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研究:日喝三杯以上咖啡 可降低肝癌風險
2011年07月16日 13:27 中廣  

【中廣】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新加坡在一項對華人居民的健康研究中發現,如果一天喝三杯以上的咖啡的話,罹患肝癌的風險,至少可以降低44%。

報導說,「新加坡國立大學」流行病學研究小組表示,咖啡豆中的兩種油脂成份,可以發揮保護肝臟的功能。

報導指出,肝病,乃至肝癌,是華人經常罹患的疾病之一;為了防治肝病,研究小組從1993年開始,針對新加坡六萬三千名,年齡在四十五歲到七十四歲之間的華人居民,進行肝病追蹤研究,才發現,咖啡與降低肝癌之間,似乎存在有一定的關連性。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不足 20天胖1公斤 因能量消耗酵素分泌少了

《蘋果日報》2011年 07月12日  

【許佳惠╱綜合報導】國外研究發現,睡得少者食欲會大開,一天睡四個小時者,會比一天睡九個小時者,每天多進食三百卡熱量,長期容易變胖。國內醫師說,睡太少者,體內促進能量消耗的酵素會減少,且有更多時間吃東西,因此建議想減重者,一天應有七至九個小時睡眠。民眾說,躺著就能瘦,蠻不賴的。
外電報導,美國聖路加─羅斯福醫院與紐約肥胖研究中心,以三十名體重正常民眾為受試對象,要求其分兩次住進研究中心,一次五晚,第一次每晚睡九個小時、第二次每晚睡四小時。兩次受試期間,前四天限制進食量,第五天讓其隨意進食。 


至少應七小時
結果發現,不論受試者睡多、睡少,每天消耗熱量都差不多;但睡得少時,受試者在最後一天進食的平均熱量,會比睡得多時多出三百卡。研究主持人聖翁吉認為想控制體重者,應先有充足的睡眠。
對此,署立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昨表示,睡得少者體內能促進熱量消耗的瘦素和胃分泌酵素會減少,且有較多時間進食,都是變胖原因。一般建議要減重,每天應睡七到九小時,而睡逾十小時者,可能因醒來太餓一下吃太多,也不建議。 


笑「躺著就能瘦」
祝年豐說,每天若多吃三百卡,二十天就會胖一公斤,一般成年女性建議每天進食一千五百卡熱量、男性為兩千卡,想減重者每天應減少五百卡熱量。萬芳醫院減重中心醫師林硯農表示,睡得少會影響夜間內分泌的運作,繼而改變體內代謝速度,因此減重者一定要規律作息,晚上十二時前就要睡覺。
民眾林淑芬表示,每回晚下班,就好想吃消夜,確實早點睡覺可少吃點東西。另一民眾李信得說,「躺著就能瘦,好像蠻不賴的」,以後會試試看。 


減重注意事項
˙睡得飽、動得多、吃得少才能健康減重 
˙可先就醫進行基本身體、生理、心理、營養評估,再決定是否需減重 
˙三餐定時定量,以免因饑餓吃太多 
˙速效減肥易營養失調,每周減重宜在0.5~1公斤間 
資料來源:祝年豐醫師、《蘋果》資料室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形「三手菸」 幼童胎兒受害
 
立報╱本報訊 2011-07-05 22:40

【本報訊】衛生署推廣拒吸二手菸多年,二手菸有害健康已經是國民基本常識,但是大部分的人以為只要開窗戶或等香菸煙霧散開就不會有害,美國麻州波士頓兒童醫院醫師發表在「小兒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殘留在吸煙者頭髮、衣物、窗帘甚至地毯上的有毒氣體微粒,就算煙霧飄散後仍有毒性,這種菸害在國外被稱作「三手菸」,不只會對大人,也會對嬰幼兒產生危害,甚至連胎兒都會受害。


 研究結果顯示,吸菸時裡面的尼古丁及焦油、微粒及污染物會四處飄散到環境中,其中會造成「三手菸」毒物包含毒氣氰化氫、打火機中的丁烷、油漆中的甲苯、時常造成中毒一氧化碳及重金屬鉛、砷、及鎘,其中鎘因為容易黏在家具上,且半衰期要三十年,在體內長期累積,恐會引發骨頭及腎臟病變,除此之外,「三手菸」內還具高度放射性的物質釙210,恐有致癌風險。 研究指出,一般人都以為,只要不在孩子面前抽菸,例如在戶外抽菸,或是躲在廚房抽菸,把窗戶打開再抽菸,就不會讓孩子受到菸害,事實上,傳統的衣物上就很容易附著菸害的物質,只要父母一抱小孩就很容易讓孩子把有害物質吃下肚,如果孕婦接觸到,胎兒未來早產、體重過輕、罹患支氣管炎及死胎的機率也會較高,享受抽菸快感的後果就是讓家人受害。 正常狀況下,香菸燃燒會產生四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兩百五十多種會危害身體,六十多種會致癌,傷害自己也傷害家人,雖然目前市面上已經有「除煙噴霧」、「除煙墊片」等商品上市,也有知名機能性纖維品牌發明「除菸味纖維」製成Polo衫及其他衣物,利用專利技術分解有害物質,可以解決降低菸害,但戒菸還是維護自身與家人身體健康最佳的選擇。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醫學專家寵愛咖啡

咖啡是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

護心防癌保肝助消化,咖啡是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 護心防癌保肝助消化。

現磨更健康-醫學專家寵愛咖啡--全球大約有10億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咖啡,以此開始他們新的一天。在這10億人中,中國人所佔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有調查顯示,目前七成國人喝咖啡,其中三成人已經養成每天喝咖啡的習慣。

然而,從小熏陶在芳香怡人的“茶文化”中的我們,總覺得和苦澀濃郁的西式“咖啡文化”有點隔膜。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臨大敵,“喝咖啡導致鈣流失,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的報道也讓我們毫不猶疑地把它扔進“壞飲料”的行列。咖啡對健康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生命時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心血管、腫瘤、消化等多科專家,發現咖啡的很多健康益處,讓我們意想不到。

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除了石油以外,世界上最古老、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就要算咖啡了。在西方國家,清晨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手握一杯咖啡、急匆匆走在上班路上的人。在中國,星巴克的連鎖店已經遍地開花,就連不少老人都能一眼認出它的“女妖”標幟。據國際咖啡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消耗的咖啡是4000億杯,每秒鐘,世界上就有1.4萬杯咖啡被喝掉,咖啡已成為僅次於水的世界第二大飲品。芬蘭人當數世界上最愛喝咖啡的人,2008年的人均咖啡消耗量是 12公斤 。即使在亞洲一些茶文化國家,咖啡也越來越受歡迎,日本已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費國。在美國,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喝咖啡,近九成人早餐必定要搭配咖啡。相比之下,咖啡在中國雖然“知名度”很高,但“接受度”並不是很高。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年每人消費咖啡不到100杯。喝咖啡的人中,男性佔56%,女性佔44%。其中,41—50歲的人最多,佔24%﹔其次是21—30歲的人,佔18%。

咖啡科學信息學會的創辦人之一艾尼斯多·伊利指出,過去人們對咖啡有很多誤解,近十幾年來,才將咖啡作為一種健康飲品。人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咖啡中不僅含有咖啡因,還富含蛋白質、脂肪、煙鹼酸、單寧酸、生物鹼、鉀、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成分。

咖啡不為人知的好處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曾與前世界心臟聯盟主席馬裡奧·馬拉奧等專家合寫過一本書,叫《咖啡無罪的101個理由》。

書中說,只要適當和有規律地喝,咖啡保護心臟的作用要強於葡萄酒。心血管內科專家告訴記者,咖啡因能改善左心室的收縮功能和冠狀動脈的血液流量,因此適量喝咖啡可以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對於那些擔心心率加快的人,他建議,每天1—2杯為宜,老年人最好1杯。不要太濃,盡量少加糖或不加糖。

除了受到心血管專家的寵愛,咖啡還被許多其他醫學專家所推崇。

咖啡能防癌抗癌--腫瘤醫院營養科專家推薦,咖啡中蘊含的多酚類物質是一種強抗氧化劑。每天喝點咖啡,無論是預防癌症,還是對癌症的治療都有一定效果。

咖啡保護肝臟--“咖啡富含的多酚類物質對肝臟也有保護作用。” 專家建議肝炎患者每天喝點咖啡,對肝細胞的修復很有好處。日本專家則發現,咖啡除了養肝,還能解酒,其中的綠原酸可避免酒精中毒。

咖啡預防2型糖尿病--眾多研究顯示,在喝咖啡的人中,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較低,是因為咖啡中的某種物質可減少腸道中的葡萄糖吸收率,改變葡萄糖吸收的部位。

咖啡有助消化--消化科醫師告訴記者,愛吃肉的人最好飯後喝杯咖啡,有很好的解油膩、助消化作用。此外,咖啡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比橙汁都高,咖啡因還能刺激腸道、加快蠕動。因此,喝咖啡有緩解便秘的效果。

咖啡預防抑鬱--規律飲用咖啡的人,飲用後會覺得愉快、煩躁感少了,心境得到改善。心血管內科專家指出,煩躁或情緒低落時,喝杯咖啡確實能讓心情平靜。

咖啡是運動伴侶--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顯示,運動後喝兩杯咖啡,有助於緩解肌肉酸痛症狀。

飯後喝最健康--咖啡的好處很多,但喝對了才能發揮功效。

挑選:警惕“垃圾咖啡”。三合一速溶咖啡、加了含反式脂肪奶精或奶精粉的咖啡是最典型。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除內臟脂肪遠離慢性病每天多攝10公克膳食纖維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7/04 10:4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疾病。美國最新研究建議,想除去身體這種「壞脂肪」,最好每天多攝取10公克可溶性膳食纖維。


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危險,皮下脂肪只存在皮膚下方,而內臟脂肪躲在腹部深處,周遭有許多重要器官,對身體衝擊更大。美國威克森林大學浸信會醫學中心研究發現,想除去腹部深處脂肪,除了要規律運動,還要多吃可溶性纖維,像蔬菜、水果、豆類食物都含有可溶性纖維。


研究首席作者為內科副教授克莉絲汀‧海爾斯頓醫師,她表示,內臟脂肪過多的人較容易產生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這項研究發現,只要簡單改變一點生活習慣,就能讓身體更健康。


研究團隊分析1114位民眾健康狀況,這些民眾都有很多內臟脂肪,也慢慢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其病。研究人員檢視他們的飲食、運動習慣,經過5年時間,再運用電腦斷層觀察內臟脂肪變化;結果顯示,每天多吃一點可溶性纖維,有助減少腹部脂肪、內臟脂肪,不過皮下脂肪則不受影響。5年下來,內臟脂肪約減少3.7%;每周做劇烈運動2─4次,每次30分鐘,持續5年則減少約7.4%。


一天如何攝取10公克可溶性纖維?研究人員解釋,一天吃2顆小蘋果、1杯豌豆和半杯花豆,就可達到目標。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肥胖」期刊。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是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護心、防癌、保肝、助消化,但必須是黑咖啡,不加糖、奶精等垃圾!


醫學專家寵愛咖啡
    全球大約有10億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咖啡,以此開始他們新的一天。在這10億人中,中國人所佔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有調查顯示,目前七成國人喝咖啡,其中三成人已經養成每天喝咖啡的習慣。然而,從小熏陶在芳香怡人的“茶文化”中的我們,總覺得和苦澀濃郁的西式“咖啡文化”有點隔膜。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臨大敵,“喝咖啡導致鈣流失,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的報道也讓我們毫不猶疑地把它扔進“壞飲料”的行列。咖啡對健康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生命時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心血管、腫瘤、消化等多科專家,發現咖啡的很多健康益處,讓我們意想不到。
 

僅次於水的第二大飲料

除了石油以外,世界上最古老、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就要算咖啡了。在西方國家,清晨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手握一杯咖啡、急匆匆走在上班路上的人。在中國,星巴克的連鎖店已經遍地開花,就連不少老人都能一眼認出它的“女妖”標幟。據國際咖啡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消耗的咖啡是4000億杯,每秒鐘,世界上就有1.4萬杯咖啡被喝掉,咖啡已成為僅次於水的世界第二大飲品。芬蘭人當數世界上最愛喝咖啡的人,2008年的人均咖啡消耗量是12公斤 。即使在亞洲一些茶文化國家,咖啡也越來越受歡迎,日本已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費國。在美國,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喝咖啡,近九成人早餐必定要搭配咖啡。相比之下,咖啡在中國雖然“知名度”很高,但“接受度”並不是很高。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年每人消費咖啡不到100杯。喝咖啡的人中,男性佔56%,女性佔44%。其中,41—50歲的人最多,佔24%﹔其次是21—30歲的人,佔18%。   咖啡科學信息學會的創辦人之一艾尼斯多·伊利指出,過去人們對咖啡有很多誤解,近十幾年來,才將咖啡作為一種健康飲品。人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咖啡中不僅含有咖啡因,還富含蛋白質、脂肪、煙鹼酸、單寧酸、生物鹼、鉀、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成分。   
 
咖啡不為人知的好處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曾與前世界心臟聯盟主席馬裡奧·馬拉奧等專家合寫過一本書,叫《咖啡無罪的101個理由》。書中說,只要適當和有規律地喝,咖啡保護心臟的作用要強於葡萄酒。心血管內科專家告訴記者,咖啡因能改善左心室的收縮功能和冠狀動脈的血液流量,因此適量喝咖啡可以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對於那些擔心心率加快的人,他建議,每天1—2杯為宜,老年人最好1杯。不要太濃,盡量少加糖或不加糖。   

除了受到心血管專家的“寵愛”,咖啡還被許多其他醫學專家所推崇。   

咖啡能防癌抗癌。腫瘤醫院營養科專家推薦,咖啡中蘊含的多酚類物質是一種強抗氧化劑。每天喝點咖啡,無論是預防癌症,還是對癌症的治療都有一定效果。   

咖啡保護肝臟。“咖啡富含的多酚類物質對肝臟也有保護作用。” 專家建議肝炎患者每天喝點咖啡,對肝細胞的修復很有好處。日本專家則發現,咖啡除了養肝,還能解酒,其中的綠原酸可避免酒精中毒。   

咖啡預防2型糖尿病。眾多研究顯示,在喝咖啡的人中,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較低,是因為咖啡中的某種物質可減少腸道中的葡萄糖吸收率,改變葡萄糖吸收的部位。   

咖啡有助消化。消化科醫師告訴記者,愛吃肉的人最好飯後喝杯咖啡,有很好的解油膩、助消化作用。此外,咖啡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比橙汁都高,咖啡因還能刺激腸道、加快蠕動。因此,喝咖啡有緩解便秘的效果。   

咖啡預防抑鬱。規律飲用咖啡的人,飲用後會覺得愉快、煩躁感少了,心境得到改善。心血管內科專家指出,煩躁或情緒低落時,喝杯咖啡確實能讓心情平靜。   

咖啡是運動伴侶。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顯示,運動後喝兩杯咖啡,有助於緩解肌肉酸痛症狀。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衛首度指出:手機可能增加腦瘤風險
 
《nownews》林蕙娟
2011年6月1日 09:5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癌症研究中心明確表示,使用手機可能增加某種腦瘤發育的風險,建議應該考慮降低曝露風險的方法。而以往世衛組織表示,沒有確切證據證明使用手機和癌症有關聯,這是世衛組織第一次明確提出使用手機可能導致罹患腦瘤。 


台灣時間今天凌晨共有來自14國、31名科學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在世衛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會議指出,檢驗現有的科學證據,使用手機產生的輻射頻率電磁波,應被視為可能致癌。IARC在法國里昂舉行8天會議,在最後一天的會議作此表示。 


世衛的癌症專家表示,在檢驗全部已有的科學證據之後,使用手機提高罹患惡性腦瘤──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去年一項大型跨國研究報告顯示,使用手機長逾10年以上者,罹患神經膠質瘤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 


世衛專家將手機歸為2B級致癌物,使用手機和吸汽車廢氣、DDT、鉛、福馬林等同樣有致癌風險;專家並建議,使用手機應使用簡訊和免持裝置,以降低曝露。但也還表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長期的調查追蹤,畢竟手機是一種新興技術。




原文網址: 世衛首度指出:手機可能增加腦瘤風險 | 生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6/01/327-2716949.htm#ixzz1QuV4LjJC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女人有些部位越醜越健康


導語:愛美的mm總是會對自己身體上的算不上美的部位發愁,但是其實有些部位,越醜越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多項科學研究顯示,一些身體部位的“缺陷”實際上是對健康非常有益的。

一、屁股大心腦血管好

多項研究顯示,臀部大的人體內“壞膽固醇”水平更低,“好膽固醇”水平更高,因而心腦血管硬化的幾率較小。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脂肪酸,而且還包含著防止動脈堵塞的抗炎症素。英國牛津大學研究還發現,大屁股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也很低。

一項跨國研究報告指出,豐臀配上纖腰可能是避免心臟病發作的最佳保障,腰圍與臀圍的比例較身體質量指數(BMI)更能預測心臟病發作的幾率。最危險的是那些腹部肥胖的人,也就是被稱為蘋果形身材的人。這部分人的脂肪細胞堆積在腹腔內主要器官周圍,影響血糖代謝,容易引起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異常。這些都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二、長痣多老得慢

身上痣多不僅難看,而且會使皮膚癌危險增加10倍。 但另一方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科學家最新完成的研究表明,與無痣者相比,多痣的人一般比實際年齡年輕6-7歲,而且患心臟病及骨質疏松症等衰老性疾病的幾率比較低。
同時他們還發現,身上痣長得較多的人要比皮膚光滑潔白的人年輕好幾歲。痣多的人染上衰老性疾病的幾率要比同齡人低的原因是:染色體端位上的端粒起著生物鐘的作用,身上痣的數量超過100顆的人,他們的端粒通常比痣數量低于25顆的人要長。這種端粒長度上的差異意味著他們之間會有6-7年的年齡差距。

三 、乳房小脊柱更挺拔

土耳其研究人員發現,乳房越大,尤其是D罩杯以上的人,越容易出現上背痛及脊柱彎曲,乳房小的人則不會。從性愛角度來說,小乳房對愛撫的敏感度比大乳房更強。
過大的乳房會影響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和受力點,“過重”的乳房讓脊柱發生變化,因此,胸部大的女性一定要戴合適的胸罩,運動時最好穿束身胸罩,減輕背部負擔。

四、鼻子大不易得感冒

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發現,鼻子越大,吸入灰塵等污染物的幾率反而會減少,其抵禦有害病菌的能力也更強,因此鼻子大的人很少得感冒或流感。
鼻子大小與呼吸狀況大有關係。鼻翼較寬、鼻梁高挺,說明你的呼吸器官發達,能呼吸到足量空氣;但在污染嚴重的地方,你也會吸入過多廢氣。如果鼻翼嬌小,表明你的呼吸功能較弱,不透風的地方會讓你氣短、胸悶。在辦公室待一到兩個小時,就應該去樓梯間或窗邊呼吸五分鐘新鮮空氣,以防缺氧。

五、大腿粗心臟好

丹麥一項為期12年、涉及3000名男子的研究顯示,大腿周長 60厘米 以上、腿部肌肉強壯者,早亡和患心臟病風險大大降低。研究人員認為,大腿圍的長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細,心肌重量也較輕。
大腿的肉是保健肉,當它們被破壞時,這些肥肉會釋放出大量細胞因子,導致身體內部炎症,而這些炎症則很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抗體和糖尿病。

六、腳趾短跑得快

英國最新研究指出,人類進化過程中腳趾變短是為了跑得更快。 長腳趾牽涉肌肉及骨骼更多,因而跑步費勁,減振效果也差。
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人類學家坎貝爾·羅廉在研究中發現,善于奔跑的動物,其腳趾都非常短。羅廉說,當一只腳騰空,另一只腳落地時,人體重量的1/2-3/4都會落在前面一只腳上。平常走路時,人們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奔跑時,腳趾就必須承擔更大的推進力。腳趾越長,運動時需要的能量就越多,肌肉負荷會更大,既影響爆發力,又影響耐力。

七、耳朵大老了不失聰

生物醫學專家拉爾夫- 霍爾姆 博士表示,人的外耳越大,耳道獲得聲音就越清晰,因此大耳朵的人很少因衰老而失聰。理論上講外耳廓大的人聽力要好些,是因為它收集聲波的面積大。

八、平足腿部受傷少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平足的人腳和腿部受傷少,20%足弓高的人受傷危險比平足者高6倍。足弓弧度太高,難以貼近地面。扁平足的人,應選擇鞋底有拱墊、鞋跟較硬的鞋,否則易患足底筋膜炎;高足弓的人應選用更柔軟的鞋墊或氣墊,減少震蕩對腳部的傷害。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菸品比塑化劑還毒!拒菸聯盟籲儘快修法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2011-06-07 11:07

塑化劑污染事件,人人恐懼,不少男性都擔心自己變娘、小弟弟變短,影響健康及「性」福,專家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將塑化劑列為「二B的疑似致癌物」,但菸品中69種致癌物卻是「A級致癌原」,更是恐怖。期盼立法院能儘速通過菸害防制相關法案。


國家衛生研究院客座教授溫啟邦指出,香菸含有多種致癌物質,不但導致精蟲品質變差、活動力弱,對性福的影響絕不亞於塑化劑。菸品每一年更奪走60萬人生命,其中因二手菸致死亦多達60萬人。


有鑑於此,由213個團體所組成的「台灣拒菸聯盟」,請求立法院儘快審查即通過菸害防制相關法案,讓含有「A級致癌原」的菸品,能夠獲得更積極的控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促使成人戒菸的主要方法就是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研究發現,無菸環境政策將有助於戒菸及降低菸草總消費量4%~10%;另外,提高菸稅及菸價,也能降低抽菸率。研究發現,高收入國家,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4%,而青少年對稅收和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是成年人的2至3倍。


預防青少年吸菸最有效的方法則是菸盒採用素面包裝,並印製大幅警示圖文以及禁止菸品展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有毒的塑化劑商品無一倖免、全部下架,但含69種致癌物質的菸品,卻能展示販售。


姚思遠強調,芬蘭宣布「2040年將達成全國禁菸」,紐西蘭政府也發表健康政策白皮書,宣布2025年全國禁菸菸,紐西蘭政府日前也宣布,從7月日起監獄不再有特權,跟所有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一樣「百分百禁菸」。紐西蘭政府建議監獄收容人改以吃紅蘿蔔及唱歌來轉移菸癮。


姚思遠認為,其他國家做得到,台灣也一定有能力做得到。希望立法院儘速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讓國人免於遭受比塑化物更毒的香菸威脅。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1&id=13539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小孩要注意!研究:兒童罹患氣喘 都是蟑螂惹的禍

《nownews》2011年6月14日 21:29

孩童若長期暴露在蟑螂繁殖的環境,很可能對他們過敏,提高罹患氣喘的機率。(圖/擷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過敏與臨床免疫》期刊一項研究指出,兒童若住在氣喘罹患率高的地區,血中含「抗蟑螂蛋白抗體」的機率是一般孩童的2倍。也就是說,孩童若長期與蟑螂接觸,很可能提高他們罹患氣喘以及過敏的機率。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帕札洛斯基(Matthew Perzanowski)表示,他們從紐約市找來239名7、8歲的幼童參與研究,這些幼童分別來自於氣喘罹患率高低不等的區域。研究發現,幼童越常暴露在蟑螂出沒的環境,過敏機率就越高。 


帕札洛斯基表示,身處在紐約這樣的大都會中,蟑螂過敏原確實會影響罹患氣喘的機率。而在氣喘罹患率高的區域,研究人員發現到蟑螂不只是唯一的過敏原,狗、貓以及塵蟎都有可能引發氣喘。 


蟑螂是繁殖力很強的雜食性動物,以德國蟑螂為例,一年可繁殖10萬隻後代。不僅如此,週遭環境對牠們的成長有很大的關係,越是髒亂的環境,蟑螂越容易取得食物,也就更容易繁衍。所以若要降低孩童罹患氣喘的機率,務必定時清理居家環境。




原文網址: 都市小孩要注意!研究:兒童罹患氣喘 都是蟑螂惹的禍 | 國際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6/14/334-2720255.htm#ixzz1QuQBxx2g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史上最科學的吃飯時間表


早餐──7:00
這時你可能還『睡』在床上,可實際上你的體溫已經開始上昇、脈搏開始加快、交感神經變得逐漸活躍,消化功能也已經開始運轉,胃腸道處於蘇醒狀態,能最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是早餐的最佳時間。

加餐──10:30
要知道,在早上7點到10點之間的這個時間段,你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要比在其他時間段快上40%。所以,此時你需要吃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來幫你集中精力、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

午餐──12:30
同事們都開始逐漸起身,這也是你的身體能量需求最大的時候,是吃午餐的最佳時間。此時你體內胃腸道的消化積極性已經遠不如早餐的時候,所以用餐時需要細嚼慢咽,萬萬不能一邊盯著電腦一邊吃午餐。不僅容易發胖,營養也無法吸收。

下午茶──15:30
這也是需要立即補充能量的時候,因為你體內的葡萄糖含量已經大大降低,不僅思維速度變慢,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也開始冒頭,如果再不及時補充能量,你的工作就很難順利、愉快地進行下去了。

滿分下午茶:
富含粗纖維的杏仁或葡萄乾。

晚餐──18:30
晚餐一定要在睡前4個小時解決,這是食物在胃腸道中完全消化吸收所需的時間。否則帶著未消化的食物入睡,不僅會堆積脂肪,你的睡眠質量也會大大受到影響。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7:30
起床。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早上5:22―7:21 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種能引起心髒病的物質含量較高,因此,在7:21之後起床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 
打開檯燈。 “一醒來,就將燈打開,這樣將會重新調整體內的生物鐘,調整睡眠和醒來模式。”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說。 
喝一杯水。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30―8:00
在早飯之前刷牙。“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的腐蝕,因為刷牙之後,可以在牙齒外面塗上一層含氟的保護層。要么,就等早飯之後半小時再刷牙。”英國牙齒協會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員戈登·沃特金斯說。 


8:00―8:30
吃早飯。“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師凱文·威爾倫說。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這類食物具有較低的血糖指數。 


8:30―9:00
避免運動。來自布魯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早晨進行鍛煉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個時間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馬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運動的人患感冒病的機率低25%。 


9:30
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紐約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內頭腦最清醒。 


10:30
讓眼睛離開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鐘。 


11:00
吃點水果。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3:00
在麵包上加一些豆類蔬菜。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 “烘烤的豆類食品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維倫博士說。 


14:30―15:30
午休一小會兒。雅典的一所大學研究發現,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鐘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髒病死亡的機率會下降37%。


16:00
喝杯酸奶。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
鍛煉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鐘,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舍菲爾德大學運動學醫生瑞沃·尼克說。 


19:30
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21:45
看會電視。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要注意,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3:00
洗個熱水澡。“體溫的適當降低有助於放鬆和睡眠。”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說。 


23:30
上床睡覺。如果你早上7點30起床,現在入睡可以保證你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鐘的行為,都將給身體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後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記住身體健康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你的生活,讓你的人生豐富多彩!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久坐4~6小時 死亡率增8成

《華視新聞》 更新日期:2011/06/17 14:46


提醒觀眾朋友,現在看電視,不妨站起來看,因為,坐太久,可是很不健康的,專家說,一天坐四到六小時,死亡機率增加八成、尤其婦女、可能會引起心臟病。


咖啡杯遇熱會溶出塑化劑,98%的蘋果帶有殺蟲劑,洗不乾淨,每天講手機超過15分鐘,得腦癌機率飆升72%。這不能用、那不能吃,怎麼辦呢,記者羅伯茲。如果你成天坐著想這些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健康殺手。專家說:每天坐著四到六小時不動,死亡風險增加八成。


脊椎會長時間擠壓、循環不良、血小板功能異常,減緩新陳代謝、婦女更可能因此引發要命的心臟病。研究人員說,站比坐,需要用更多的肌肉維持平衡,如果越常站著或走動,能坐比著燃燒兩三倍的熱量。少坐多站多走動,遠比上健身房運動更有益健康。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歲胖童中風! 醫師:少喝飲料、少吃速食


《優活健康網》日期:2011.06.13


◎ 本報訊
孩童常吃速食可能引爆健康危機!英國出現1名年僅6歲的兒童因為常吃速食以及洋芋片等高熱量食物,結果胖到中風,健康專家警告,肥胖已經成為兒童健康嚴重問題,過度肥胖者更必須到醫院就診,避免釀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根據英國一項對66家重症醫院進行的調查指出,過去5年超過5500名年齡在16歲以下的兒童,因為過胖到醫院就醫,其中約400人不到5歲,至少40人甚至未滿週歲,調查中甚至發現,小學畢業的學生,每3人中就有1人被列為醫學上肥胖兒童;對於兒童肥胖情況惡化,調查中發現,除了父母太早讓嬰兒斷奶,還因為餵食他們不健康的食物,例如漢堡、薯條及高脂肪食物。


不僅英國發現類似案例,據統計,台灣都會區的中小學生,平均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每6名肥胖學生就有1人血壓過高。更多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的2倍。


醫師認為,兒童肥胖是造成成人肥胖的主因。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包含遺傳基因、環境因素及飲食生活習慣,為了避免肥胖,醫師也建議兒童少喝含糖飲料,因為市售含糖飲料大都添加人工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在人體代謝過程中,被轉換成脂肪的效率遠比其他糖類好,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抗肥胖 要從小做起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6/24 13:55

美國學齡前兒童,每五個裡面,就有一個體重過重,一項新的研究提醒大家,對抗肥胖要從小、甚至於從嬰兒時期做起。


美國醫學研究院提出一個與一般人想法相反的理論,就是嬰兒肥不會在長大之後就消失,反而有可能對一個人的健康,產生長遠影響,預防肥胖不只要從小做起,它還需要家長、托兒所與學校共同合作,從一開始就給小孩建立起健康的生活習慣,這裡面包括飲食和運動。


嬰兒時期喝奶,通常是飽了就會停止,但是到了兩、三歲以後,進食的習慣卻從吃飽變成吃完,小朋友被教導要把大人給的份量吃光,你給他的份量愈大,他就吃得愈多,


美國所制定的國民健康飲食方針,都是針對兩歲以上,不過研究顯示,美國的小小孩蔬果都吃得太少,在小朋友接觸到垃圾食品以前,就讓他們建立起吃健康食物的習慣是很重要的。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