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勵志 (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

作者: 王道維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16日 上午11:52

中國時報【王道維】

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他在世界籃球殿堂NBA的傑出表現。身為台灣人,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

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進入那個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他所曾經過的這些彎曲挫折,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這樣的林書豪,似乎才是我們在「與有榮焉」時所應深思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這樣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惜了嗎?那不是只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才作的事嗎?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不就表示一種挫敗嗎?後來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若早知道要去NBA打球,那些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又為何非要去挑戰那幾乎沒有亞洲人可以生存的地方,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如果走一般人的路,作爸媽可能還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呢!

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強迫性焦慮」。嘴巴上說是為了子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這樣的想法雖是出自於父母親的「善意」,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事實上,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去年十月份,林書豪與其母親吳信信接受台灣好消息電視台的專訪,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是甚麼樣的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忍受挫折、然後逐夢踏實的過程。因為信仰的關係,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的這件事上學會放手,讓他追尋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學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引導合適的道路,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一則兩年前對林書豪的報導,非常值得看

下面是一個ESPN專欄作家在2009年底對林書豪和他父親的報導。
那時候Jeremy率領哈佛與UConn纏鬥、幾天後更upset名校Boston College。
我那時候在與UConn屬同一個聯盟的學校讀書,開始注意到這個跟我同姓的年輕人。
他的球技在那時候已經受到全國矚目了,但我從來從來沒有想到他會今日的表現。
今天我就把當時這篇很精彩的報導翻譯一下,跟大家分享。

-------------------------------------------------------------------------

(原文連結)

Locker Room Report: Dana O'Neil: Harvard Crimson's Jeremy Lin fulfills father's dream - ESPN
Gie-Ming Lin came to America for his Ph.D. and to watch the NBA. More than 30 years later, his son Jeremy is overcoming stereotypes to become one of college basketball's best all-around players. ...

一個移民的夢想在他的兒子身上實現
Dana O'Neil
ESPN.com
12/10/2009

他開賽用天鉤進的第一球是學自賈霸。

他標準的跳投姿勢是大鳥伯德教的。

縱橫兩端底線的快攻灌籃可以看到J博士的身影。

美妙的切入分球?多虧魔術強森。

當Jeremy Lin在星期天下午於康乃狄克大學的主場下轟下30分時,他的父親在美國另一
端的電腦前,看到自己蒐集多年的NBA影帶中的巨星身手,在他的兒子身上重現。

多年以來,林繼明是以觀看影帶的方式來學習怎麼打籃球,一個他一直到成年之後才知
道的運動。他長期在社區的YMCA球場中,教導他的兒子們籃球基本功、訓練他們的體能
,卻不知道這對他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有時他會覺得要他的孩子跟他一樣熱愛籃
球,是一個蠻無聊的夢想。

而在康乃狄克大學的籃球主場上,這一切都有意義了。

「當他有精彩表現時,電視會不斷重播,」林繼明在他於加州Palo Alto的家中表示「而
我就不斷地盯著看,然後電視就不斷地轉播他。」

這場比賽之後。大學籃球世界馬上就會注意到Jeremy Lin了。注意到這個哈佛大四生這
禮拜如何率領球隊,打出25年以來最好的開季戰績(7勝2敗)

在這場對上排名全國第12的康乃狄克大學的比賽中,Lin全場攻下生涯新高30分,抓下9籃
板,緊咬著對手不放,儘管最後以79-73落敗。接著在禮拜三。他又攻下25分,在波士頓
學院的主場以74-67做掉對手,而這已經哈佛連續第二個球季扳倒他們了。

所以Lin在對上新英格蘭地區這兩所籃球傳統名校時,總共轟下55分,外帶64%的投籃命中
率,80%的罰球命中率。

他展現了少見的全方位身手。上一個球季Lin是全國唯一在自己的聯盟中得分、籃板、助
攻、抄捷、火鍋、投籃命中率、罰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都是排名在前十的球員。

今年呢?他是長春藤聯盟得分排行榜第二名(18.6分)、籃板第十名(5.3顆)、命中率
第五名(51.6%)、助攻第三名(4.6)、抄截第二名(2.4)、火鍋第六名(1.2),並且
讓康乃狄克的名人堂總教練Jim Calhoun驚艷不已。

「我看過許多球隊來到這裡比賽,而他絕對可以在任何一隻球隊中打球,」Calhoun表示
「他在場上非常、非常冷靜。他知道怎麼打球。」

這都要多虧他老爸的堅持。

Jeremy不是那種在美國知名體育訓練員Marv Marinovich教導下的完美籃球員,他的訓練
員是一個5呎6的移民,憑藉的只是一顆熱愛籃球的心,和希望籃球能讓他的孩子融入美國
主流社會的想法。

林繼明在台灣出生,那是一個只重視學校成績而忽略體育的地方。他之後偶然接觸到籃球
,然後不知怎麼什麼原因就開始沈浸在這個運動中。

他來到美國有兩個夢想:拿到博士學位、然後看NBA比賽。

他的兩個夢想於1977年實現了。他當年申請上了普渡大學的資訊工程博士班,然後他打開
了電視,趕上了NBA在1970尾聲的黃金年代:賈霸、摩西馬龍、J博士,喬丹、大鳥、魔術
等人也即將大展身手。

Jeremy表示,「我老爸是一個超級籃球迷。」

林繼明的第一份工作讓他來到洛杉磯,也讓他想要在冗長的工作時間外找尋某種體能上的
發洩。

他說,「籃球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唯一的問題是,他根本不知道怎麼打,他連籃球都沒摸過。

於是他開始注意看NBA的比賽。用和讀博士一樣的熱忱來研究這些影片。

「我開始學那些球員打球。我的天鉤步數是跟賈霸學的。」林繼明笑著說。

這樣閉門造車多年之後他才開始敢出外鬥牛。而早在他的孩子出生前,他就決定要讓他的
小孩從小接觸籃球。

當他的大兒子Joshua五歲時,林繼明就載他去社區的YMCA球場教他自己從NBA影片中學到
的技巧。

然後二兒子Jeremy也跟著學,小兒子Joseph也接著加入練球的行列,每個禮拜三次,鮮少
間斷。他們會在晚上八點半前寫完功課,然後爸爸帶他們去球場練大約一個小時半的球。

儘管他年輕時所仿效的NBA球員已退休很久、儘管他的天鉤連賈霸的腋下都碰不到,林繼
明瞭解一個許多小學體育老師所忽略的事情,那就是基本功夫是成功的基礎。

「我知道如果從他們小時候就開始學這些東西,之後就會變成本能反應」林繼明說「如果
他們有基本功、其他的東西就容易多了。」

他對籃球的熱忱逐漸成轉移到他的孩子身上。一個小時半的練球時間也逐漸成為在不同球
場中好幾小時的比賽。

Joshua在Henry M Gunn高中的球隊中發光發熱。Jeremy則進入他們的死對頭Palo Alto高
中,現在小兒子Joseph就在這裡念高三。

Jeremy很特別。他擁有他父親的熱忱、他自己的動力和六呎三的高大身材。他有足夠的得
分能力來打得分後衛,並且多虧他爸和影帶中魔術強森的指導,他也具有打控球的聰明才
智。他是一個穩定的外圍射手,但他老爸和影帶中的J博士和賈霸則帶給他籃下的技巧。

換句話說,他非常與眾不同。他在高一時教練就在球隊的聚餐上說「Jeremy擁有我在同年
齡少年身上從來沒看過的技巧。」

高一就加入校隊的Jeremy在高二時就得到最佳二年級球員的殊榮,並兩度得到聯盟的最有
價值球員。

他一直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喜歡打籃球的普通小孩。

直到他開始體會到種族歧視的污辱,例如叫他滾回中國的叫囂、或把瞇瞇眼睜開的玩笑。

他是一個亞裔籃球員,但在一個大家寧可與所有人相同的冷酷環境中,他是一個怪胎。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這當然很辛苦,」他說「人們很少尊敬我、不願相信我能打球。」

他老爸給他許多聰明的建議。

「我告訴他外人一定會說他壞話,但他不需要對此產生情緒反應,那只是話語而已。」林
繼明說「我告訴他只要贏得比賽,人們自然會尊敬你。」

又一次地,林繼明是對的。在Jeremy的高三球季他每場平均15分、7助攻、6籃板、5抄截,
帶領Palo Alto高中創下32勝1負的紀錄,並且在乙組州立冠軍賽中以51-47擊敗全國排
名的Mater Dei高中。

在這過程中,他改變了歧視的眼光。在那場冠軍賽中,連死對頭Henry M. Gunn高中的學
生都聚在當地的披薩店中看比賽幫他和他的球隊加油。

但要改變他生長的北加州以外的眼光可就難了。在他高三那年,儘管他被公認是全加州的
年度球員,他始終沒有收到任何NCAA甲組大學的體育獎學金邀約。

他認為這可能跟他的膚色有關。

根據最近的數據指出,亞裔籃球員在NCAA甲組所有球隊中只佔0.4%。也就是在5,051個球
員中,只有20個是亞裔。

長春藤聯盟從不提供體育獎學金,但優良的教育加上能夠在甲組打球的機會使Jeremy選了
哈佛,儘管他必須因此支付昂貴的學費。

在四年的亮麗表現下,他發現自己還是被困在一個令人不舒服的框架中。他對自己身為亞
裔籃球員代表的身份同時趕到驕傲與沮喪。

哈佛大學球衣、亞裔背景、這些都讓他看起來還是一個異類。他只想要成為一個籃球員。

不是一個亞裔籃球員,只是一個籃球員。

「Jeremy早已是全國最佳球員之一了」哈佛教練Tommy Amaker表示。畢業自杜克大學、並
且在密西根與西頓霍大學擔任過教練,他看過許多好球員「他的表現非常穩定。沒看過他
比賽的人現在會對他的表現大吃一驚,但我們不會。他總是這麼優秀。」

但無知的種族刻板印象還是持續被加諸他身上。在對抗康乃狄克的比賽中,當Jeremy首次
站上罰球線上時,一個無理的球迷在觀眾席大叫「餛飩麵!」。

「我對這種污辱很反感。我只想打球。」Jeremy說「但我開始接受這就是我的身份的一部
份。如果我能以我的經驗幫助其他人,那就值得了。」

在哈佛長達109的歷史中,他們的球隊從來沒有贏過長春藤聯盟的冠軍,並且只有三次第
二名的成績。他們只有出產過一個年度聯盟球員,1984的Joe Carrabino。

至於上一個打過NBA的哈佛籃球員,則要追溯到1953的Ed Smith。

Jeremy Lin可以改變這一切,而這個念頭讓一位長久以來熱愛這項運動的球迷感到激動,
也就是他的爸爸。

「他成長以來,我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在大學打球,甚至能夠有機會進入職業球隊,」林繼
明說「而我,我只是很享受看他打球,我很為他感到驕傲與高興。我跟他說,我的夢想早
就已經實現了。」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魏德聖 跑道上的覺醒

2012-01 親子天下雜誌31期 作者:許芳菊 採訪整理

求學時放棄了只剩最後幾圈,卻以為自己再沒有力氣的十公里賽跑比賽,是魏德聖最大的後悔。這件事,後來影響了他做事的態度──即使失敗,也不想半途而廢。


我知道我不是很聰明的人,我可以不是第一名,但「完成」想做的事,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魏德聖

魏德聖導演,執導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締造近 10年台灣票房新紀錄

* * *

我從小到大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特別是體育的比賽,因為我又矮又瘦。一直到五專四年級,大家在選誰要去賽跑的時候,一千六百公尺競賽沒有人要跑。有人問我要不要參加,我想再過一年從學校畢業,學生生活就此結束,而我都還沒有在體育場上比賽過,所以就說:「我要比。」這對我來說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機會。所以那個寒假我每天晚上都會從打工的工廠,跑四、五公里回家。

結果那次比賽我得到金牌。從此以後,大家都以為我很會跑。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把各年級跑前三名的人都找來,要選出參加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的路跑人選,結果我被選為學校的代表隊。但整個寒假都沒有人訓練我,我就一個人練跑,跑到後來覺得很無聊,一個星期才練跑一次。等到要比賽那天,我想就跟緊第一名的腳步就好了。

那時候我跑十公里的最快紀錄是四十三分鐘,後來我才知道第一名跑十公里的紀錄是三十二分鐘。可是當時我不知道,就跟著他一直跑,跑到第二圈就已經快不行了,整個人全亂了。最後我就一直落後,從第二名、第三名……第五名到最後一名。最後一名也就算了,還落後倒數第二名一圈!

走出跑道就回不去了

我跑到完全沒有力量,就跑出場外去,我放棄了。可是當我跑出去的那一刻,是我最大的後悔!

沒有把它跑完,只剩下最後幾圈,我到現在都還很後悔為什麼沒有把它跑完。這件事情對我的傷害滿大的,到現在我還沒有辦法原諒當初沒有跑完這件事情,覺得好像留下一個污點。

當我放棄的那一刻,就是很累,呼吸調不過來,腳步也軟弱了,心情是浮躁的,整個人都亂掉了。滿腦子想的都是:「我不行了!我不行了!」如果那時心裡想的是:「還可以!我還可以!」或者是:「沒關係!沒關係!」我一定可以跑完!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時候一直告訴自己:「我不行了!」

走出場子我就開始懊悔,因為走不回去了。我去上個廁所,洗個臉之後,聽到廣播說:「最後一名只剩下一圈了,我們給他加油!」當我聽到最後一名跑到終點是用了四十五分又幾秒時,我知道自己可以跑得比他快。只要我好好的跑,至少不會是最後一名。我在場外聽到廣播的時候,心裡更氣!

這件事情後來影響到我做事情的態度——即使失敗,也不想半途而廢。我知道我的能力不是非常厲害,也不是很聰明的人。我可以不是第一名,但把它跑完是可以做得到的。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第一名,但「完成」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後來我拍電影的時候,心裡想的就是要先把它「完成」。我不是為了追第一名,只是單純的想把它拍好。因為已經下了這麼重的資金進去,只有把它拍到好,才有贏的機會,但最基本的態度就是要完成它。

《賽德克.巴萊》之後,還有另一個階段我要完成,就是「台灣三部曲」。

「台灣三部曲」就是三部電影,講荷據時期的台灣。每部戲的開場都是荷蘭人來了,每部片的結尾都是鄭成功來了。用三種角度:荷蘭人的角度、原住民的角度、漢人海盜的角度去看這同一段歷史,是有很多故事在進行的。

歷史不會給你什麼答案,它只能告訴你,發生過什麼?看見過什麼?你想的是什麼?幫我們更確定自己的身分,歷史不會告訴你答案。

「台灣三部曲」,就像那時候跑步競賽的最後幾圈,跑第一名是這樣,跑最後一名也是這樣,但我一定要把它完成。(採訪整理∣許芳菊)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也在繞圈子嗎?

有一則唐憎取經的寓言故事:

唐憎玄奘前往西天取經時所騎的白馬只是長安城中一家磨坊口的一匹普通白馬。
這匹馬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只不過一生下來就在磨坊口工作,身強體健,吃苦耐勞,從不搗亂。

玄奘大師心想:西方路途遙遠,去時要做坐騎,回來時要負馱經書。
況且自己的騎術又不是很好,還是挑選忠實可靠的馬吧。選來選去,就選中了磨坊的這匹馬。

這一去,就是十七年。待唐憎返回東土大唐,已是名滿天夏的傳奇英雄,這匹馬也成了取經的功臣,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

白馬衣錦還鄉,來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驢子和老馬圍著白馬,聽白馬講西天途中的見聞以及今日的榮耀,大家稱羨不已。

白馬很平靜地說:「各位,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有幸被玄奘大師選中,一步一步西去東回而已。這十七年間,大家也沒閒著,只不過你們是在家門口來回打轉。其實,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咱們走過的路還是一般長,也一樣的辛苦。」

眾驢子和馬都靜了下來。是啊,自己也沒閒著啊,怎麼人家就「功成名就」,自己還是老樣子呢?

這話真的很發人深省。

如果你在房間裡一圈又一圈地走,你可以走上幾百公里的路,但不管你走多少年,還是無法從房間走出去。但是如果你知道門在哪裡,那麼,很快就可以走出去。

我們一生一直都在繞圈子......一圈又一圈,我們就像那些驢子和馬,每天也沒閒著;並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努力;我們一生也都在受苦,但「除了痛苦」之外,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似乎所有人都繞不出那個圈子。

我非常認同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所說的一句話:「我只害怕一件事情,我怕我不值得自己所受的苦。」

他說得對,如果你已經承受了痛苦,欠缺的是去領悟痛苦以外的感受。千萬別白白受苦了,否則那輪迴的圈子一定會再繞回來。

記得心理學家法蘭克爾寫過:「活著就是要受苦,受苦是要找到受苦的意義。」

成長的過程是苦的,但是當你越堅持這種「內在轉化」的過程,你越發現喜悅、平靜和智慧穿透到你的內在,你就能離苦得樂。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自我成長,最大的快樂也是自我成長─只要你找得到那個意義。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件25歲要開始做的事

2010-04 Cheers雜誌115期

 

勇敢追夢

1. 列出你人生中非做不可的「待辦事項」,開始一項項完成。

2. 嘗試一個人出國旅行,跟自己對話,照顧自己,傾聽心裡的聲音。

3. 至少進一次大公司,不一定是規模大的企業,而是在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評領先的公司。因為大公司的福利以及制度較完善,並可趁機累積相關工作資歷,以及人脈關係。也許中年之後,你會想要創業,資金、經驗和資源外,人脈是不可或缺的幫手。

4. 好好品嘗一次跌到谷底的感受。把自己逼到牆角時,往往是把人生看得最清楚的時候;唯有越過層層荊棘,才可能超越自我。

5. 找個時間做件善事,例如加入義工行列,在協助、服務其他人的同時,你會對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更加滿足。

財富自由

6. 對自己好好進行一次全盤財務診斷。問自己:真正讓你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有人喜歡住鄉下,有人卻想要住豪宅,想在短時間創造高財富,就必須承擔更高的風險。

7. 再問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需要準備多少錢才夠?扣除現有資產存量,還需要準備多少?設定好目標後,才開始討論合適的投資工具。

8. 切勿「負債投資」;若有負債,應先擬定償還計劃,先理債、再理財。

9. 一切都得從「存錢」做起,否則都是空談。

10. 想要存錢,先從「記帳」開始。這是基本功,只要堵住不經意花掉的金錢,一定可以慢慢累積出投資的本金。

11. 辛苦存錢的同時,一定要慎防財務漏洞,比如人云亦云地亂買股票、辦房貸,甚至亂刷卡或用現金卡借錢。其中聽明牌買股票往往被套在高點;房貸利率的差別往往一年達數萬元;信用卡是很多現代人的理財盲點,也是現代人的財務殺手,試想你有錢放在銀行,拿到的是少少的利息,當這些錢被銀行經由信用卡或現金卡借出去,利差達10倍以上,這樣的錢當然不能借來用。

12. 既然理財是門學問,平時就應該做功課,無論從總體經濟,到世界趨勢,都應該有所涉獵。不要一昧相信「理財專家」或「股票名師」會替你帶來一夕致富的好運。

13. 最後,想要獲得財富自由,成為理想中的有錢人,就要有「成功致富」的信心。幾乎所有成功的投資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投資觀念,自律且具耐心,最重要的是,他們目標明確。

掌握未來

14. 要自由地揮灑未來,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建立生活的秩序。有秩序的人,通常能夠成就你意想不到的事。讓其他事情可以順利完成,便有更多時間享受「自由」。

15. 改變,從專心工作開始。面對你正在做的事,集中注意力,才能加快完成速度。

16. 養成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不要再用種種理由佔用睡覺的寶貴時間,不要讓事情一拖再拖,這樣你將有更多時間補足精力。

17. 正確的飲食、運動習慣能讓身體保持清醒,沒有負擔。應該讓身體在35歲以前,都保持在最佳狀態。

18.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證競爭力。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說,你的知識和經驗,都是你的新財富。懂得學習,一半靠好奇心,一半靠自律。杜拉克即使再忙,每天也會擠出3~5小時讀書,唯有保持學習的自律,才能獲得一生受用的知識財富。

19.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懶」人的智慧,用最少時間,達到最佳目的,且運用更舒適輕鬆的方法。例如:妥善保存隨手買的小配件,收納在同一個地方,要使用的時候就不會找不到。發展自己的懶人智慧,當事情忙亂起來,就不會一團糟,生活也能更有品質。

20. 學會說不。「拒絕」是一門藝術,做個心胸開闊、進退有禮的人,同時也要有自己的原則,才能過得自在、開心。

21. 盡可能讓生活豐富。嘗試著用一個圓圈,平分成6個部份,在每個部份寫上家庭、工作、經濟狀況、精神追求、健康、智慧,提醒自己人生不是只有工作的上班時間,與下班後的日常生活;盡可能讓自己的每個面向不斷拓展、延伸。

35歲前,學會讓自己輕鬆地應對一切,你就可以享受成功、自由的人生。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箴言50條

1、頭腦像降落傘,打開才有用。
2、一想二幹三成功,一等二看三落空。
3、千萬不要讓細節害了你,千萬不要讓習慣毀了你。
4、成功不是條件是信念,成功不是方法是想法。
5、相信是成功的起點,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6、任何取得成功的人,都要度過一段落魄的時光,人生苦、人生累、人生無坦途。
7、在家想,成功難;出去做,成功易。
8、卓越的人只有一個特點: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
9、要生存,就要進取;要成功,就要堅強;
10、這個世界永遠屬於強者;弱者只能得到一些同情與憐憫。
11、不管是獅子還是羚羊都要奔跑,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都要奮鬥,關鍵的是----你奔 跑的速度和奮鬥的方向!
12、只要你勇敢的作出選擇,再加上一個永不放棄的承諾,那麼,成功一定屬於你自己!
13、我們不能掌握生命的長度,但能拓展生命的寬度。
14、不讀昨日的失敗,不做明日的幻想,把握眼前的時光,奮發人生的目標。
15、一個確信自己是正確的人,是不會在乎別人的反應和認可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對,就應該走自己的路。
16、與其花長時間懷疑,不如花短時間求證。
17、聰明的人想得通、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的遠。
18、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19、一個人的觀念很難扭轉,而觀念扭轉要靠氣氛。
20、我們不是沒有好的機會,我們是沒有好的觀念。
21、人生有三悔:1、遇良師不學;2、遇良友不交;3、遇良機不握。
22、所見所聞改變一生,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23、 努力一定會有結果,但不一定有好結果。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24、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結果。
25、人往往拿已知的經驗來判斷未知的事物;拿錯誤的推論當真確的結論。
26、富就富在不知足;貴就貴在能脫俗;貧就貧在少知識;賤就賤在沒骨氣。
27、人生可以有過錯,但不可以有錯過。
28、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29、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不等於沒發生,我們不了解的事情不等於不存在。
30、事實勝於雄辯,百聞不如一見。
31、我們不是富翁的後代,但我們可以成為貴族的祖先。
32、許多人不是不願接受新觀念,而是不願拋棄舊觀念。
33、人千萬別有病,有病個人受罪,兒女受累,還要多花醫療費。
34、人往往年輕時用健康換財富,老時用財富換健康。
35、生命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36、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受別人不能受的罪,做別人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到別人不能享受的一切。
37、當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
38、若要人前顯貴,先要人後受罪。
39、選對伴侶幸福一生,選對老師智慧一生,選對環境快樂一生,選對行業成就一生。
40、沒夢想的人永遠為有夢想的人去努力。
41、智者創造機會,強者把握機會,弱者等待機會。
42、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範圍內,就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維和格局。
43、人因夢想而偉大,而真正偉大的人是不斷努力實現夢想。
44、一件事被所有人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已經不再是機會了。
45、我們沒找到路不等於沒有路。
46、蜜蜂在勞作,蜘蛛在經營。
47、意志決定你的成功,進取決定你的未來。
48、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就是榮耀;給家人最好的禮物就是保障;給子女最好的禮物就是榜樣;給朋友最好的禮物就是機會;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就是成績。
49、積極的人象太陽,走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50、生活可以有品位,也可以無所謂;生活可以很講究,也可以很將就;生活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散漫。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


一大早,我跳上一部計程車,要去台北郊區做企業內訓。


因正好是尖峰時刻,沒多久車子就卡在車陣中,此時前座的司機 先生開始不耐地嘆起氣來。


隨口和他聊了起來:


「最近生意好嗎?」


後照鏡的臉垮了下來,聲音臭臭的:


「有什麼好?到處都不景氣,你想我們計程車生意會好嗎?


每天十幾個時,也賺不到什麼錢,真是氣人!」


嗯,顯然這不是個好話題,換個主題好了,我想。

「舒服個鬼!不信你來每天坐12個小時看看,看你還會不會覺得舒服!?」


接著他的話匣子開了,抱怨政府無能、社會不公,所以人民無望。

我只能安靜地聽,一點兒插嘴的機會也沒。


兩天後同一時間,我再一次跳上了計程車,再一次地要去郊區同一家企業做訓練,

然而這一次,卻開啟了迥然不同的經驗。


一上車,一張笑容可掬的臉龐轉了過來,伴隨的是輕快愉悅的聲音:「你好,請問要去哪?」


真是難得的親切,我心中有些訝異,隨即告訴了他目的地。 他笑了笑:「好,沒問題!」


然而走沒兩步,車子又在車陣中動彈不得了起來。

前座的司機先生手握方向盤,開始輕鬆地吹起口哨哼起歌來,顯然今天心情不錯。


於是我問:「看來你今天心情很好嘛!」


他笑得露出了牙齒:「我每天都是這樣啊,每天心情都很好。」


「為什麼呢?」我問:「大家不都說景氣差,工作時間長,收入都不理想嗎?」


司機先生說:「沒錯,我也有家有小孩要養,所以開車時間也跟著拉長為12個小時。


不過,日子還是很開心過的,我有個祕密……」


他停頓了一下:「說出來先生你別生氣,好嗎?」


當然好,只要是快樂的祕密,我這個念過心理學的都感興趣。


他說:「我總是換個角度來想事情。例如,我覺得出來開車,其實是客人付錢請我出來玩。


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像你這樣的先生,花錢請我跟你到陽明山去玩,這不是很好嗎?

等下到了陽明山,你去辦你的事,而現在是花季,我就正好可以順道賞賞花,

抽根菸再走啦!」


他繼續說:「像前幾天哦,有一對情侶去淡水看夕陽,他們下車後,我也下來喝碗魚丸湯,

擠在他們旁邊看看夕陽才走,反正來都來了嘛,更何況還有人付錢呢?」


漂亮!多精采的一個祕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幸運,一早就有這份榮幸,跟前座的EQ高手同車出遊,真是棒極了。

又能坐車,心情又開心,這樣的服務有多難得,我決定跟這位司機先生要電話,

以後再邀他一起出遊。


接過他名片的同時,他的手機鈴聲正好響起,有位老客人要去機場,

原來喜歡他的不只我一位,相信這位EQ高手的工作態度,

不但替他贏得好心情,也必定帶進許多生意。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寧當一坨大便,也不願放棄夢想,魏德聖

文章來源:Yahoo!奇摩話題 │ 2011-09-09


一直到2011年夏末,多數人對於導演魏德聖還是抱持相信懷疑參半的態度:他是台灣國片史上賣座第一名的導演,但拍攝過程中資金短缺、沒日沒夜的拍戲,不少戰友因此離開。多年好友看到他拍片為了資金煩惱,還激動地對著他說:「小魏!你怎麼了?你曾經是塊黃金,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 對於種種懷疑,魏德聖一笑置之:「為了成為黃金,有時候你必須忍受當坨大便。」他看淡名聲、看淡外界評價,只瞄準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只要記住夢想的方向,路再遠,都不會迷失。


很多人問我在拍完「海角七號」之後,為什麼選擇馬上拍「賽德克巴萊」,不多拍幾部符合大眾口味片子?這樣風險不是很大嗎?我只能說拍片不用去聽其他人怎麼講,一聽下去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真心想做一件好事情,所有人都會幫你


12年前,我就想拍「賽德克巴萊」,但資金不到位,才會有「海角七號」誕生。那時台灣電影市場很糟糕,拍一部、死一部。做為一個導演,第一次贏了,你還可以輸兩次,第一次輸了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所以我對自己的「第一次」抱持很大期待。


然而,要把「賽德克巴萊」這麼大的作品當處女作實在不可行,因此繞彎先做一點其他事情。很多人把夢想放得很高、很難,但我相信「天助自助者」,如果誠心誠意做一件好事情,旁人和老天都會幫助你、老天也會幫助你。每件事情都有它發生的時間,但如果不開始動手做,時間永遠不會到。


「海角七號」的大賣曾經把我捧得很高,但拍「賽德克巴萊」時又沒錢了。有一次我跟朋友借錢,他看到我都快哭了,說:「小魏,你曾經是一塊黃金,現在怎麼變成這樣?」我回答:「你一定看錯了,我只是大便的化石啦。」為了變黃金,有時候你必須讓自己像狗屎一樣,例如拍馬屁啊之類,但如果目標很明確,一切忍耐都值得。


戰友離開,比缺錢更苦


當初為了進入電影圈,我花了整整兩年時間。如果不是那兩年費了這麼多力氣想進這個圈子,後來遇到這麼多挫折搞不好早就回南部老家,找份普通工作,純粹為生活而工作。可是好不容易撐了兩年入了門,總不能待一個月就放棄吧?我告訴自己,再看看吧、再看看吧,於是一路走到現在。


其實在這10多年間,我隨時有想放棄「賽德克巴萊」的念頭,「賽」片拍攝期間,也發生戰友離場的狀況,畢竟一場仗打一天,大家可以熱血澎湃,可是一個月沒飯吃、一個月沒睡覺,真的會累。


每個人狀況不一,像馬拉松選手有人極限是1萬公里,叫他跑5萬公里就是很大負擔。戰友離開對我來說很痛苦,但這時候別想太多,跟他們還是可以保持好關係,以後未嘗沒有合作機會,自己還是要走下去。


記得初衷,就不會迷失


有人說我現在變成國片成指標人物,擔不擔心?當然不擔心啊,我怎麼會因為別人而決定要不要繼續做一件事情呢?承擔我個人的事情就很累了,幹嘛還承擔別人的夢想。遇到旁人反對的時候你應該想想,他們口中的「不可能」,是做過才說不可能,還是還沒做就說不可能?如果嘗試後不成功,覺得不可能,也許是他無能;如果沒做過就說不可能,那幹嘛聽他的?他根本連動都不敢動。所以不要被別人的反對動搖。


我覺得不論做什麼事情,要經常回頭看,確定自己在同一條路上。環境會變、做法會調整,就像當初我為了「賽德克巴萊」先拍出一部賣座的「海角七號」,現在「賽」片完成了,我的目標又往前推進一步。但自始至終本心不會改變,就像玩迷宮一樣,出口永遠在更遠的地方。走對路很重要,只要記得「初衷」,你就不會迷失。


堅持達人:魏德聖
職業:導演
堅持金句:為了變黃金,有時候你必須讓自己像狗屎一樣,但如果目標很明確,一切忍耐都值得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