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後悔 決勝13歲

《今周刊》作者: /撰文/方德琳 | 今周刊 – 2013年11月14日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9-103668

最新研究指出,人一生的成就與學校成績無關,而是取決於中學時期,是否擁有7項關鍵心理特質,這些特質也與智商無關,每個孩子都能透過學習、探索而來。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我不會去念博士。」新聞焦點人物雞排博士宋耿郎曾經如此感慨。可惜人生沒有「倒轉」鍵,不能重來的人生,要如何避免同樣的錯誤?

中學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只逼念書沒有探索 博士生最後去賣雞排

如今,站在演講台上回顧過往,宋耿郎對年輕學子最衷心的建言就是:「適性發展。」他為了不想當兵,逃避就業一路往上讀,到頭來發現白白浪費好幾年時間。

類似雞排博士的現象,心理醫師王浩威稱之為「晚熟」,這個現象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台灣也不例外。晚熟引發心理學界與教育學界關心。「為什麼越來越多青年人不肯接受挑戰,只想一路念書,甚至躲在家裡啃老?」而另一個大家更關心的問題是,「相對於這些不肯面對真實社會的人,那什麼樣的人才願意接受挑戰,有勇氣克服困難,甚至最後有高成就?」

研究結果發現:一個人可能成為「啃老族」或「高成就」的分水嶺,就在中學時期;關鍵因素也不是成績好壞,而是中學時期是否有時間去自我探索,發現自己內在的動機。

王浩威說,早在1970年代,就曾經有一份調查追蹤所有哈佛醫學系畢業生的研究,他們發現,歷屆成績排在前五名的學生,幾乎都是一般醫院的主任或開業醫師,成就平平;但後來可以成為美國醫學界重要人物的,則看不出成績與成就的關聯性,反而與他們在學校時的社會參與,或社團活躍程度高度相關。

這項研究似乎讓人覺得「會玩的學生更有成就」,但為什麼會玩的人可以有高成就呢?

教育專家對這個謎題很感興趣,2002年,美國教育家列文(Dave Levin)和心理學家皮特森(Chris Peterson)合作實驗,目的就是要找出可預測未來高成就的能力,以及如何擁有這些能力。

成績越好將來成就越高?七大心理能力才是關鍵 可透過學習而來

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有七項心理能力與未來成就高度相關,分別是:熱情、自我控制、好奇心、樂觀、毅力、感恩、社會智商。而這些特質與聰明才智的關聯很薄弱;換言之,智商(IQ)高的人不代表他就比較有毅力、樂觀與好奇心……。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成就與智商無關,而是與熱情、毅力……這些心理素質有關,那是不是天生有這些特質的人就占優勢呢?在心理學家看來,這些心理能力百分之百可以被塑造,是可以透過教育學習而來的。

「這些心理能力都與人的內在動機有關。」王浩威說。「我們稱之為自我探索,也是人從依賴邁向自我獨立最重要的一步。人要知道自己要什麼,決定要了之後,做出承諾,然後去克服困難,這一連串過程就是探索最重要的精神。」
探索,不只讓人從依賴走向獨立,真正進入大人世界,不至於躲在家裡靠父母。同時探索,也能學習到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經驗,擁有高成就該具備的心理能力。

在什麼都有的豐饒社會,自我探索更加重要。王浩威解釋,以前沒聽過大家談探索,也不會有啃老族,因為以前的人要脫離貧窮,追求經濟的動力很快轉換成內在動機,再怎麼不情願,也要為養活自己去工作。現在的人不一樣,父母給的經濟環境都不差,需要更符合自己內心需要的動機,才有辦法說服自己往前走。

自我探索為何這麼重要?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才能應付未來變局

就像學習語文、鋼琴都有所謂的黃金期,學習自我探索也有關鍵期。十三歲,青春期階段,正是最敏感、最有效的時候。青少年會開始思考未來的社會角色,急於尋找自己在社會的定位。

芬蘭的「教少學多」讓中學生花在課業的時數降低,每天平均約六到八小時,其他時間鼓勵青少年去參加活動,去企業實習;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也試圖透過新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在人際關係中深度學習。他們的目的都是要釋放時間與空間,讓中學生有多元的人際往來,與社會做第一步接觸。

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觀察,台灣也正興起一股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的趨勢,像是:解決問題、勇於接受挑戰、自動自發承擔責任等。這股風潮來自職場轉變。「以前只要關起門來用功讀書,得到一個學位,優勢可以持續很久。現在專業被整併得很快,誰知道五年後企業需要的人才是什麼?」企業人資已經察覺,只有具備內在動機、充滿活力的人,才能面對高度不確定的世界。

「帶著走」的能力愈來愈重要,但是這些能力需要家長「放手」,才可以學習,這考驗台灣絕大多數的家長,需要徹底改變觀念。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小孩會被帶壞?

出處:http://udn.com/NEWS/LIFE/X1/8305902.shtml

【大寫出版提供╱摘自《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
2013.11.20

※關鍵教養問題──低自尊、沒自信、害怕失敗、沒能力、依賴、自我認知混淆、反省能力差、道德觀模糊

看看這充滿誘惑的世界是怎樣對待你的孩子? 不過當然也別把孩子變壞的責任全推給外在環境或同儕! 你有責任教會孩子辨別是非與自主思考。

對凡事皆以「取悅他人」為準則的孩子們,當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要是孩子們不具有縝密邏輯能力來思考各種決定可能產生的後果,在他們進入社會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在這個世代,以上兩個問題顯得特別重要,因為與之前的世代相較,這個世代充斥更多的媒體、同儕與流行文化,以更多的管道、更密集的方式與影響力深入更年幼的孩童。

數位時代及大規模全球化觸發這波浪潮,大量未經過濾的資訊自四面八方湧進,侵入時下孩童與青少年純真、不設限的心靈;若資訊內容不當且有害,不只會對每個孩童產生深切並具毀滅的惡性影響,甚至孩童的家庭、學校、社群、最終到整個社會,都會成為孩子們不負責任的決定的受害者。接下來開始談談受外界環境控制而產生不良影響的結果。

自尊感降低、自信心低落

若孩子們試圖取悅成年人,他們就不會有自我客觀評估的能力,只會根據父母、教師、以及其他權威人士的意見來檢視自我。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同儕團體變成他們的新社群,孩子們依賴同儕團體的意見來衡量自我價值。他們與同儕團體比較有互動(互動頻率取決於在團體中遭受戲弄取笑程度的高低),形成所謂的「同儕認可」,深深影響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假設某個孩子在鼻頭上冒出一顆青春痘,朋友很可能會當著他的面告訴他鼻頭上長了顆痘子(彷彿朋友沒發現痘子上半英吋厚的面皰藥膏,而其實這孩子早就為這事感到痛苦了);不是朋友的人則可能會極盡能事的嘲笑。

然而不論是和善的取笑或惡意的嘲笑,都會讓這孩子覺得自己的外貌、行為舉止及生活不斷地被放在顯微鏡下審視。這種感覺會引領孩子們開始將「外部意見」內化,漸漸生成一個「內在判官」來形塑自己的決定,一旦這位內在判官深植心中,孩子們就很難以客觀角度看待自我,甚至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此時他們的自尊及自信便開始慢慢受到侵蝕。

害怕失敗

當孩子們用同儕或內在判官角度看待自己,「失敗」就會變成攻擊自我價值的武器,而不是邁向成功的墊腳石、或寶貴的學習機會。試著這麼思考:失敗會嚇壞那些害怕被他人嘲笑、拒絕、批評以及羞辱的人,當孩子們依憑外界眼光看待自己時,就會產生這些恐懼。

在我針對上百個孩子所做的調查訪談中,有個問題是:「如果你一個人在體育館內投籃沒有投進,你有什麼感覺?」每個孩子都說不覺得有什麼關係,大部分的孩子說自己會繼續投,直到覺得無聊或時間到了;但是如果上述的問題改為:「投籃時如果有個人坐在看台上看書,會有什麼感覺?」所有孩子們都說自己會因為自我意識過高而無法繼續投籃;害怕受到羞辱的感覺過於強烈,以致於他們不敢冒任何風險,承擔「失敗」的風險。

對多數的孩子來說,一旦經歷過多的拒絕、嘲笑、批評及羞辱,這樣的恐懼最終將會內化,從那刻起,「害怕可能失敗」的想法(甚至根本沒人知道他有種想法)會令孩子們「癱瘓」,於是他們就得了「失敗恐懼症」,這也是今日孩子們眼高手低越來越嚴重的元凶。

沒有生活能力

一旦遭到「失敗恐懼症」給叮咬,孩子們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獨立自主、承受失敗風險,他們會尋求舒適與安全感,避免任何冒險行為,就算是正向積極的冒險也不願去做,他們不願意學習任何新語言、從事新的運動、發掘不同的興趣、學習新的技能、堅持自我、會表達令人感覺不自在的情緒、甚或也不願結交新朋友。

雖然有失敗恐懼症的孩子願意冒險做些自我毀滅的行為,例如酗酒、穿舌洞或吸毒,但對於能夠證明自己能力及價值的行為,他們卻不敢嘗試。

當孩子們不敢接觸不熟悉的事物、不敢冒險、不敢表達情緒、不敢學習新事物,表示拒絕發展這些能力,最後的結果就是無法獨立、缺乏自主以及情緒智商低。

自我認知混淆

當孩子們邁向青春期,生活重心從家庭移到同儕團體時,就像上一章提到的布蘭登,他們會恍然大悟,原來以前那種取悅大人的做法,可不一定會受到同儕的認同。他們必須忘記以前的習慣,重新創造全新的外貌,讓同儕團體滿意。這類「認同混淆」造成青少年對父母的不滿及叛逆行為(「你們之前究竟在想什麼? 怎麼會讓我受那種凌辱? 你們之前教我的東西和我的朋友比起來都很落漆!」)。一旦青少年發現,他們當初為了父母而形塑的自己並非真實的自我時,他們會更加叛逆(「你不了解我! 滾出我的生活!」)。在我看來,經典的青少年叛逆期並非自然的生物現象,而是一種親子關係的結果:孩子發現從小依照父母期望所型塑的自我認同,竟然都只是假象。

少數青少年會以極端方式表達反叛,這同時也是內在認同混淆的後果,他們讓自己「哥德式化」:全黑色系的服裝、黑色系眼妝、臉部神色陰鬱孤僻,要是這樣裝扮還不夠,就塗上黑色指甲油,把臉抹的慘白,也許在身體每一吋皮膚都穿孔打洞、紋上滿滿的刺青,脖子戴上尖刺項圈,穿著各種古怪服裝。但是這真的就是他們原來的自己嗎? 或者他們只是又變身成另一個虛幻人物? 事實上,有些人從來沒有找到真實的自己,就算長大成人後也沒有。

負面字眼

在成年人與孩子溝通時所使用的「負面字眼」中,我想不出任何比「別再…」、「不准」、「不可以」、「放棄」還要常見的字,當然了,其中絕對少不了榮登負面字眼使用頻率之冠的「不行」。

我們說「不行」的頻率相當高,因此孩子們學會的第一個字就是「不行」。一開始我們會覺得小孩說這個字真的好可愛,所以把小孩說「不行」的可愛畫面特別寫進寶寶日記裡,或把這個可愛到爆表的瞬間用錄影機拍下,用不加壓縮的最高品質拷貝多份後,寄給散居各地的親友觀賞,還和郵差先生、送牛奶先生、甚至所有願意看(就算不願意也沒關係)的人分享不得了的超萌畫面。不過可愛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孩子們迅速成長為青少年,而且是我們希望他們說「不行」、他們反而不說的時候。

負面字眼既然有許多缺點,為什麼還要使用這些句型呢? 就短期效果來說,就只是因為容易、簡單…。一下子從口中飆出許多負面字眼是不假思索、不需動腦的反射動作,而且當孩子們還小、還會確實遵守我們說的話時,負面字眼在當下就像消防水帶,適時撲滅可能釀成大禍的火苗。

然而小孩會長大、會變聰明,終有一天會了解我們只是空口說大話,原本強而有力的消防水帶瞬間萎縮,效能驟減,力道之弱和一把便宜水槍不相上下。孩子們終將發現事情的真相:原來大人只是隻弱雞,連走到冰箱拿啤酒都要使出吃奶力氣,更別說會有與唱反調的孩子對戰所需的強大能量了。

當初讓孩子瞬間急凍的各種負面字眼,現在只會讓孩子覺得惱怒和氣憤,於是他們開始使用屬於自己的「不要」、「為什麼不行」、「我恨你們」、「但爸說可以」、哀求、跺腳、摔門等,各種讓我們血液凝結、頭髮灰白的動作和臉部表情來表達他們的轉變:發牢騷、陰沉易怒、挑釁蔑視、苛刻、強烈的控制欲、以及報復心態。更糟糕的是,使用負面字眼只會讓我們看到孩子「做錯什麼」,而不是「做對哪些事」。

我不是建議你要完全拋開負面語彙,可以的話,請儘量用第三章介紹的語句來替代。

與其說:「湯米,沒穿上護肘前不准溜冰!」
●試著用客觀說法:「沒有戴護肘就溜冰,太不安全了。」
●試著讓他感受「自然的後果」:如果不安全,就等湯米真的跌倒、手肘擦傷再跟他說:「天哪,湯米,我很遺憾你忘記溜冰要帶護具的規定。」這樣說表達了同情,湯米沒有理由生氣和報復,只能思考自己是否做了明智的選擇、自己的行為導致什麼樣的後果、以及為何要遵守規定。
●試著提供邏輯結果:「很可惜你選擇溜冰時不帶護具,湯米,我擔心你會不小心受傷,所以我要你進屋來,直到確定你能做出安全的選擇。」
●試著提供沒有偏見的言論:「湯米,我知道你不會沒有穿護具就去溜冰。」

你的孩子在晚餐前三十分鐘吵著要先吃餅乾:
與其說:「不行! 現在要吃晚餐了,不能吃餅乾!」
●試著將負面字眼轉化成正面句型:「可以呀,你吃完晚餐後就可以吃餅乾了。」

另外這個例子或許可以幫上老師的忙:
與其說:「不要忘了把自己的背包掛好。」
●試著用極簡表達法:「麗莎,背包。」
●試著提供客觀說法:「背包屬於門邊的掛勾,不屬於教室地板。」
●試著提供有限的選擇:「只要把背包放在正確的位置,就可以去領學校送的冰淇淋。」

如果你是在度假營工作的大人:
與其說:「史黛拉,不要再拖拖拉拉,我不希望遠足時你把自己搞到脫隊。」
●試著使用幽默感:「現在我們位於一年一度的『貝爾蒙特賽馬』現場,純種的貝拉史黛拉在最後一圈奮力追趕了六百公尺,她有辦法扭轉奇蹟超越『清涼微風』嗎? 或是無法奮起、持續落後,讓『母馬解放運動』又落入黑暗紀元?」
●試著用沒有偏見的言論,並搭配使用「我」的句型:「史黛拉,你看起來好像快脫隊了哦,我不希望你脫隊。」

如果你是週末幫忙照顧孫子的祖父,孫子們祭出慣用的舊手段:「爸媽讓我們想多晚睡就多晚睡。」
與其說:「在我家,我說你們何時睡覺就何時睡。」
●提供客觀說法:「在我家,你們要遵守我的規則,小孩在星期六上床睡覺的時間是八點半。」
●給他們有限的選擇:「你們可以選擇遵守我的規則,或者我可以把你們送回你爸媽家。」


以上的每個替代句型都不是在對孩子做人身攻擊,是展現你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有能力反省自己的行為、以及思考可能招致的後果,你在「引導」他們而不是「命令」他們。然而,當孩子還不具備邏輯推理能力時,還是可以用「否定句」再配合「重新導向」,例如還在蹣跚學步的孩子走近電源插座,你可以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說:「那不安全!」然後溫和的拉走他,用另一項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有一天,狗問狼;你有房子車子嗎?狼說沒有。狗又問;你有一日三餐和水果嗎?狼說沒有。那你有人哄你玩帶你逛街嗎?狼說沒有。狗鄙視的說;你真無能,怎麼什麼都沒有!狼笑了;我有不吃屎的個性,我有我追逐的目標;我有你沒有的自由;我是孤寂的狼,而你只是一隻自以為幸福的狗!

2.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裡,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為什麼?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品質。

3. 雞生蛋,雞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對雞如此,對人亦然。每個出色的人,都會生蛋,也會拉屎,例如他很會開公司,那你就買他家股票來賺錢,至於他亂說話,你就不用學。你最要緊是多吃雞蛋,少理雞屎,吸取營養,壯大自己。很多人放著蛋不吃,整天追究屎,難道你靠吃屎能變壯大?

4. 師父問:如果你要燒壺開水,生火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你該怎麼辦有的弟子說趕快去找,有的說去借,有的說去買。師父說:為什麼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5. 哈佛一調查報告說,人生平均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兩次機會間相隔約7年,大概25歲後開始出現,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這50年裡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後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只剩5次,這裡面又有兩次會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

6. 老喇嘛對小喇嘛說: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在哭,但別人都很開心;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別人都在哭,你自己很喜悅。所以,死亡並不可悲、生命亦不可喜。

7. 老人對他的孩子說:“攥緊你的拳頭,告訴我什麼感覺?”孩子攥緊拳頭:“有些累!”老人:“試著再用些力!”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氣!”老人:“那你就放開它!”孩子長出一氣:“輕鬆多了!”老人:“當你感到累的時候,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多簡單的道理,放手才輕鬆!

8. 如果不小心丟掉100塊錢,好像丟在某個地方,你會花200塊錢的車費去把那100塊找回來嗎?一個愚蠢的問題,可類似事情卻在人生中不斷發生:被人罵了一句話,卻花了無數時間難過;為一件事情發火,不惜損人不利已,不惜血本,只為報復;失去一個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無法挽回,卻還傷心好久……

9. 弟子問老師:"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老師答道:“他們急於成長,然後又哀歎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未來。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從未活過。”

10. 山上廟裡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前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鋪在山路上的石階開始抱怨:“大家同是石頭,憑什麼我被人蹬來踩去,你卻被人供在殿堂?”佛像笑了笑:“當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階,而我經歷了千刀萬鑿之後,才有了現在的形狀!”

11.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做到看起來毫不費力 有時候,你選擇與某人保持距離,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你清楚的知道,他不屬於你。 很多時候,寧願被誤會,也不想去解釋。信與不信,就在你一念之間。懂我的人,何必解釋。

12. 人需要沉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完美.

13. 你的父母正在為你打拼,這就是你今天堅強的理由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中國婆婆跟我說:「我的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
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Susan。
如今,小孫子Toby已經3歲了。
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
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Susan教育孩子的方法,
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照顧自己

每天早上,Toby醒來後,
Susan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

Toby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
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
在衣櫃裏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畢竟Toby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襪子的正反面,
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
有一次Toby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
卻被Susan制止了。
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
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

那一整天,Toby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Susan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次,Toby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
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
對Susan說:「媽媽,Lily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
Lily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歲。

Susan笑著說:「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
Toby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從那以後,Toby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
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
如今在讀初中要寄宿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不吃飯就餓著

一天中午,Toby鬧情緒,不肯吃飯。
Susan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Toby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
盤子裏的食物灑了一地。

Susan看著Toby,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
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
Toby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
我在心裏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下午,Susan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
我心領神會,Toby特別愛吃中國菜,
一定是Susan覺得Toby中午沒好好吃飯,
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
做了Toby最愛吃的糖醋裏脊、油悶大蝦,
還用義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

Toby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Toby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Susan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
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

Toby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
“哇”地一聲在哭起來,
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
「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Susan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Toby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
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
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
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Toby一直坐在玩具車裏,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
我這才明白Susan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Toby想發脾氣扔飯碗時,
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
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
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Susan一起去向Toby道晚安。

Toby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麵嗎?」
Susan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
Toby歎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
「當然可以。」Susan溫柔地回答。
Toby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Toby吃飯都很積極,
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

每當看到Toby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
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

她像Toby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
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
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
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我們帶Toby去公園玩。
很快,Toby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
塑膠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

忽然,淘氣的Toby拿起小鍋,
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
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
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
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
大概Toby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Susan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Toby的頭上,
Toby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Susan問Toby:「疼嗎?下次還這樣嗎?”
Toby一邊哭,一邊拼命搖頭。
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建立社交能力

Toby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
Toby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
鄰居小姑娘Lily是Toby的好朋友,
央求Toby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Toby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
Lily趁Toby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
Toby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Susan告狀。

Susan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
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
Toby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Lily騎著小車回來了。
托比看到Lily,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
Lily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Susan抱起Lily,安撫了她一會兒。
很快,Lily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Toby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
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
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蹭到Susan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Lily他們一起玩。」

Susan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

「媽媽,你陪我一起去。」Toby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Lily弄哭的,
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Toby騎著小車慢慢靠近Lily,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
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Toby和Lily又笑顏逐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Susan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
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
家裏來了客人,Toby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

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裏四處轉悠。
Susan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Toby置若罔聞。

最後,Toby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
興奮的小Toby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
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

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
Susan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
對他說:「把地拖乾,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

Toby不願意,又哭又鬧。
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
聽到Toby在裏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
想進去把他抱出來。
Toby的外婆卻攔住我,說:「這是Susan的事。」

過了一會兒,Toby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裏大聲喊:
「媽媽,我錯了。」

Susan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知道。」Susan打開門,
Toby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
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
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
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裏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Toby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
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
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
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Toby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
Toby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
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

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
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
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
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

Toby的外公外婆在家裏住了一周,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
臨走前兩天,Toby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
「Toby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

Susan想想,說:「你們這次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
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Toby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
後來我帶Toby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
「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
語氣裏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Susan對Toby如此嚴格,Toby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
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
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
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
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
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
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敖的七段話】

1、氣質是你一生最好的名牌。一個人若有氣質,遠比穿一身名牌更美,更受人肯定。想擁有氣質 你甚至不必花一毛錢,只需注意自己的脾氣、端正自己的品格、淨化自己的思想、充實自己的內 在,無形之中,你的談吐、態度、舉止都會烙印上一股清新而脫俗的標籤。

2、不要過分在乎身邊的人,也不要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在這世上,總會有人讓你悲傷、讓你嫉妒、讓你咬牙切齒。並不是他們有多壞,而是因為你很在乎。所以想心安,首先就要不在乎。你對事不在乎,它就傷害不到你;你對人不在乎,他就不會令你生氣。在乎了,你就已經輸了。什麼都不在乎的人,才是無敵的。

3、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4、欲成大器,先要大氣。大氣之人,語氣不驚不懼,性格不驕不躁,氣勢不張不揚,舉止不猥不瑣,靜得優雅,動得從容,行得灑脫。大氣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認認真真幹好手頭的事情,不為名利而爭鬥,不為錢財而糾結。 
大氣之人能讓自己的世界海闊天空,即便一時失意,終得大器晚成。

5、人生的忠告: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不要讓太多的昨天佔據你的今天。重複別人走過的路,是因為忽視了自己的雙腳。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經受過嚴寒的人,才知道太陽的溫暖;飽嚐人生艱辛的人,才懂得生命的可貴。

6、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懶惰,放下你的三分鐘熱度,放空你禁不住誘惑的大腦,放開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放淡你什麼都想聊兩句八卦的嘴巴,靜下心來好好做你該做的事,如果你也覺得自己該努力了的話。

7、愛人是路,朋友是樹,人生只有一條路,一條路上多些棵樹。有錢的時候別迷路,缺錢的時候靠靠樹,幸福的時候莫忘路,休息的時候澆澆樹。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呂宗昕《時間管理黃金法則》——商周
Richard J.Light《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立緒文化

(能力學習)時間管理的拿鐵效應

小心,時間管理的「拿鐵效應」。

「拿鐵效應」,原是投資理財觀念,指人每天不自覺的喝掉一杯拿鐵(拿鐵可以換成任何讓人成癮,而每天非得掏錢購買的小東西,例如香菸、罐裝飲料等等,都可算在其中),每天便不自覺多花掉了105元,一個月就是3150元,一年就是37800元。

十年下來,不是378000元,還得加上複利效應,即便如今的定存利率僅剩2%左右,十年下來,經過複利效果,是筆超過五十萬的大錢。

投資理財專家以「拿鐵效應」指出,每天省小錢,做出正確的投資,十年之後,在複利的發酵下,將成為一大筆可觀的資產。

「拿鐵效應」可用作時間管理上的自我提醒,一般人每天總是不自覺的浪費掉了許多寶貴的時間片段。這些每天被浪費掉的寶貴時間,就像我們不自覺的每天買杯拿鐵喝所花掉的錢,以為沒多少錢,但累積起來,卻是相當可觀的損失。

舉例來說,通勤上下班的上班族,有多少人認真看待這每天都要花掉的時間。假設一天上下班通勤得花上一個小時,一週就是五個小時,一年五十二週就是260小時。30年下來,就是7800個小時,將近一年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而這還只是通勤時間,時間管理的拿鐵效應,比金錢的浪費更加嚴重,畢竟錢沒了還可以再賺,時間流逝了就不再回頭。

如何使用空堂,正是時間管理的最佳練習。空堂可以睡覺鬼混閒聊天,也可以找資料寫作業準備功課,怎麼規劃都可以,而結果將會展現在日後每個人實力的差距上。

如果,我們能夠善加規劃通勤時間,拿來閱讀、學習、思考、準備工作行程,則日子一長,自己的競爭力就從不自覺的累積出來的。然而,可惜的是,每天看著公車捷運上的通勤族們,絕大多數人只是低頭滑手機或者講電話實在很可惜。

下了課有的人認為好累,只想看電視上網打電動放空;有的人雖然也看電視,但適可而止,知道該看什麼看多少,絕不沉溺,並且每天規劃一段時間,作為自我進修、學習、思考或減壓之用,讓自己明天一樣能夠元氣滿滿的上班,替自己創造最大價值!

不沉溺於惰性最好的方法,是有計畫地安排自己的日常行程。做計畫不是為了按表操課,而是給自己大方向和提醒,偶爾可以有彈性的放鬆,但至少七八成的行程可以按照預定計畫走,不讓惰性牽著鼻子走,盡可能走在預定規劃行程表上,且讓此一遵守行程表的做法內化為自己生活習慣的一部份,堅持一直做擅長或對的事情,一個人的競爭力將在此顯現。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有一個非常正確的花錢觀念,也非常適合援用到「時間管理」上來。作者認為,年輕人花錢,應該花在可以幫助你「再生產」,或者具「累積性」的東西上,而不是花在會耗損、折舊,只有一時快樂卻對自己長久生涯規劃毫無幫助的消耗品上。舉例來說:花錢買進修課程,提升自己的實力是在生產性的消費;花過多錢買流行服飾或上餐館大吃大喝浪費掉,則只是耗盡式消費。但如果上餐館吃飯或買衣服是有計畫地購買並且經營個人部落格,建立個人形象,則又成了再生產式消費。關鍵在於,這個消費行為能否幫你的未來創造收益而不僅僅只是把錢花掉了。

再如:同樣一筆錢,當做購屋頭期款,投入購屋,可以保值甚至增值。若是買車就只換來耗損,還有保修、油錢、稅金支出,除非買車能替你創造更高的價值,否則寧可買屋,或者乾脆不買,存起來當作投資的第一桶金。

對於我們寶貴而有限的時間,也該比照辦理。不浪費時間去做不能累積個人實力的事情,選擇做能夠幫我們創造更大效益的事情。審慎的做好時間管理,將零碎時間做有系統的安排,作為自我提升、自我投資,創造得以再生產的價值,留心不要浪費了我們寶貴而不再回的時間!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校不會教的十一件事

美國青少年教養權威,暢銷書作家賽克(Charles Sykes)在他的作著《孩子們在學校學不到的五十件事》中,列出十一件只能靠父母教的事,訓練孩子們幫助自己,避免成為一個目中無人、被寵壞的小鬼。

1.當過度膨脹自我,遇上現實生活,青少年就會說「這不公平」。但人生本來就不公平,習慣它吧!

2.這個世界並不像學校一樣會在乎你的自尊,它會希望你先有所成就,再自我感覺良好。

3.你不會一畢業就能年薪四萬美元,也不會立刻成為副總裁,你首先得穿上一件沒有名牌標籤的制服。

4.如果你覺得你的老師、父母很嚴格,等到你遇到你的老闆再說吧!

5.做低薪工作,並不會讓你失去尊嚴,另外一個形容低薪工作的字,叫做「機會」。

6.如果你把某件事搞砸了,不要怪你的父母,也不要抱怨,這是你的責任,要從錯誤中學習。

7.在你出生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一樣無趣。他們現在會這樣,是因為多年來要為你付學費、幫你洗衣、聽你講在學校有多酷。所以在對父母喋喋不休之前,還是先去打掃一下自己的房間吧!

8.你的學校也許不再分資優和劣等生,但現實生活仍然有。某些學校已不再當掉學生,會說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給你無數次機會找到正確答案,但現實生活完全不會。

9.現實生活不會分學期、沒有寒暑假,只會要你每天至少八小時。很少老闆有興趣幫你找到自我,甚至很少工作可以得到自我實現。

10.電視不是現實生活,人生的問題不會在三十分鐘內解決,更不會有廣告時段。

11.要善待能力不好的人,因為有一天,你可能會為一個這樣的人工作。

-天下雜誌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長「求」之不得

賈慶秋

http://www.heraldmonthly.ca/newspaper/web/articleView.php?date=201202&id=741

孩子一旦感覺到家長「有求」於他們,想得到他們的「合作」,家長便不會有「好教」的日子;有父母愈多買東西給孩子,便愈是低聲下氣。

看你與孩子的關係有多好

上一期提到孩子們當父母「透明」不理睬的無奈情況,家長與其在感嘆,倒不如在新一年試試積極面對;就讓我們從這期開始,大家交流心得,分享一些我們用過而奏效的方法,去督導糾正孩子常見的問題。

想要孩子聽話,尊重父母,首要秘訣不是甚麼招數,也不是你有多威嚴,而是你與孩子的關係有多好。關係好的意思不是你給孩子買喜歡的東西,取悅孩子,令他們喜歡你,這只是暫時表面的好關係。所以,有父母愈多買東西給孩子,便愈是低聲下氣......可不是孩子低聲下氣呢!孩子一旦感覺到家長「有求」於他們,想得到他們的「合作」,家長便不會有「好教」的日子,這是必然的。就像去買東西,人家知道你很想買,甚至非買不可,誰還會「求」你去買或給你講價呢?不買就「自便」吧!這也是很多青少年對父母的態度--「想我聽你麼?我就是這個樣子的了,你不喜歡便『自便』(是你的事了)吧!」

做他當作的事情是應份的

我看過有家長是這樣「求」孩子的:「你乖乖的做功課(或練琴,或其他的),之後我給你這個和陪你玩,請你快做吧!」為何我說是「求」?因為說話背後的真實意思是可以這樣解說的:「我請你做功課(或做其他事),之後『我給你這些』兼『我跟你玩』,求你快點做吧!」

對這些家長,我會這樣直接說:為何你要苦苦要求孩子做他當作的事情呢?做功課、讀書、收拾東西、吃飯、洗澡和按時睡覺......都是他們該做的,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幸福和恩典;試想想,這個世界有多少孩子沒書讀,生活缺乏得沒甚麼東西可以收拾,沒水洗澡,沒温飽,並在戰亂或動盪中難以安睡?所以去做這些是應當的,不做反之要責備才是!

應嘉許孩子做事背後態度

但並不是說,當孩子做了該做的事時不應讚或獎;另一個極端,是當孩子做對了或做得很好時,也得不到父母的認同和稱讚,這樣便太負面了,對孩子並無好處。所以,關鍵乃在於讚甚麼。我們的焦點不是讚孩子做了功課等事情的本身,乃是要讚他們做對選擇,肯去承擔肯去做,以及當中的態度,例如孩子做得很積極、有責任心、自動自覺、不用叫便去做、做得很出色、明白自己能夠做這些事情是應當和幸福的......這些做事背後的態度,絕對值得我們嘉許和鼓勵。所以,家長當說明讚賞的原因,例如說:「我看見你明白這些事是你該做的便自己去做(或我叫了不超過三次你便去做),而且做得很好,有進步!」

造就孩子人生最大的成功

家長若能弄清這些事的根本邏輯和道理,然後教導孩子合情合理地去做事情,讓他們明白為何要去做,不要只因你叫、怕你罵或罰才做;這樣,你便不用在孩子做每件事情時,也得嘮嘮叨叨,又罵又哄,結果可能還得不到孩子半點的合作呢!

前陣子,有一位慣常「求」女兒做事情的家長,自弄清這個邏輯後,便改變教導方式,不出三個月,女兒在做當作的事時,便明顯沒再那麼扭扭捏捏或吵鬧,合理也合作得多了。另一方面,當家長能指出和讚賞孩子做事背後的動機和心態時,這不單對孩子立時有好處--令他們有動力繼續努力做好目前的事;最重要的,還是你正在教導孩子做事和做人應有的態度,不用別人踢一踢才動一動,應付式地去看待所當作的事情。相反,孩子若能被培育出一種責任感去作當作的事,不只計較成果,乃在於在過程中無悔,盡了所能地去做,將自己本份做到最好,這已是孩子們人生最大的成功,也是家長的成功!

(歡迎家長電郵至《號角月報》toronto@cchc.org註明給「教育實錄」的作者,提出有關孩子難以應對的問題或惡習,或你的心得,一起互相探討。)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眨眼=心胸狹窄?從7種小動作看透人心

2013-09-10 Cheers雜誌 作者:吳凱琳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2130

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要在短時間內摸清對方底細,迅速掌握對方性格上的優缺點,依靠的就是「閱人術」。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喬.納瓦羅將運用他25年的偵察經驗,告訴你如何藉由敏銳的觀察力,從隱微的細節中看穿對方心思。

和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要如何在一開始談話的幾分鐘內,了解這個人?如何和對方拉近距離?如何找到對方喜愛的話題?如何讓對方願意開口?

這都得依靠細心而入微的觀察力,談到這裡就不能不提最近聲名大噪的喬‧納瓦羅(Joe Navarro)。

他曾經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幹員長達25年時間,是反間諜情報小組的身體語言行為分析專家,如今退休後成為美國知名的撲克牌教練。贏得牌局的關鍵就是掌握70—30法則,「其中70%來自於閱人能力,賭博技巧僅佔30%。」

去年年底他出版了《牌桌上的閱人術》(Read’ Emand Reap)新書,借重他在擔任探員期間測謊犯罪人士所練就的觀察力,教導玩家如何透過眼神、肢體動作的觀察,看透對方的心思,在牌桌上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觀察力可以靠後天練習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練習你的觀察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回想遊戲」(recallgame)。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練習。例如,當你走進一個房間之後,閉上眼睛,盡可能回想走進房間之前你看到了什麼,愈詳細愈好。

時間久了,你也可以像納瓦羅一樣,走到朋友家的前門,就已經把周遭環境看清楚了:門前街道上停了哪些廠牌的車、隔壁房屋外有位男性在除草、另一間房子的門前放著兩份報紙……。

另一種練習方式則是更進一步,當你觀察完周遭環境之後,還要再問自己,這些代表什麼意義?例如,除草的人應該就住在那間房子裡,因為門前的街道上沒有停放任何除草維護公司的車輛。

答案正確與否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你必須訓練自己,從觀察到的線索中做出合理的推論。

而當你真正和對方面對面接觸時,得隨時保持警覺,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納瓦羅每次坐上牌桌,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同桌的對手,包括他們的臉部表情、雙手放的位置、坐姿、穿著打扮、發牌時出現什麼樣的臉部表情或動作。

更重要的是競賽過程中,他會特別注意對手的行為是否出現異常。例如原本放在牌桌上的雙手突然環抱在胸前或放在大腿上,可能代表情勢變得對他不利。

雙腳動作比臉部表情更可靠

一般我們在觀察人時,習慣第一眼就看對方的表情,但是納瓦羅卻反其道而行,先觀察對手的雙腳動作,「臉部表情可以裝,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偽裝雙腳的動作。」

其中一個線索就是雙腳朝向的方向。根據許多針對法庭行為的研究顯示,如果法官不喜歡某個證人,通常會將雙腳朝向他們之前走進法庭時的大門。

同樣地,當你和某個人說話時,如果對方的雙腳朝向某個方向,而不是正對著你,就代表他想要結束這場對話。

如果對方突然雙腳(腳踝之處)交叉,就代表他有些緊張或是覺得受到威脅。

如果對方將身體往後移,然後翹腳而坐,這就是自信的表現,代表情勢對他非常有利。

觀察不尋常的動作

當然,觀察不只限於剛碰面的幾分鐘而已,愈到中後段,愈能看到對方真正的行為反應。因為除非接受專業訓練,否則過了一段時間,便會不經意露出馬腳。

因此,在過程中你必須特別注意突然出現的異常行為。例如當人在緊張或是有壓力時,常會不自覺做出某些動作:

1. 觸摸或按摩頸部:我們的頸部有許多神經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壓與心跳速度,消除緊張。另外,按摩額頭或是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緊張時會出現的動作。而如果男生拉著領帶,或是女生玩弄頸上的項鍊,也代表同樣的意思。

2. 深呼吸或是話變多:深呼吸是立即平緩情緒的最簡單方法,因此當你看到對方深呼吸,就知道他可能在壓抑自己的情緒。或是在過程中對方不太愛說話,卻突然話多了起來,也代表他的情緒開始變得不穩定。

3. 用手放在大腿上:緊張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雙手放在大腿上來回摩擦,試圖平緩自己的情緒,因此這個動作也是另一個重要的線索。

此外,有時候當你發現對方動作快速,決定很果斷,通常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沒信心。真正有自信的人會深思熟慮,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做出決定,急著展現自己的信心。

當你觀察到以上的行為時,就可以依據情況決定自己是否要趁勝追擊,迫使對方答應你的要求,或是說些話讓對方放鬆,以利接下來的對談。

從肢體語言看出對方個性

然而,身體動作除了顯示對方當下的狀態之外,很多時候也是個性的展現。日本管理顧問武田哲男歸納出幾種常見的習慣動作,反映了特定的個性與行為模式:

1. 喜歡眨眼:這種人心胸狹隘,不太能夠信任。如果和這種人進行交涉或有事請託時,最好直截了當地說明。

2. 習慣盯著別人看:代表警戒心很強,不容易表露內心情感,所以面對他們,避免出現過度熱情或是開玩笑的言語。

3. 喜歡提高音量說話:多半是自我主義者,對自己很有自信,如果你認為自己不適合奉承別人,最好和這種人劃清界線。

4. 穿著不拘小節:也代表個性隨和,而且面對人情壓力時容易屈服,所以有事情找他們商量時,最好是套交情,遠比透過公事上的關係要來得有效。

5. 一坐下就翹腳:這種人充滿企圖心與自信,而且有行動力,下定決心後會立刻行動。

6. 邊說話邊摸下巴:通常個性謹慎,警戒心也強。

7. 將兩手環抱在胸前:做事也非常謹慎,行動力強,堅持己見。

多搜尋其他周邊線索

不過,外表只是線索之一,你還可以從其他不同的來源,搜尋關於對方的重要資訊。《冷讀術》的作者石井裕之,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技巧,有助於摸清對方的個性。

首先,你可以從筆跡下手:在適當的機會,請對方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你要的資訊,像是請他寫下他的聯絡方式等。

如果字跡潦草而寫字速度很快的人,工作速度也很快,但是通常比較馬虎粗糙,因為他認為「大略做好後再修改細節就行了」。

寫字謹慎而慢的人,工作時會一步步邊確認邊進行、非常仔細,但是如果催促他加快速度,就不能發揮應有的水準。

此外,手機吊飾也是很好的線索。吊飾複雜的人,通常朋友很多,是屬於怕寂寞、喜歡熱鬧的類型。沒有配戴手機吊飾,即使有也是式樣簡單的人,不大喜歡一群人在一起吵吵嚷嚷,也不大重視表面的交友關係,只與少數能真正交心的人長久交往。

以上只是簡單說明幾種重要的觀察方法,重要的是要靠經驗的累積,只要平時多與人互動、多觀察,你也能擁有驚人的閱人能力。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響孩子的“十條慢性毒藥”

家庭中的各方面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戒除掉家庭教育中,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

下面就列舉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為保證孩子能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下成長,家長們不可不看呦!


一、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麼這樣笨啊!”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二、不要恐嚇孩子

採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媽媽就要狠狠揍你一頓。”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三、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麼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這樣的賄賂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他不是為學習,建立起來的良好自我觀念而學習,而是為了物質獎勵。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性。


四、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麼又不乖啦?”媽媽該知道,要小孩許諾是沒有意義的。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五、不要過度保護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監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六、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七、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麼,比如說:“小軍,差不多再過十分鐘,你該進來吃飯了!”同時,他們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在進來嗎?”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的人,這種做法是無效的。


八、不要縱容孩子過分

縱容孩子並不利於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裏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幹、獨立、能自我調節的人。


九、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矩來教育他。


十、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為你期望於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分獎勵會扼殺孩子的主動性

導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孩子表現得稍微好一點,父母都誇不停,時常伴隨著物質獎勵。但是,這種溺愛的行爲,會扼殺孩子們的主動性,會毀了孩子的。

盲目給予獎勵,會降低孩子的主動性

在一個寧靜的村莊裡,住著一位生活很安逸的老人。

他很享受這種寧靜——可以獨處的環境。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人家屋前原本空曠的院子變得熱鬧起來了。

院子裡種著很多向日葵,村子裡的孩子就是衝著這些向日葵來的。

於是,這裡儼然變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場。老人很生氣,曾經氣沖沖地把這些孩子趕走,但是無濟於事,過了一陣子這些孩子還是會來這裡玩耍。老人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老人把來院子裡玩的孩子叫了過來,對他們說:「看見你們來這裡玩,我特別高興,以後你們來,我給你們一個人一塊錢當做獎勵。」

這位之前總是凶巴巴的老爺爺,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好了?孩子們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高興地拿著老爺爺給的錢,每天在院子裡玩耍。

幾天後,老人又把來院子裡玩的孩子們叫了過來,告訴他們「孩子們,給你們的錢不夠了,以後就每個人給五毛吧。」

聽了老人的話,孩子們都一臉不高興地說:「什麼五毛啊!你以爲我們是爲了錢才來你這兒的麼!」

從那以後,這些孩子再也沒來過這個院子,老人又過上了安安靜靜、無人打擾的悠閒日子。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本來喜歡來院子裡玩,趕都趕不走的孩子們,以後都不再來了呢?

要想說明這個問題,就要知道 「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這兩個概念。

內在動機是指受到內心滿足感和樂趣本身驅使自己做出行爲。外在動機則與之相反,是指在外界的表揚或是獎勵這類的刺激下而做出被動行爲。

起初孩子們來院子裡玩,是因爲「在院子裡玩」這件事本身讓他們覺得快樂,這種行爲是內心驅使的。

但當老人把「來院子裡玩」與「錢」聯繫在一起以後,做這件事的動機就由內部動機的單純喜歡變成了受外部動機金錢所驅使的被動行爲。

心理學家萊特(M.R.Letter)以幼兒園的孩子爲研究對象,用畫圖的方式證明了這個觀點。萊特將這些孩子分成了A、B兩組,然後告訴A組的孩子「畫畫可以拿到獎品哦」,對B組的孩子什麼都沒有說。

然後,在孩子們畫好後,A組和B組都拿到了獎品。一週以後,觀察這些孩子還會不會常常畫畫。A組的孩子與之前相比,畫畫的行爲減少了,而B組的孩子卻比之前畫得更多了。

爲什麼A組的孩子會對畫畫失去興趣呢?

這是因爲獎品將孩子畫畫的動機,從內在的「喜歡」轉爲了外在的「爲了得獎品」。

所以,如果想培養孩子的某種興趣,不要事先約定好會獎勵他。

如果是想糾正孩子的某個壞毛病,卻可以用獎勵來給他提供改正的動機。

如果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內在的動機,最好儘量不要被外在的動機所替換,否則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改正孩子壞毛病的方法,難道非用「棍棒」不可?

內在動機、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行爲本身的出發點是由於內心的滿足感和興趣等這些內在因素。

外在動機:行爲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在一些目標的驅使下才做出行爲。

本來是由於內在動機而出現的行爲,如果盲目給予獎勵的話,會被外在動機所替換,降低行爲的主動性。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防止小孩作弊

2013-9-08 20:51 作者:本報訊 (立報)

譯寫■葉興台

根據美聯社、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智慧型手機日益普遍,加上現在小孩面臨的功課壓力越來越沉重,很多小孩在學校會出現作弊行為,有些老師和校長為了追求更好的教學績效,甚至會協助學生作弊,引起家長和教育人員憂心。教育專家建議,家長在知道小孩的作弊行為後,與其對小孩失望和斥責,不如徹底了解小孩作弊的動機。

幾個月以前,當凱茜.阿凡特(Kaci T.Avant)因考試作弊被逮後,學校老師打電話通知她母親萊納.阿凡特(Laina Avant),萊娜的反應只有用震驚兩字可以來形容,因凱茜都能自行做完家庭作業,在校成績也幾乎都是A,母女倆也都討論過作弊是不好的行為。
在紐澤西州擔任網路工程師的萊納表示:「我不得不問自己:『天哪,這是真的嗎?她才8歲啊!』」

依年齡擬定應對方式
對小孩而言,教室裡對與錯的界線經常是模糊的,而這又會形塑那些大腦還在發育階段的小孩的道德觀,這是家長面臨的最棘手問題之一。研究人員和教育學者表示,很多家長不是反應過度,就是誤讀了小孩的動機,而探究問題的根本原因更為重要。

越來越多的研究建議,家長的反應應該根據每個年齡階段,以細微的方式進行策略調整。

 

面對5到6歲的小孩,家長應幫助這些擁有非黑即白思維方式的幼兒建立起如此的觀念:作弊和他們已知的其他壞行為一樣,都是不好的。去年在《兒童發展》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早在2歲半到4歲間,大多數幼兒就能明白打人、推人和捉弄別人都是不對的。學齡前兒童多半都知道,在遊戲中作弊是不對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校區教育心理學教授艾瑞克.安德曼(Eric Anderman)表示:「但要把這個道理從遊戲的情境中類推到課業的情境中,是很大的跳躍。」
一、二年級學生通常被教導要在小組中與同學合作,彼此分享想法。安德曼表示,因此,當他們被告知必須開始獨立學習,當然會讓7歲的小孩感到困惑。

美國小學校長協會(NAESP)會長馬克.泰瑞(Mark Terry)表示,到了3年級,隨著更多小孩開始參加全國標準化測驗,高壓便來了。大部分學校開始打分數,小孩為了不落於人後,或為了取悅父母和老師,可能會作弊。那些學習技巧不佳或有學習障礙型的兒童,尤其容易作弊。2010年發表在《臨床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學期刊》的一篇對189名兒童的研究指出,較差的衝動控制(impulse control)與較高的作弊傾向性息息相關。

來自紐澤西州的作家暨心理學家肯尼斯.邵爾(Kenneth Shore)表示,有些小孩在這個階段會因忙於上體育課和參與各種活動而無暇學習,使他們開始感受到壓力。他指出:「家長會有點驚慌,使他們開始幫忙做小孩的自然科作業,為他們聽寫句子,或替他們寫作文。」

這些舉動不僅傳達出這樣的信息,即把別人的成果當成自己的來示眾是被允許的,而且還隱含另一層意思,即分數比學習過程更重要。這種心態又與研究中出現的高作弊率息息相關。
到了5年級,是否參與作弊,小孩會承受來自同儕的巨大壓力。美國小學校長協會會長泰瑞表示:「如果有人找你要答案,你卻不給的話,這會觸怒其他小孩。家長可以教小孩這麼做,幫助小孩脫離苦海:『好吧,你知道我願意和你共享答案,但如果我這麼做了,我爸爸會殺了我的。』」
手機普及 作弊更容易
越來越多學校允許學生帶手機到校,增加學生透過簡訊、照片或存檔筆記來作弊的機會。研究發現,大部分的5年級學生都知道,從網路複製文字就是作弊。但紐約州赫福斯特拉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金伯利.吉伯特(Kimberly Gilbert)表示:「很多學生不清楚,從來源文章上引用多少字才算作弊,也不知道該如何用自己的話來轉用那些資料。」

迄今仍被很多研究人員和行政主管引用的一份1999年研究指出,在匿名調查中,有30%的小學生坦承有作弊行為。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兒童的作弊率仍在持續上升。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校區教育心理學教授安德曼表示:「我們聽說在低齡小孩中,作弊行為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小孩將更多行動裝置帶進學校之際。」泰瑞估計,約3分之1的小孩在小學的某個階段會作弊。

到了中學時期,學生的作弊率一路走高。洛杉磯非營利的品格教育機構──約瑟遜倫理研究中心(Josephson Institute of Ethics)去年針對2萬3千名高中生所做的調查顯示,51%的高中生坦承,曾在去年的某次考試中作弊,74%則說曾抄襲其他同學的家庭作業。該機構創辦人麥克.約瑟遜(Michael Josephson)表示,調查結果反映了普遍的作弊風氣。

這些都凸顯出家長必須教育年幼的小孩,並在強有力的決策行為上做他們的表率,因為小孩在如此年幼的階段,容易受到上述壓力的影響。邵爾建議,如果家長接到學校來電說,自己的小孩有作弊行為,應先吸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對小孩說很失望,因為作弊是不可接受的行為,絕不容許再有下次;此外,與老師或校長見面,幫助小孩搞清楚,究竟是什麼樣的壓力導致他作弊,這點也非常重要。
萊娜是在下班路上接到老師的電話,告知凱茜在學校作弊,當時她又驚又窘,幸好在接凱茜放學回家前,她還有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當晚萊娜問凱茜為何作弊,凱茜回答說,她怕媽媽會因她的壞成績而生氣。萊納表示:「當她這麼回答,我就想,我得改變自己。」
創辦女孩T恤品牌Kaci Taylor的萊娜指出,過去她總是用大嗓門來堅持己見,如今發現用這種口氣跟凱茜說話,要求她在學校盡力學習和表現,這會讓凱茜在做家庭作業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敢講。

當晚萊娜向凱茜解釋,作弊是不對的,對她的行為很失望,隨後還與她的老師和校長見面。

萊娜表示,現在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幫助凱茜複習功課,還壓低嗓門,並鼓勵凱茜若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應該更早預習。自此之後,凱茜便把所有的功課都交給萊娜看,包括寫錯答案的作業。目前讀3年級的凱茜,大部分科目的成績還是A。凱茜表示:「我已明白作弊是惡行,若我在考試中確實不知道答案,就會竭盡所能地作答。」

對家長而言,向小孩強調熟悉、學習、竭盡所能這種目標很困難。但研究顯示,這是防止小孩作弊的最好方法。
家住紐約州,目前擔任GrownandFlown.com親職部落格格主的麗莎.赫弗南(Lisa E.Heffernan)育有3子,今年分別是17、20和21歲。赫弗南表示,她在3子上小學時就開始灌輸對錯的觀念,強調作弊就跟撒謊一樣。赫弗南告訴他們,若要在作弊和低分之間做選擇,那就選擇拿D吧!
為求績效 教師不擇手段
學校老師為了追求更好的教學績效,校長為了提升辦學排名,甚至會主動協助學生作弊,也是導致美國中小學作弊風氣普遍的原因。2011年7月喬治亞州公布一份調查,顯示過去10年來,亞特蘭大56所中小學中,有80%的學校、近200名老師和校長欺騙或幫助學生在標準化測驗中作弊,這是美國歷來最大規模的作弊醜聞。
亞特蘭大公立中小學共有5.5萬名學生,調查人員進行了2千次訪查和審核了80萬份文件,全面調查了公立學校作弊的嚴重程度,其中有獲獎的學生確認作假,有178位老師和校長承認,幫學生在標準化測驗中改答案。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080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嘴巴破,原來跟「胃」有關係?

有口腔潰瘍困擾的人其實多不勝數,有些人甚至生來就有口腔潰瘍的體質,傷口好不容易痊癒卻又再度復發,總是無法完全根治。

根據多年諮商經驗發現,有罹患口腔潰瘍的人,多半有下述幾項共通點:

口腔內部「浮腫」

口腔內部浮腫指的是舌頭、牙齦、口腔內側及嘴角等部位發生腫脹,口腔內一旦腫脹,就容易因為誤咬而受傷。我想每個人多少都有不小心咬破嘴巴的經驗吧!不過,因這種傷口與這裡要談的口腔潰瘍不同,通常容易痊癒。

令睡液分泌不足且黏稠

也許大家兒時都有這樣的經驗,將口水塗在傷口上,沒多久傷口自然就痊癒了。唾液確實具有殺菌力和修復力,尤其孩提時代,如果唾液分泌不足,便容易產生感冒與蛀牙等症狀。健康的睡液通常呈透明液狀,然而口腔潰瘍患者,不僅唾液量較常人稀少,睡液也呈現半透明,相當黏稠。

頸部緊張

頸部緊張也許乍聽之下,與口腔潰瘍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口腔潰瘍都與頸部緊張脫不了干係。

頸部一旦緊張,顎關節就不容易打開,而與顎關節緊緊相連的「耳下腺」與「顎下腺」正是主要的唾液腺,由此可知,頸部緊張會間接導致睡液量分泌不足。

另外,胃功能不良也會造成頸部緊張。一旦胃部感受壓力而緊張,不僅容易消化不良及胃下垂,橫膈膜也會順勢向下拉扯,使得支撐橫膈膜的「膈神經」向上影響頸部,讓頸部也跟著緊張。

治本必先溯源,解決「嘴破」就從「幽門」開始

由上述推演我們可以發現,胃與口腔潰瘍有著密切關係,現在就讓我們仔細探討箇中原因。

胃的主要功能是絞碎、殺菌等消化作用,等到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後,才開始被身體吸收。而胃與十二指腸間還有個「幽門瓣」,由自律神經控制閉合,扮演著守門員的角色。如果食物在胃中尚未充分消化,就不能通過幽門瓣進入十二指腸。

想像一下,門的另一頭來了個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你應該會提高警覺,把門關得更緊吧!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當緊張、恐懼、壓力等負面能量讓胃消化不良,負責守門的「幽門瓣」便會緊閉,死守城門不讓異物進入十二指腸。也就是說,身體會透過自律神經的調節,自動關上胃與十二指腸間的城門「幽門瓣」,防止兵臨城下的異物繼續往內部入侵。

事實上,身體只要關閉「幽門瓣」,就足以讓腸堵塞、打結,其結果將使幽門瓣以下的胰液、腸液分泌受阻,導致腸管腐敗、產生毒素,幽門瓣以上則防礙胃酸、睡液分泌,影響消化與口腔環境,而口腔潰瘍的最大原因即源於此。

試著接受不同的價值觀,口腔潰瘍自然痊癒

若想解決口腔潰瘍,就必須從根本開始,讓「幽門瓣」確實閉合。然而,幽門瓣緊閉不過是保護身體的「反射作用」罷了!正所謂:「事出必有因」,幽門瓣閉鎖的背後,也必然存在某種心理因素。

請閉上雙眼,確實捕捉腦中浮現的各種人事物,並將這些影像放在眼前,仔細地觀察。接著不妨思考一下:「令你難以接受的價值觀是什麼?」、「在你身旁,有沒有誰讓你感到恐懼害怕?」、「什麼事總是讓你覺得侷促不安?」先別排斥這些問題,因為答案或許會成為你的精神糧食,甚至讓你真正地獲得成長。

我認為口腔潰瘍代表你心中「極欲桿衛的價值觀」。仔細回想,你是不是時常盲目地關上心門,拒對方於千里之外?是不是為了捍衛價值觀,而將周遭朋友當作敵人?解決口腔潰瘍的關鍵在於退後一歩,擴大自己的器量。這也許會花上一點時間,但不妨試著與對方懇談,這個方法對難治的口腔潰瘍絕對有莫大幫助。

這些都是醫生和專家們花費數十年研究的心血結晶喔,謝謝,請一定要參考。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讓「當孩子的朋友」,成為放棄管教的藉口

2013-01-10 親子天下雜誌 作者:李偉文

這些年愈來愈常在公共場所看到沒有規矩、甚至像是小霸王般目中無人的孩子,然而陪伴在旁的父母親卻非常淡定的毫不制止或教導。其中除了極少數的孩子也許有天生的精神障礙,我相信大多數應該是正常只是缺乏家教的孩子。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至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的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放棄管教的責任。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父母要從小要求他們負責任、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度過青春的叛逆與狂飆期。

當孩子的紀律與常規都順利養成,而且對人體貼有禮貌,家長就能夠放心讓孩子獨立自主去處理事情。一個從小被父母寵慣著長大、被過度安排的孩子,是無法在這個競爭劇烈的社會生存下來的,而且挫折容忍力也是這個時代孩子最欠缺的一堂課。因此在可控制情況下,父母也應該在生活中,有機會讓孩子可以受點苦,可以傷心難過,好好哭一場。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是現代忙碌的父母最該學習的。有許多在職場上非常能幹頂尖的父母,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好不容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不是動口責罵、批評孩子,就是滿懷愧疚的寵溺孩子。父母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觸犯如此兩極化的情況。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的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若家長分不清「尊重」與「放縱」的差別,對於「讚美」與「獎賞」的使用也不夠謹慎的話,也許就會養出一個自我中心的小霸王。當孩子還小時不覺得有何不妥,等到孩子青春期逐漸脫離父母掌握,這時父母開始擔心孩子變壞,反而採取高壓手段,以「我是為你好」為藉口阻斷了親子坦誠溝通的機會。

孩子小時候理智分析的大腦發展尚未成熟,實在不必耗太多心神溝通講道理,他們也沒有太多能力來自主選擇,父母陪伴重點反而該放在生活常規的養成及負責自律的習慣。到了青春期階段,一個行為舉止讓大人放心的孩子,父母才可以跟他以朋友般的態度相處,互相分享心靈的感受,親子間的親密感才有可能真正的建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6443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