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孩會被帶壞?

出處:http://udn.com/NEWS/LIFE/X1/8305902.shtml

【大寫出版提供╱摘自《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
2013.11.20

※關鍵教養問題──低自尊、沒自信、害怕失敗、沒能力、依賴、自我認知混淆、反省能力差、道德觀模糊

看看這充滿誘惑的世界是怎樣對待你的孩子? 不過當然也別把孩子變壞的責任全推給外在環境或同儕! 你有責任教會孩子辨別是非與自主思考。

對凡事皆以「取悅他人」為準則的孩子們,當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要是孩子們不具有縝密邏輯能力來思考各種決定可能產生的後果,在他們進入社會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在這個世代,以上兩個問題顯得特別重要,因為與之前的世代相較,這個世代充斥更多的媒體、同儕與流行文化,以更多的管道、更密集的方式與影響力深入更年幼的孩童。

數位時代及大規模全球化觸發這波浪潮,大量未經過濾的資訊自四面八方湧進,侵入時下孩童與青少年純真、不設限的心靈;若資訊內容不當且有害,不只會對每個孩童產生深切並具毀滅的惡性影響,甚至孩童的家庭、學校、社群、最終到整個社會,都會成為孩子們不負責任的決定的受害者。接下來開始談談受外界環境控制而產生不良影響的結果。

自尊感降低、自信心低落

若孩子們試圖取悅成年人,他們就不會有自我客觀評估的能力,只會根據父母、教師、以及其他權威人士的意見來檢視自我。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同儕團體變成他們的新社群,孩子們依賴同儕團體的意見來衡量自我價值。他們與同儕團體比較有互動(互動頻率取決於在團體中遭受戲弄取笑程度的高低),形成所謂的「同儕認可」,深深影響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假設某個孩子在鼻頭上冒出一顆青春痘,朋友很可能會當著他的面告訴他鼻頭上長了顆痘子(彷彿朋友沒發現痘子上半英吋厚的面皰藥膏,而其實這孩子早就為這事感到痛苦了);不是朋友的人則可能會極盡能事的嘲笑。

然而不論是和善的取笑或惡意的嘲笑,都會讓這孩子覺得自己的外貌、行為舉止及生活不斷地被放在顯微鏡下審視。這種感覺會引領孩子們開始將「外部意見」內化,漸漸生成一個「內在判官」來形塑自己的決定,一旦這位內在判官深植心中,孩子們就很難以客觀角度看待自我,甚至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此時他們的自尊及自信便開始慢慢受到侵蝕。

害怕失敗

當孩子們用同儕或內在判官角度看待自己,「失敗」就會變成攻擊自我價值的武器,而不是邁向成功的墊腳石、或寶貴的學習機會。試著這麼思考:失敗會嚇壞那些害怕被他人嘲笑、拒絕、批評以及羞辱的人,當孩子們依憑外界眼光看待自己時,就會產生這些恐懼。

在我針對上百個孩子所做的調查訪談中,有個問題是:「如果你一個人在體育館內投籃沒有投進,你有什麼感覺?」每個孩子都說不覺得有什麼關係,大部分的孩子說自己會繼續投,直到覺得無聊或時間到了;但是如果上述的問題改為:「投籃時如果有個人坐在看台上看書,會有什麼感覺?」所有孩子們都說自己會因為自我意識過高而無法繼續投籃;害怕受到羞辱的感覺過於強烈,以致於他們不敢冒任何風險,承擔「失敗」的風險。

對多數的孩子來說,一旦經歷過多的拒絕、嘲笑、批評及羞辱,這樣的恐懼最終將會內化,從那刻起,「害怕可能失敗」的想法(甚至根本沒人知道他有種想法)會令孩子們「癱瘓」,於是他們就得了「失敗恐懼症」,這也是今日孩子們眼高手低越來越嚴重的元凶。

沒有生活能力

一旦遭到「失敗恐懼症」給叮咬,孩子們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獨立自主、承受失敗風險,他們會尋求舒適與安全感,避免任何冒險行為,就算是正向積極的冒險也不願去做,他們不願意學習任何新語言、從事新的運動、發掘不同的興趣、學習新的技能、堅持自我、會表達令人感覺不自在的情緒、甚或也不願結交新朋友。

雖然有失敗恐懼症的孩子願意冒險做些自我毀滅的行為,例如酗酒、穿舌洞或吸毒,但對於能夠證明自己能力及價值的行為,他們卻不敢嘗試。

當孩子們不敢接觸不熟悉的事物、不敢冒險、不敢表達情緒、不敢學習新事物,表示拒絕發展這些能力,最後的結果就是無法獨立、缺乏自主以及情緒智商低。

自我認知混淆

當孩子們邁向青春期,生活重心從家庭移到同儕團體時,就像上一章提到的布蘭登,他們會恍然大悟,原來以前那種取悅大人的做法,可不一定會受到同儕的認同。他們必須忘記以前的習慣,重新創造全新的外貌,讓同儕團體滿意。這類「認同混淆」造成青少年對父母的不滿及叛逆行為(「你們之前究竟在想什麼? 怎麼會讓我受那種凌辱? 你們之前教我的東西和我的朋友比起來都很落漆!」)。一旦青少年發現,他們當初為了父母而形塑的自己並非真實的自我時,他們會更加叛逆(「你不了解我! 滾出我的生活!」)。在我看來,經典的青少年叛逆期並非自然的生物現象,而是一種親子關係的結果:孩子發現從小依照父母期望所型塑的自我認同,竟然都只是假象。

少數青少年會以極端方式表達反叛,這同時也是內在認同混淆的後果,他們讓自己「哥德式化」:全黑色系的服裝、黑色系眼妝、臉部神色陰鬱孤僻,要是這樣裝扮還不夠,就塗上黑色指甲油,把臉抹的慘白,也許在身體每一吋皮膚都穿孔打洞、紋上滿滿的刺青,脖子戴上尖刺項圈,穿著各種古怪服裝。但是這真的就是他們原來的自己嗎? 或者他們只是又變身成另一個虛幻人物? 事實上,有些人從來沒有找到真實的自己,就算長大成人後也沒有。

負面字眼

在成年人與孩子溝通時所使用的「負面字眼」中,我想不出任何比「別再…」、「不准」、「不可以」、「放棄」還要常見的字,當然了,其中絕對少不了榮登負面字眼使用頻率之冠的「不行」。

我們說「不行」的頻率相當高,因此孩子們學會的第一個字就是「不行」。一開始我們會覺得小孩說這個字真的好可愛,所以把小孩說「不行」的可愛畫面特別寫進寶寶日記裡,或把這個可愛到爆表的瞬間用錄影機拍下,用不加壓縮的最高品質拷貝多份後,寄給散居各地的親友觀賞,還和郵差先生、送牛奶先生、甚至所有願意看(就算不願意也沒關係)的人分享不得了的超萌畫面。不過可愛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孩子們迅速成長為青少年,而且是我們希望他們說「不行」、他們反而不說的時候。

負面字眼既然有許多缺點,為什麼還要使用這些句型呢? 就短期效果來說,就只是因為容易、簡單…。一下子從口中飆出許多負面字眼是不假思索、不需動腦的反射動作,而且當孩子們還小、還會確實遵守我們說的話時,負面字眼在當下就像消防水帶,適時撲滅可能釀成大禍的火苗。

然而小孩會長大、會變聰明,終有一天會了解我們只是空口說大話,原本強而有力的消防水帶瞬間萎縮,效能驟減,力道之弱和一把便宜水槍不相上下。孩子們終將發現事情的真相:原來大人只是隻弱雞,連走到冰箱拿啤酒都要使出吃奶力氣,更別說會有與唱反調的孩子對戰所需的強大能量了。

當初讓孩子瞬間急凍的各種負面字眼,現在只會讓孩子覺得惱怒和氣憤,於是他們開始使用屬於自己的「不要」、「為什麼不行」、「我恨你們」、「但爸說可以」、哀求、跺腳、摔門等,各種讓我們血液凝結、頭髮灰白的動作和臉部表情來表達他們的轉變:發牢騷、陰沉易怒、挑釁蔑視、苛刻、強烈的控制欲、以及報復心態。更糟糕的是,使用負面字眼只會讓我們看到孩子「做錯什麼」,而不是「做對哪些事」。

我不是建議你要完全拋開負面語彙,可以的話,請儘量用第三章介紹的語句來替代。

與其說:「湯米,沒穿上護肘前不准溜冰!」
●試著用客觀說法:「沒有戴護肘就溜冰,太不安全了。」
●試著讓他感受「自然的後果」:如果不安全,就等湯米真的跌倒、手肘擦傷再跟他說:「天哪,湯米,我很遺憾你忘記溜冰要帶護具的規定。」這樣說表達了同情,湯米沒有理由生氣和報復,只能思考自己是否做了明智的選擇、自己的行為導致什麼樣的後果、以及為何要遵守規定。
●試著提供邏輯結果:「很可惜你選擇溜冰時不帶護具,湯米,我擔心你會不小心受傷,所以我要你進屋來,直到確定你能做出安全的選擇。」
●試著提供沒有偏見的言論:「湯米,我知道你不會沒有穿護具就去溜冰。」

你的孩子在晚餐前三十分鐘吵著要先吃餅乾:
與其說:「不行! 現在要吃晚餐了,不能吃餅乾!」
●試著將負面字眼轉化成正面句型:「可以呀,你吃完晚餐後就可以吃餅乾了。」

另外這個例子或許可以幫上老師的忙:
與其說:「不要忘了把自己的背包掛好。」
●試著用極簡表達法:「麗莎,背包。」
●試著提供客觀說法:「背包屬於門邊的掛勾,不屬於教室地板。」
●試著提供有限的選擇:「只要把背包放在正確的位置,就可以去領學校送的冰淇淋。」

如果你是在度假營工作的大人:
與其說:「史黛拉,不要再拖拖拉拉,我不希望遠足時你把自己搞到脫隊。」
●試著使用幽默感:「現在我們位於一年一度的『貝爾蒙特賽馬』現場,純種的貝拉史黛拉在最後一圈奮力追趕了六百公尺,她有辦法扭轉奇蹟超越『清涼微風』嗎? 或是無法奮起、持續落後,讓『母馬解放運動』又落入黑暗紀元?」
●試著用沒有偏見的言論,並搭配使用「我」的句型:「史黛拉,你看起來好像快脫隊了哦,我不希望你脫隊。」

如果你是週末幫忙照顧孫子的祖父,孫子們祭出慣用的舊手段:「爸媽讓我們想多晚睡就多晚睡。」
與其說:「在我家,我說你們何時睡覺就何時睡。」
●提供客觀說法:「在我家,你們要遵守我的規則,小孩在星期六上床睡覺的時間是八點半。」
●給他們有限的選擇:「你們可以選擇遵守我的規則,或者我可以把你們送回你爸媽家。」


以上的每個替代句型都不是在對孩子做人身攻擊,是展現你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有能力反省自己的行為、以及思考可能招致的後果,你在「引導」他們而不是「命令」他們。然而,當孩子還不具備邏輯推理能力時,還是可以用「否定句」再配合「重新導向」,例如還在蹣跚學步的孩子走近電源插座,你可以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說:「那不安全!」然後溫和的拉走他,用另一項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