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忍心拒絕孩子 延遲滿足欲望

商周特刊 孩子少,這樣教更好2012-05-14

撰文者:傅瑋瓊

什麼都幫孩子處理好,卻讓孩子沒有承擔失敗的能力,而沒有經歷挫折將無法培養自信。

挫折,在孩子學習成長環境和生活中,無處不在;而父母在教養的路上,要讓孩子學習忍受挫折,提升孩子的耐挫能力需要有良好的對策因應,才能讓孩子的生命更堅強。

根據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一九六○年代末,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設幼稚園一群四歲孩子,做了棉花糖的測試,選擇馬上吃掉手上的一粒棉花糖,或者如果願意等待十多分鐘的人,可以吃到兩粒棉花糖。

願意等待的小孩,較能面對挫折

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能夠等待獎賞延遲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小孩,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容易獲得成功。米歇爾認為,能夠延遲滿足的小孩通常擁有較佳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好的人際關係,也較有自信、較能面對挫折與壓力。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說,「延緩孩子的滿足欲望,是訓練挫折容忍力的第一步。」

她的女兒兩歲半時,有一次吵著要吃麥當勞,周祝瑛沒有馬上答應,結果孩子一邊哭一邊說:「我要吃麥當勞,」周祝瑛堅持不能讓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足足讓她哭了兩個鐘頭之久,最後孩子累了,脫口說出「我要吃蘋果」,她就順勢給了女兒蘋果。

「當一個人肚子餓,而且很餓的時候,他吃的東西最好吃,人的欲望也是一樣。」所以在嬰兒時期,不要孩子一哭就急著馬上餵奶,要讓他學習等待。周祝瑛說,很多父母不忍心拒絕孩子的要求,讓孩子養成予取予求的習慣,他的挫折忍受力就會很低。

而當女兒升上國二時,希望擁有手機,於是她讓女兒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比價、分析各款手機的功能、款式和價錢,並寫了一份「手機使用守則」,內容包括如何使用、什麼時間能使用……等,且經過父母和哥哥看過並同意之後,周祝瑛才帶著女兒去買屬於她的第一支手機。由於是期待已久才得到的東西,她發現,女兒對這個手機特別珍惜。

「這是我先拿到的。」小翔把手中的玩具緊緊的抱住。「是我先看到的,我要玩。」茵茵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拉著玩具不放。

讓孩子自己處理衝突、解決問題

由於獨生子女在家裡的玩具都是獨享的,隨時想玩就玩,因而缺乏分享和等待的經驗,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教授翁麗芳建議,當孩子之間有衝突和糾紛時,大人不妨坐視不理,可以先冷眼旁觀,看看孩子們怎麼處理解決問題。

當孩子僵持互不相讓時,大人再適時出面:「小翔,茵茵也很想玩,怎麼辦?」「茵茵如果妳先拿到玩具,可是小翔也很想要玩這個玩具時,妳會怎麼辦?」引導小朋友先去同理別人的心情,讓他學會思考如何化解糾紛、解決衝突的方法,讓孩子懂得如何和同儕分享、或一同玩樂,而不是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如何解決問題,在生活中學會和別人分享也是人際互動的一環。

「吵架也是訓練孩子處理挫折很好的機會教育,」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建議,獨生子女沒有手足的經驗,因此獨生子女的父母,或是師長,可以讓孩子透過和同儕互動過程中的任何衝突、糾紛等挫折,去訓練他學會什麼時候該退讓、什麼時候要堅持。千萬不要總是「讓」孩子,或要孩子一味的「讓」,才能培養孩子建立健全的人際關係。

讓孩子體驗失敗,從中培養自信

為孩子做得太多,是獨生子女父母教養最大的問題。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主任葉郁菁建議父母親要放輕鬆,別對孩子的學習緊迫盯人,孩子跌倒時,要學習自己站起來,父母別急著出手扶他;多給孩子訓練獨立自主的能力機會,在家中分攤做家事的責任。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廖清碧表示,父母要多給孩子鼓勵面對挫折之外,也要檢視是否目標訂得太高,超出他的能力範圍,試著讓孩子學會降低要求,達到目標有了成就感之後,再一步一步提高目標。

家中受到父母特別關愛的獨生子女,個性好強,通常不太能忍受別人的批評、指責,黃迺毓認為,不能接受批評的孩子,大多是缺乏自信心所致。

她建議獨生子女父母,如果孩子在外面被批評,千萬不要跟著他生氣應和:「他怎麼可以這樣說……,他算老幾……。」如果父母不能忍受別人的批評,孩子也不能忍受別人的批評。黃迺毓建議父母,不妨就靜靜的聽孩子說,要讓孩子接受別人對他的批評,讓孩子學習忍受挫折、失望,因為生活原本就會有很多的打擊和挫敗。

大人的支持和鼓勵很重要,但過度的讚美和獎勵,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當孩子被批評,試著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我反省、覺察,了解別人的批評是善意或惡意,學習了解自己感覺良好和不良好的情緒反應,進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而不會輕易被別人批評的負面情緒而影響。

【延伸閱讀】父母可用的絕招

1. 別急著處理:例如在嬰兒時期,不要孩子一哭就急著馬上餵奶。
2. 幼兒期最關鍵:幼兒時期是培養耐挫力最關鍵的時期。
3. 延遲欲望滿足:延遲滿足孩子的欲望,是訓練耐挫力的第一步。
4. 傾聽是最好的支持:孩子被批評時,不要跟著他一起辯解,只要靜靜的聽。
5. 不介入爭吵:吵架也是訓練孩子處理挫折很好的機會教育。
6. 給合理目標:不要給孩子訂太高的目標,不必要求做到完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