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師,請聽我說!

梧棲區大德國小陳繪羽教師‧ 第17期--活化英語環境 2012-10-10

其實,人人口中的壞小孩,是有話要說的

為什麼這麼壞?為什麼態度這麼差?這些人人口中的壞小孩,其實是有話要說的。

如果家中有多一點的關心,備受充足的照顧,成長過程中能多一點的溫暖,其實壞小孩心理不會空虛,也不會去外面找同儕尋求庇護。如果老師給予多一點的耐心,讓他們感受到愛,其實壞小孩是多才多藝的,他們不必擺爛,一樣可以得到好的成就。

壞小孩的定義:成績不好、愛調皮搗蛋。

其實,這只是大家貼給他們的黑標籤,其實大多數的他們,是很善良的。曾經,我帶過一群人人口中的壞小孩班級,班上一半左右的小朋友,是校園中師長們的眼中釘,其他小朋友眼中「媽媽和老師說不可以太接近」的那群。但實際接觸後,我發現他們只是缺少一個傾聽的對象,有太多太多的人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卻沒有人願意花時間聽他們說──他們想做什麼?

壞小孩的心理世界,充斥著不公平,他們總覺得在家中,爸爸和媽媽的叮嚀,是讀書又讀書,到學校來讀書,讀不好回家又被罵;學校的老師,其實許多也是對他們叮嚀讀書又讀書,往往重視的是:「為什麼別人會,而你卻不會?為什麼別人懂,而你卻不懂?

為什麼別人上課都乖乖的,而你卻要一直調皮搗蛋?你能不能專心上課,好好用功,不要自己放棄了還干擾其他人認真?」

殊不知…更慘的是──他們成績考不好,連老師也挨罵。唉!這年頭老師真難當。

「上帝關了你一道門,必定開給你另一扇窗。」我看到的這個壞小孩班級,雖然不會念書,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著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

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聲音能被聽見

可不可以上課不要這麼無聊?可不可以出去打球?可不可以我們就一直玩下去?可不可以快一點長大?

幾米的繪本《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中說到了,太多的大人,將自己的想像加諸在小孩子身上,所以許多小孩子的成長是不快樂的,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快點長大,快點改變這個世界。因此,許多人長大的夢想是什麼?──讓自己的小孩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哈!說起來好像挺諷刺的。

許多的壞小孩,在家中父母的期待,就是對他們有太多想像。成就不高的父母,希望孩子多讀一點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就尚可的父母,會要求孩子多讀一點書,如果當個律師、醫生,也許會比自己更好過;成就高的父母,覺得孩子不可以丟他們的臉,除了成績以外,十八般武藝更要樣樣精通,數理補、外語家教,琴棋詩畫兼書法,反正「老子有的是錢,維持良好基因品質才是重點」。而老師呢?萬般心中不捨與難言,無法改變父母這種想法,但礙於老師這個身份,如果教不好小孩又被罵,真是身不由己。

你會說大導演李安或是樂聖貝多芬其實很失敗嗎?

「我很會畫畫,可以讓我一直畫下去嗎?」

創意無限的小孩,不一定會念書,更可能不喜歡念書,為什麼就不讓他們畫畫?也許他們是未來的大藝術家呢!

「我體育很棒,可以讓我一直玩下去嗎?」

一個體能優良的小朋友,體力、精力一定是充沛的,因此常常在課堂上找理由走動,為什麼要讓他們整節下課罰站反省,不讓他們在上課前動一動?

「我很喜歡音樂或表演,可以讓我去參加社團嗎?」

喜歡音樂或表演的人,充滿著浪漫與幻想,許多音樂家、演員就是靠著想像來完成許多快膾炙人口的驚世之作。有這些特質的小孩,常常在教室中發呆、幻想,甚至也許課堂中出現傻笑。為什麼就不讓他們去參加社團,一展長才?

老師,請聽聽我想說!

他們是憤世嫉俗的,他們對制度的不滿,表現在叛逆;對於被漠視的夢,群聚於小團體;當學校等於不自由、不快樂,老師等於讀書、要求,哪個學生不會變成問題學生?

給予關愛,回饋貼心;給予快樂,回饋好品格。壞小孩不壞,只是缺少正向的朋友,懂他們想法、願意陪著他們的夢想長大,並適時的給予他們鼓勵的大朋友。當他們覺得快樂而不孤單,那麼,他們就不會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因為他們不會希望別人一起受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