上場機會。2月4日,他終於等到了機會,也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熱門人物。

林書豪的驚人表現帶出了兩個與NBA議題,其一,他的天份是不是有機會更早被發掘?如果可以,這是否代表NBA勞工市場仍舊缺乏效率,等著聰明的球隊來利用?

其二,林書豪是否有機會吸引其他亞矞美國人的注意力,甚至是打破一些種族刻版印象?姚明是第一個NBA亞洲球星,但亞矞美國人並沒有將他完全視為一份子;姚明在中國長大,也不是大部分球迷喜歡的那種體能天才。

林書豪的謙虛態度和學術出身符合一般人對亞矞美國人的印象,但他在運動場上的表現則否。(本篇出自經濟學人2012/02/15,黃維德譯)

反敗為勝激勵學(2):板凳球員到明星!林書豪給我們的3堂課

這星期,Linsanity(林書豪熱)成了全美最熱門的單字,各大社群網站也成了林書豪的天下:

◎2月5日到11日,林書豪的Klout指數(Klout score,由網路公司Klout所開發的網路影響力指數,分數愈高代表影響力愈高)從58.77竄升到73.63。

◎根據Twitter的統計,從2月5日至2月12日,林書豪在Twitter的跟隨者(followers)人數從9,000人增加為184,383人,預計在未來9天之內,即會突破40萬。

◎林書豪的Facebook粉絲專頁,2月12日的粉絲人數達到369,911,2月4日時大約僅有23,000,一星期之內粉絲人數成長超過16倍。

短短一星期,從板凳球員成為籃球明星,林書豪的竄起不僅顛覆了美國NBA的選秀思維,也給予企業領導人很好的啟發:

1.優秀的定義因人而異:企業往往依據既定標準,判斷一個人是否符合資格,但往往因此無法看見個人具備的特殊才能。企業不該用既定的標準去衡量人才,相反地,應該從個人出發、發現個人特別的才能,再思考如何運用這些才能,為企業加分。

2.每個人都該有表現機會:在向外求才之前,應仔細尋找內部是否有適合的人選。領導人眼睛總習慣向外張望,卻忽略了組織內其實也是臥虎藏龍,只是沒有放在對的位置,沒有好的表現機會。

3.明星員工不是績效保證:明星員工或許能力優秀,但往往無法成為優秀的團隊成員。而所謂的明星員工,過去的績優表現通常來自於先前公司所提供的龐大支援;一旦轉換環境,缺乏這些支援,便很難再有突出表現。 (文/吳凱琳)

反敗為勝激勵學(3):林書豪,哈佛勇士闖籃球聖堂

半世紀以來,首度打入NBA的哈佛畢業生,如何在失敗中,成為萬眾矚目的籃球新星?

黑色西裝保鏢單手清出通道,身穿灰色籃球褲、亮藍色運動外套的林書豪,在黑壓壓滿是記者和攝影機的會場現身。

國中小球迷緊張興奮地拿著信,念出林書豪的故事如何激勵她。一九○公分、二十三歲的林書豪在旁靜靜聽著,就像鄰家大哥哥。

林書豪是NBA首位台裔球星。哈佛經濟系畢業後,去年七月和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簽約,擔任控球後衛。

他更是一九五四年來,首度打入NBA的哈佛畢業生。

達成站上世界舞台的高目標,林書豪靠的,是轉化低潮成為未來發展的芽,且永不忘記心中渴望。

「對我來說,失敗就是不給自己成功的機會(Failure for me is not giving myself the best chance to succeed.),」林書豪在接受《天下》專訪時說。

其實,他並非天生的明星。

小時候的他不高也不壯,跑得雖快,但直到高一,還只有五呎三吋(約一六○公分),比一些美國高中女生還矮。

「我只是想盡可能地去打,因為我喜歡,」林書豪說。

他從五歲開始打球。熱愛NBA的父親林繼明,一週有三天會帶他和哥哥、弟弟,在功課寫完後,到後院作基礎訓練和二對二對抗賽。

可以打球並非理所當然

強烈的興趣驅動,加上天份與扎實的訓練,林書豪在高中,曾拿下一場球賽三十分的紀錄。

強烈的興趣只是第一步,通往夢想的路,林書豪經歷過重重顛簸。

高三時,校隊打入北加州聯賽的決賽。擔任主力球員的林書豪,卻在賽前一天的街頭籃球賽,弄傷了右腳腳踝。這傷花了兩、三個月才治好,更別說出賽。

「我太忙著想自己多厲害,而沒有努力提升自己,」林書豪說。不斷贏得比賽讓他自大,直到意外改變了他對籃球和人生的態度:他發現,能打籃球並不是理所當然。

自此,林書豪更認真看待籃球、也更仔細地聽從教練建議、更投入地練球。

克服了自己,更大的關卡來自外界的既定印象。

「對我來說,人生中最困難的挑戰,是面對別人的刻板印象,」林書豪說。「東方臉孔可能有點關係。但人們就是看著我,馬上就認為『他不可能那麼厲害』。」

高中畢業後,他沒有得到任何籃球獎學金的青睞,這讓他在籃球職業生涯上,比別人發展得更晚。

大學時,他更曾在走進球場時,就聽到其他人說,「排球賽取消了,我們現在要打籃球了」的惡意嘲諷。

「我告訴他,只要贏球的話,他們就沒話講了,」林繼明回憶。

嘲諷和刻板印象帶給不認輸的林書豪更多前進動力。

大學時,他帶領從不是NCAA(美國大學聯盟錦標賽)強隊的哈佛,打贏過美國排名前十的康乃迪克大學,和曾闖進前二十五強的波士頓學院;還曾創下單場拿下三十七分的紀錄。

大四時,他下定決心往職業籃球發展。

一開始,他並沒有在NBA選秀會上入選。當晚他既失望又生氣,但情緒在和家人吃了一百五十支雞翅發洩後消失。

隔天,他就繼續練球。終於,他在NBA夏季聯賽中入選,和金州勇士隊簽約。

學習成功前 先學習失敗

剛剛起步的職業生涯,是下一個挑戰的開始。

他在NBA的首季出賽二十九場,雖有助攻與抄截紀錄;但季中卻曾被下放NBA發展聯盟(The NBA Development League)。

他坦言,對上季的自己有些失望。

除了基督教信仰支撐,一次次的挑戰和顛簸,也讓他學會正面看待挫折:盡力去做,然後成敗交給上帝。

等膝蓋的傷在六到八週痊癒後,他就要恢復早上一個半小時球場練習、一個半小時舉重,下午再來個五對五籃球賽與投籃練習,一天六小時、一週六天的訓練。

大學時習慣打得分後衛的他,在加入NBA後,擔任負責指揮調度的控球後衛。他希望自己快點進步,甚至幫助金州勇士贏得NBA總冠軍。

「我認為在學習成功前,人必須先學會失敗,」他說,許多人生低潮,都是未來更多美好事物的跳板與新芽。

哈佛小子林書豪最激勵人心的10句話

1、失敗就是不給自己成功的機會

達成站上世界舞台的高目標,林書豪靠的是轉化低潮成為未來發展的芽,且永不忘記心中渴望。他曾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說,「對我來說,失敗就是不給自己成功的機會(Failure for me is not giving myself the best chance to succeed.)。」

2、如果我能找到原因,我會告訴你

林書豪所屬的紐約尼克隊,在他上場前,戰績慘不忍睹,最後總教練Mike D'Antoni索性放手一搏,讓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上場試試看。誰都沒料到,這在當初看來似乎是極為危險的賭注式決定,卻因此締造了NBA的新傳奇。林書豪前5場的比賽總計拿下136分,這是自NBA與ABA於1976年合併之後,最高的個人得分紀錄。

「我自己也無法解釋原因究竟是什麼,」林書豪在贏得湖人隊的那場比賽之後接受採訪時說道,「如果我能找到原因,我會告訴你。」

3、我只是想盡可能地去打,因為我喜歡

林書豪從五歲開始打球。熱愛NBA的父親林繼明,一週有三天會帶他和哥哥、弟弟,在功課寫完後,到後院作基礎訓練和二對二對抗賽。

時候的他不高也不壯,跑得雖快,但直到高一,還只有五呎三吋(約一六○公分),比一些美國高中女生還矮。
「我只是想盡可能地去打,因為我喜歡,」林書豪說。

4、太忙著想自己多厲害,而沒有努力提升自己

高三時,校隊打入北加州聯賽的決賽。擔任主力球員的林書豪,卻在賽前一天的街頭籃球賽,弄傷了右腳腳踝。這傷花了兩、三個月才治好,更別說出賽。

「我太忙著想自己多厲害,而沒有努力提升自己,」林書豪說。不斷贏得比賽讓他自大,直到意外改變了他對籃球和人生的態度:他發現,能打籃球並不是理所當然。

5、人生最困難的挑戰,是面對別人的刻板印象

「對我來說,人生中最困難的挑戰,是面對別人的刻板印象,」林書豪說。「東方臉孔可能有點關係。但人們就是看著我,馬上就認為『他不可能那麼厲害』。」

6、在學習成功前,人必須先學會失敗

大學時習慣打得分後衛的林書豪,在加入NBA後,擔任負責指揮調度的控球後衛。他希望自己快點進步,甚至幫助金州勇士贏得NBA總冠軍。

「我認為在學習成功前,人必須先學會失敗,」他說,許多人生低潮,都是未來更多美好事物的跳板與新芽。

7、我熱愛籃球,我就追隨我的夢想

在美國籃球聖壇NBA,總是高大壯碩的黑人掌控全局。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二十三歲的林書豪沒有走入高薪的華爾街,反而參加NBA的選秀會,為金州勇士隊效力。
「我從來沒有想要當律師、醫生、銀行家。我熱愛籃球,我就追隨我的夢想,」林書豪很直率,選擇用籃球,打破偏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打進NBA的台裔球星。

8、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有很多要學習與努力的地方

林書豪的成功對於在美國生活、熱愛籃球的亞洲年輕人來說,開啟了另一個美國夢的可能。「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有很多要學習與努力的地方。但是如果我的經歷可以激勵大家,我很樂意。」每年來自全美國各地的亞洲籃球選手,巡迴全美各大城市參加專為不同族群所舉辦的籃球賽。林書豪的成功,讓這群在球場上遭受歧視、忽視、甚至不公平對待的亞洲球員,更有機會進入NBA殿堂。

9、能和我兒子一起打籃球,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林書豪的父親林繼明是電腦工程師,小時候只要認真做完功課,他父親便在附近的YMCA(基督教青年會)的球場教林書豪打籃球。

「多數的亞洲父母都只在乎小孩的學業成績,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這麼熱愛籃球,但是能和我兒子一起打籃球,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林繼明微笑著說。

10、舞台愈大,他的表現就愈好

除了支持他的父母親,當時沒有人認為有一天林書豪會征服NBA球場,就連決定錄用他的前哈佛大學助理教練比爾‧荷頓(Bill Holden)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但看過林書豪在大學時幾場比賽的精采表現後,荷頓開始改觀,「舞台愈大,他的表現就愈好。」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書豪爆紅 10堂課值得學習

中央社 – 2012年2月13日 下午8:20

(中央社記者龍柏安台北13日電)林書豪在NBA爆紅,讓美國媒體富比士看到他身上特質,撰寫了一篇從林書豪身上學到的10堂課,希望讓大多數人返回工作崗位時,從「豪小子」身上學到成功秘訣,應用到職場上。

上週開始,林書豪掀起NBA的「林來瘋」,現在他的推特已有超過20萬人關注,微博也有80萬人注意他的一舉一動,且在他領軍擊敗湖人後,24小時之內就有20萬人將他的微博加入關注。

文中指出,其實在林書豪身上,還有很多籃球以外的故事值得大家學習,從職業生涯顛簸起步,到如今大紅大紫,成功過程的背後發人省思,也讓很多人銷假上班後,可以轉換應用到職場上。

所謂從林書豪身上學到的10堂課,包括:

1.要在沒人看好你時要相信自己可以的。
2.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平常時的努力是必需的。
3.家人是永遠的支柱,當你面臨人生低潮時家人是最挻妳的!
4 不論在任何位置都別忘了尋找適合你做事的風格。
5.不要輕忽團隊配合的能力,借力使力能讓你更出色!
6.不要試著當人的影子,人們會愛的是最初的你。
7.再怎麼成功都別忘了保持謙虛,稻穗愈高卻愈懂得低頭!
8.試著讓你週遭的人看起來很棒,他們也會更愛你。
9.不要忘記運氣或命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10不要忘記人活著一定要有信仰,唯有信靠祂,必引領你找到對的路!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