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難為?難為父母!

信義國小游玉芬主任

清晨校園是清新又熱鬧的,一位媽媽臉色凝重走進輔導處,困難的吐出第一個字:我有個教養的問題想請教……。我請她坐下喝杯水,她開始述說她與女兒的種種教養問題:整天拖拖拉拉,學習不用心,敷衍老師與家長的交辦作業,……邊著淚水在眼眶打轉,唉!為人父母容易,當個「稱職」的父母可不簡單,我想這是現代父母的心聲吧。彼此打氣、學習轉念,是為人師又為人母的我積極嘗試的,為因應未來快速變遷的社會,父母難為仍得教育孩子學習面對應變未來的世界。參加各種親職教育講座、父母成長團體對話分享,皆能協助我們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子女的教養問題喔。以下分享我的想法:


一、    培養健康的自我觀念:要欣賞孩子在生活或工作中所表現的優點,不要認為孩子幫你洗碗是應該的,他洗完碗後可以說:「哦!你的碗洗得真乾淨,實在是很好。啊,你還懂得把流理台擦乾淨,我真欣賞。」就是這樣,你不要講「聰明」或「能幹」那些抽象的字眼,要真正講出:「你把碗洗得很乾淨。」這就夠了。

二、    主動學習的身教:美國前教育部長賴利曾經說過:「每個父母一天至少要陪孩子念幾個小時的書。且家裡應該要有足夠的讀物可以閱讀、討論。我們要給予孩子較多的陪伴跟鼓勵。」從生活中讓孩子看到你主動學習的態度。

三、    主動嘗試的機會:教導孩子自動自發的精神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平常就要給他機會,讓他有勇氣去嘗試,但是千萬不要沒有教就讓他去嘗試。你必須教會他注意事項後,再勇敢讓他去試,而且要在旁邊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對他信任,孩子就會顯得不一樣。

四、    發展孩子的優勢能力:能經常欣賞孩子的優點,才有機會去糾正他的缺點,千萬不要以糾正缺點為教育孩子的重點。以父母親看孩子的成績單來作比喻,你是看「怎麼只有六十分,不用功」,或「不錯喔,已經六十分了,再加油一下,一定會更好」呢?

五、    嚴禁濫看電視:千萬不要縱容孩子看太多電視,寧可跟孩子聊天、歌唱、談話、閱讀,也不要看那些沒有營養的電視節目。還要注意的是,電視常是暴力跟色情的來源。而且電視是直接引導你,使看的人無法思考、沒辦法操作,所以他失掉了思考跟操作的機會和能力。

六、    學習表達感覺:父母也會有感到沮喪、難過、喜悅、興奮、疲憊、懊惱的時候,此時,亦可將感受清楚、真實的傳達給孩子了解。例如,當你因疲倦不想跟孩子玩時,可以表達:「我累了,我想休息,讓我休息一下,二十分鐘後在陪你」,而非將矛頭指向孩子:「你很煩!」

稱職父母難為,準備好轉念、改變了嗎?自問:

1.    您能接納自己嗎?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尋求能多增進成就感的途徑,通常接納自己也較能接納孩子。

2.    孩子是「誰的」?您是否視孩子為獨立個體,或是您的產品,孩子的表現要符合您的期待嗎?

3.    您真的喜歡孩子嗎?重視運動的父母,可能不太喜歡缺乏運動興趣的兒子,醉心音樂的父母可能對缺乏音樂細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您呢?

4.    難道只有您的價值觀是對的?越是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及信念是不可動搖的,便越易傾向於孩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及信念,如果父母的價值體系和信念越有彈信則較易於接受下一代的價值觀。

每一位為人父母者在與配偶、朋友、親戚、同事的關係中,有時為了維繫與他人的良好關係,必須改變自己;同理,與孩子的相處,父母是否也可以改變自己抱持的態度呢?如果子女可以成長得更好,為人父母都願意努力!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期三階段補充維他命大補帖

文/吳碧芳
採訪諮詢/台安醫院健康事業發展部營養師余依晏


許多女性因為懷孕而開始重視營養補充,像是維他命、葉酸、鈣片、鐵劑、魚油……等等,妳或許都聽過,但市售產品林林總總,到底該怎麼選擇?怎麼吃?才能提高這些營養素對人體的幫助。


懷孕之後究竟該如何補充維他命?維他命缺乏對胎兒會有哪些影響?許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總是擔心自己是否吃得太少,又擔心自己是不是太晚才補充某些營養素,會因為趕不及 而影響胎兒成長發育。台安醫院健康事業發展部營養師余依晏表示,一般來說,維他命指的是飲食中的維生素,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一般人只要維持均衡飲食,其實不太需要擔心維生素不足的問題。


孕期營養概念篇
懷孕初期沒補到也別擔心
余依晏營養師舉例說明,葉酸是懷孕初期很重要的營養素,足夠的葉酸能減少準媽媽出現貧血、倦怠、記憶衰退等症狀,並能預防一些重要的神經管缺損,例如脊柱裂或水腦等,足夠的葉酸也可以預防早產發生。因此,婦產科醫師多會建議準媽媽從懷孕初期就應該增加葉酸的攝取量。根據衛生署建議,懷孕婦女應比孕前增加200微克的葉酸。
但是,有些準媽媽因為月經週期比較不準時,等到確認自己懷孕時,已經是懷孕10週以後,這時再補充葉酸還來得及嗎?余依晏營養師說:「葉酸屬於維生素B群的一種,深綠色蔬菜、黃豆製品、菠菜、蘆筍、鮭魚、肝臟、豬肉等食物中都含有葉酸,植物性食物的葉酸含量較高,只要飲食均衡,其實不太需要擔心葉酸不足的問題。」


三階段必須營養素這樣補
一般市售的綜合型維他命,除了維生素之外,也會包含有鈣、鐵、碘、鋅、鎂等礦物質營養素。準媽媽必須了解自己究竟需要加強哪些營養素,聰明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營養來源,免去心中的疑慮與不安。
根據衛生署建議,懷孕婦女須增加攝取量的維生素有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群(B1、B2、B6、B12)、葉酸等,礦物質鐵、碘、鎂、硒等,不同孕期的需求量大不相同,例如鐵質,在懷孕後期再加強補充即可;另外,準媽媽們很在意的鈣質,其實只要平常有喝牛奶習慣的女性,整個孕期並不需要刻意增加攝取量;而對胎兒腦神經發育有極大影響的葉酸,事實上,孕期三階段都應增加攝取量,並非只有懷孕初期需要加強補充而已。


營養均衡與適量要把握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補充維生素最好的來源仍然是天然飲食,余依晏營養師表示,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與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容易累積在體內,不易排出體外,包括有維生素A、D、E、K,從天然食物取得較不容易有過量累積在臟腑器官的問題。
此外,維生素B群、葉酸、C等都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需要每天補充;懷孕中期以後需增加300大卡熱量,人體所攝取的熱量增加,維生素B群的需求也必須跟著增加,以維持人體的正常代謝及吸收。從飲食中補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余依晏營養師說:「維生素C每日建議量110毫克,1顆拳頭大的芭樂,即可達到一天的建議攝取量。」
不過,選擇天然飲食作為孕期營養來源,也需要把握兩大原則:均衡及適量。她強調,選擇的食物必須多樣化,避免連續且長期吃同一類食物,可降低過敏體質被誘發的機會。


孕期營養補充篇
特殊情況可選用專屬維他命
若是長期習慣精緻飲食、少吃蔬果、壓力過大的族群都容易缺乏維生素B群,對於有偏食、挑食,蔬果攝取嚴重不足的人來說,水溶性維生素也比較容易缺乏或攝取不足,那麼,就可以選擇孕婦專用的維他命來補充。


孕期重要維生素及主要食物來源
維生素A:能保護骨骼正常生長,使眼睛適應光線變化,降低夜盲症的發生,加強免疫力。植物性食物中的β-胡羅蔔素是較安全的維生素A來源,可降低過量攝取的風險。
食物來源:胡蘿蔔、番茄、菠菜、南瓜、青江菜等黃綠色蔬菜及動物肝臟、蛋黃等。


葉酸:是參與細胞分裂時,DNA合成的必須營養素。足夠的葉酸能幫助孕媽咪避免貧血、倦怠、情緒低落、暈眩等症狀;並減低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腦部發育不良、出生體重過輕、生長遲滯等問題。
食物來源:深綠色蔬菜、肝臟、豬肉、黃豆製品、菠菜、鮭魚、籚筍。


維生素B12:能促進紅血球再生,維護神經系統健康,幫助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吸收。攝取不足容易出現倦怠、口腔炎等症狀。
食物來源: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例如內臟、乳製品。蔬菜類食物中僅海藻類和紫菜含有,素食者應多吃蛋、牛奶、海帶、紫菜。


維生素B1:幫助人體保持正常食欲,缺乏時容易感覺疲勞、倦怠、肌肉無力、情緒不穩定、易怒、頭痛、失眠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含酒精飲食容易破壞腸胃道對維生素B1的吸收。
食物來源:麥芽、黃豆製品、豬肉、豌豆粉、麥片、牛奶、青豆、全麥麵包等。


維生素B2:參與人體代謝,眼睛常常佈滿血絲、嘴唇乾裂、容易長青春痘者可能與缺乏維生素B2有關。
食物來源:肝臟含量最豐富,其他還有全脂奶粉、乳酪、肉類、蛋類及綠葉蔬菜。


維生素B6:在細胞中參予多種蛋白質與氨基酸的代謝功能,幫助胎兒發育,與成長的關係密不可分。
食物來源:豌豆、雞肉、麥芽、香蕉。


維生素D:維生素D能幫助人體鈣質吸收,不足時可能會導致新生兒低血糖及牙齒法瑯質發育不全。
食物來源:乳製品是最佳的維生素D來源。海魚、蛋黃、魚肝油、強化牛奶、活化固醇、曬太陽、乳酪、肝臟、鮭魚、沙丁魚中。


維生素E:維生素E在一般飲食中就能攝取足夠,較少有不足的現象。
食物來源:植物油、動物油、蛋、莢豆類、穀類。


【整理/吳碧芳;審閱/余依晏營養師】


單一劑型易攝取過量
如果日常飲食較無法補充這些營養素,例如外食、素食者、長期飲食不均衡,容易缺乏特定營養素的族群,綜合型孕婦專用維他命是不錯的選擇。市售產品林林總總,余依晏營養師指出,有些強調單一劑型,高劑量的產品,比較不建議孕婦吃,特別是脂溶性維他命,容易攝取過量,對胎兒及準媽媽都沒有益處。


天然ㄟ尚好?不一定
綜合型維他命的營養來源有化學合成的,也有天然原料製作的,一般人都認為,自然是天然的最好,其實,這可不一定。余依晏營養師表示,使用天然原料需擔心可能有原料汙染的疑慮。她解釋說:「例如鈣片,原料可能是牡蠣,可能含有其他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例如磷,但也需要擔心原料污染的問題。化學合成的就比較沒有原料污染的疑慮,但因為是化學結構式合成的產品,因而也不會含有其他的營養素。」


原文刊載於2011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寧當一坨大便,也不願放棄夢想,魏德聖

文章來源:Yahoo!奇摩話題 │ 2011-09-09


一直到2011年夏末,多數人對於導演魏德聖還是抱持相信懷疑參半的態度:他是台灣國片史上賣座第一名的導演,但拍攝過程中資金短缺、沒日沒夜的拍戲,不少戰友因此離開。多年好友看到他拍片為了資金煩惱,還激動地對著他說:「小魏!你怎麼了?你曾經是塊黃金,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 對於種種懷疑,魏德聖一笑置之:「為了成為黃金,有時候你必須忍受當坨大便。」他看淡名聲、看淡外界評價,只瞄準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只要記住夢想的方向,路再遠,都不會迷失。


很多人問我在拍完「海角七號」之後,為什麼選擇馬上拍「賽德克巴萊」,不多拍幾部符合大眾口味片子?這樣風險不是很大嗎?我只能說拍片不用去聽其他人怎麼講,一聽下去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真心想做一件好事情,所有人都會幫你


12年前,我就想拍「賽德克巴萊」,但資金不到位,才會有「海角七號」誕生。那時台灣電影市場很糟糕,拍一部、死一部。做為一個導演,第一次贏了,你還可以輸兩次,第一次輸了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所以我對自己的「第一次」抱持很大期待。


然而,要把「賽德克巴萊」這麼大的作品當處女作實在不可行,因此繞彎先做一點其他事情。很多人把夢想放得很高、很難,但我相信「天助自助者」,如果誠心誠意做一件好事情,旁人和老天都會幫助你、老天也會幫助你。每件事情都有它發生的時間,但如果不開始動手做,時間永遠不會到。


「海角七號」的大賣曾經把我捧得很高,但拍「賽德克巴萊」時又沒錢了。有一次我跟朋友借錢,他看到我都快哭了,說:「小魏,你曾經是一塊黃金,現在怎麼變成這樣?」我回答:「你一定看錯了,我只是大便的化石啦。」為了變黃金,有時候你必須讓自己像狗屎一樣,例如拍馬屁啊之類,但如果目標很明確,一切忍耐都值得。


戰友離開,比缺錢更苦


當初為了進入電影圈,我花了整整兩年時間。如果不是那兩年費了這麼多力氣想進這個圈子,後來遇到這麼多挫折搞不好早就回南部老家,找份普通工作,純粹為生活而工作。可是好不容易撐了兩年入了門,總不能待一個月就放棄吧?我告訴自己,再看看吧、再看看吧,於是一路走到現在。


其實在這10多年間,我隨時有想放棄「賽德克巴萊」的念頭,「賽」片拍攝期間,也發生戰友離場的狀況,畢竟一場仗打一天,大家可以熱血澎湃,可是一個月沒飯吃、一個月沒睡覺,真的會累。


每個人狀況不一,像馬拉松選手有人極限是1萬公里,叫他跑5萬公里就是很大負擔。戰友離開對我來說很痛苦,但這時候別想太多,跟他們還是可以保持好關係,以後未嘗沒有合作機會,自己還是要走下去。


記得初衷,就不會迷失


有人說我現在變成國片成指標人物,擔不擔心?當然不擔心啊,我怎麼會因為別人而決定要不要繼續做一件事情呢?承擔我個人的事情就很累了,幹嘛還承擔別人的夢想。遇到旁人反對的時候你應該想想,他們口中的「不可能」,是做過才說不可能,還是還沒做就說不可能?如果嘗試後不成功,覺得不可能,也許是他無能;如果沒做過就說不可能,那幹嘛聽他的?他根本連動都不敢動。所以不要被別人的反對動搖。


我覺得不論做什麼事情,要經常回頭看,確定自己在同一條路上。環境會變、做法會調整,就像當初我為了「賽德克巴萊」先拍出一部賣座的「海角七號」,現在「賽」片完成了,我的目標又往前推進一步。但自始至終本心不會改變,就像玩迷宮一樣,出口永遠在更遠的地方。走對路很重要,只要記得「初衷」,你就不會迷失。


堅持達人:魏德聖
職業:導演
堅持金句:為了變黃金,有時候你必須讓自己像狗屎一樣,但如果目標很明確,一切忍耐都值得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葉黃素和深海魚油 替眼睛防曬

《蘋果日報》2011年 08月28日

多數人的防曬觀念是外出時擦防曬乳液或撐傘,避免紫外線傷害,卻沒有為眼睛防曬。陳瑩山說,在烈日下格外要護眼,除可戴太陽眼鏡外,更建議每天吃葉黃素與深海魚油,因為葉黃素可減少紫外線中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而深海魚油則可加強葉黃素吸收。

矯正視力1.2

陳瑩山說,自己國中時有500度近視,但多年來每天服用葉黃素和深海魚油後,已經55歲的他,這幾年除了有點老花眼,眼睛還很健康,現矯正視力有1.2,且吃了魚油後,眼睛也不再乾澀。

陳瑩山說,葉黃素可以中和紫外線中會照傷眼睛的藍光,吃葉黃素,就像為眼睛細胞穿防曬衣,能減少光源對眼睛的傷害。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平時可多吃。

陳瑩山建議,民眾可每天可攝取約30毫克以下的葉黃素,並吃10毫克以下的深海魚油,以利加強葉黃素吸收。

近年研究則發現,眼睛的細胞膜有一半是深海魚油中不飽和脂肪酸DHA組成,「深海魚油有如眼睛的維他命」,民眾飯可以少吃,但葉黃素和深海魚油絕不能少。 

記者高麗玲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過敏產生最上策 從懷孕期開始,懷孕期間多食用"益生菌"與"魚油",則更可進一步降低新生寶寶一出生就產生過敏體質的機率。

【文/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

近年來醫學界已經瞭解了遺傳性過敏病基本上乃是一種與多重基因遺傳有關的慢性過敏性發炎反應。此炎症反應會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激發造成臨床上的過敏發作,而其發作的部位則與其所遺傳到的各別器官異常有密切的關係。當此炎症反應發生於支氣管時我們稱之為氣喘病,發生於鼻腔、眼結膜時稱之為過敏性鼻結膜炎,發生於胃腸時稱之為過敏性胃腸炎,而當其發生於皮膚時我們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

遺傳性過敏病曾造成多位知名人士死亡,其中又以發作時有駭人的臨床嚴重度的氣喘病最受人重視。

氣喘盛行率

氣喘病長久以來即為各國所重視的國民健康問題,其罹病率與死亡率於全球大多數的地區亦有逐年增加的傾向。近年來兩次的大台北地區學童氣喘病罹病率的問卷調查(民國87年與91年)其比例更是快速增加到高達16%與19%。

民國96年台北市衛生局相關委託調查統計也顯示氣喘在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約有20.34%的盛行率。

至於民國91年與92年衛生署委託的大台北地區與大台中地區國小學童過敏性鼻炎罹病率調查更是已經增加到約百分之五十。氣喘的死亡率在民國91年以前一直都位居於台灣地區每年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每年約有1200位氣喘病人因氣喘發作而死亡。而氣喘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對有氣喘病和異位性體質家族史的嬰兒,如果可以避免接觸二手菸、塵蟎、蟑螂、黴菌、貓、狗等過敏原,即可減少發生氣喘病。

成人則可避免接觸工作場所的吸入性化學性刺激物。由於異位性體質乃是一種遺傳性的過敏發炎體質,而所有遺傳性體質皆須受到環境因素的不良作用才會造成發病。

從懷孕期做起

目前我們已經了解兒童過敏病的發病與否,可以於懷孕的第二產期(即第四個月)及新生兒出生後的六到九個月內,事先加以預防,就可以大幅減少過敏兒的產生。

即使是對於已產生過敏症狀的兒童而言,藉由儘快改善會使其生病的過敏環境,並早期適當使用抗過敏性發炎的藥物(尤其是吸入性類固醇),則其過敏病亦將有獲得完全控制的可能。

拒絕過敏源

首先我們必須教導已有一個或以上過敏病人的高過敏家庭中的懷孕婦女,能從懷孕的第二產期(即第四個月)以前就開始避免接觸家族內過敏的過敏原(必須經由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加以證實),包括母親應禁食家族中過敏的食物;減少塵蟎、蟑螂、黴菌、貓狗等有毛寵物,與空氣污染物或香菸的接觸。

另外孕婦如果能於懷孕期間多食用低過敏奶粉、益生菌與魚油,則更可進一步降低新生寶寶一出生就產生過敏體質的機率。

本文將進一步說明產前預防過敏病產生的策略如下:

保持無菸環境

居家環境過敏原與空氣污染物濃度會影響小寶寶過敏的機率:懷孕期間接觸多量室內過敏原,則新生兒體質被致敏化的機率上升。若家裡養貓,那麼嬰兒體內產生貓過敏抗體的機會也會相對增加。子宮內胚胎時期或嬰兒時期即暴露於塵蟎的環境中,體質會被致敏化。

家庭中有人抽菸,尤其是準媽媽抽菸,或屋內空氣污濁(如燒香等),也都會造就更多的過敏兒。嬰兒或是媽媽懷孕時,居家環境儘可能保持於低污染之無菸環境,可減少過敏兒產生的機會。

低過敏飲食

低過敏食物(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給予懷孕或哺乳期間的婦女(尤其是牛奶蛋白過敏家族的成員)低過敏性的適度水解蛋白奶粉,可預防嬰兒異位性體質的發展。

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任何可以促進腸道菌種平衡的物質或微生物。益生菌可改善腸內微生物的相互平衡且有益於宿主的活菌,可以調節腸道的菌叢,可重新調節並增強腸內的整體免疫機制,進而達到:對已過敏的人可以減緩其過敏發炎的反應;而對尚未過敏的人,則可以預防過敏病的發生。

益生菌多為乳酸菌屬,如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等,但並非所有菌種都有相同的特徵及效果。

喝母乳的嬰兒其腸道中含較多的比菲德氏菌和乳酸桿菌,而餵食一般配方奶的嬰兒其腸道中含較多的Bacteroids、Clostridia和 Enterobacteriaceae菌。

有異位性體質的小孩與正常小孩比較,其腸道中含有較多的梭狀桿菌(Clostridia),而含有較少量的比菲德氏菌。

目前有些國內外研究顯示,產婦產前四週服用某些菌株的乳酸菌,新生兒生下後六個月同樣服用這些菌株的乳酸菌,嬰兒濕疹發生率的顯著降低可持續甚至到七歲大。

魚油與過敏

深海魚油含有大量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 PUFA)可以抑制cyclooxygenase活性,降低前列腺素PGE2,進而驅使T淋巴球反應偏向第一型幫助型T細胞免疫反應。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花生烯酸(arachidonic acid)之前驅物,而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與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競爭使用相同的代謝酵素,如此就會減少花生烯酸的產生,進一步會減少前列腺素PGE2與白三烯素的形成,會造成過敏氣喘免疫反應與過敏性發炎反應燃料的減少,對過敏氣喘病的發生有降低的效果。

懷孕母親之飲食中增加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十八個月前之喘鳴。國際文獻顯示母親從懷孕20週開始,每天補充魚油(ω-3 PUFA)可轉變新生兒的免疫反應。換句話說,母親在懷孕其間補充魚油,可調控新生兒免疫反應,而有預防過敏性疾病的效果。

最近有一些研究的結論指出,飲食添加魚油或富含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不論是孩童或成人,對於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皆有不同程度的保護效果。在氣喘病患的肺功能方面有明顯的改善。於氣喘病童身上,其氣喘症狀嚴重度亦有減少,甚至可以降低孩童發展成氣喘的危險性。食物中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魚油的來源最好取自小型深海魚類,以減少因攝食大型深海魚類所造成人體內汞含量偏高的危機。

高過敏孕婦因應之道

高過敏家庭中的懷孕婦女,若能於其新生兒出生後,易造成過敏體質發病的前六個月,執行下列的建議事項,則在目前醫學界已經證實可進一步地降低其過敏病發作的機會和嚴重度。

餵食母乳時,母親應禁食其家族中已被證實會造成過敏的食物 (較常見者為乳製品、蛋、魚、豆奶或花生)。

當不能餵食母奶時,須使用適度水解蛋白嬰兒奶粉餵食。

延遲至六至九個月以上再添加副食品。

減少塵蟎、蟑螂、黴菌、貓狗等有毛動物及香菸的接觸。

由於母乳內含有很多可以促進新生兒正常免疫力的多種成份,且其所含的人類蛋白與較多量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不易造成過敏新生兒致敏化的產生,再加上餵食母乳的新生兒腸道內會產生大量的益生菌,所以我們認為餵食母乳為預防新生兒產生臨床過敏病的最佳選擇。

結論

若家中已有過敏病兒(尤其是已有一個或以上過敏病患的高過敏家族)的家屬能隨時與其熟悉的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密切配合,對其已發病的過敏病兒儘早給予適當的環境改善、抗過敏性發炎的局部或噴霧治療、以及完善的居家照顧,並做到下列事項:

  1. 均衡的飲食;
  2. 適度的運動,每天持續三十分鐘以上;
  3. 居家環境須光照充足,通風良好;
  4. 居家環境常打掃;
  5. 充足的休息與睡眠;
  6. 保持愉快的心情;
  7. 多與大自然接近;
  8. 感染流行期間須配戴口罩,勤洗手,少到公共場所。
  9. 與專科醫師密切合作

過敏病兒亦有機會杜絕其過敏病的一再發作,過著與正常兒童一樣的日常生活。若家中已有過敏病人的懷孕婦女,若能與小兒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密切配合,針對其子宮內懷孕的胎兒以及出生後六到九個月內的新生寶寶儘早給予適當的過敏防治,對其將要懷孕出生的新生寶寶,亦可將其日後再產生遺傳性過敏病的機會降到最低。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水也會胖?問題在飲食習慣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1/08/16 05:30 黃依歆/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黃依歆/台北報導】


想減肥的人總是說自己「連喝水、呼吸空氣都會胖!」認為會胖都是體質天生,無法改變。然而開水沒有熱量,會胖更不是空穴來風,自身的心態與觀念才讓人瘦不下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營養師藍玉芬說明,研究證實遺傳因素只占肥胖因素的3成,飲食習慣才是肥胖的主因。


■飲料變微甜 熱量卻沒少


藍玉芬表示,現代人三餐常略過一餐不吃,例如不吃早餐,但跳過一餐的結果是下一回吃得更多,全因「代償」心態在作祟。有時候泡三合一咖啡或麥片等飲料,多放點水把甜度降低,就誤以為將高糖飲品變「微糖」,事實上攝取的熱量分毫不少。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蘇瑞珍也觀察到,當醫師建議很瘦的民眾多吃一些時,對方的回答總是「自己食量很大」、「不能再多吃了」;反倒是有肥胖問題的人,卻總是形容自己「已經吃很少了」。這兩種不同的回答型態其實顯示了兩種心態與想法的差異,最終反映到不同的飲食習慣上。


■自備餐盒 多纖維少油膩


蘇瑞珍舉自己想減重的女兒為例,除了請她控制飲食之外,能夠不載送就不載,讓她自己騎單車或走路上學。一段時間後,女兒因上大學總是與同學外食,但自覺無法改變飲食,就無法瘦身,於是要求家裡替她帶便當,餐餐有蔬菜等均衡食物及糙米,原先無法接受糙米的味道,久而久之也就養成習慣,一學期下來就瘦了6公斤。


蘇瑞珍表示,三餐一定要吃,保持早餐一定吃,晚餐不吃多、不晚吃的原則。飲食的順序是先喝湯,再吃菜、小口雜糧與葷食;湯可以吸管自湯底吸,自然少喝到表面的油。 減重的重點是改變習慣,藍玉芬說明,許多外食族是熱量攝取超標,但營養不良的胖子,主要原因是外食主菜多為油炸類,卻缺少蔬菜水果,且纖維與礦物質都不足。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有才無德是毒品


【聯合報╱洪蘭】
2011.07.28 06:04 pm
 
最近報上有個大學教授投書說,他從前在香港教過的學生來到紐約,在他家住了一晚,這學生是香港的怡和洋行送出來進修的,一周費用美金五千元,還不包括機票。學生跟他說他回香港後,就要跳槽到別家公司去,跳了薪水才會高。果然連環跳後,現在他已是某大企業的總經理了。


這位教授因此下結論說,人要常換工作才能爬得高,他相信怡和洋行老闆一定對這個學生很生氣,但是「年輕人不能為私情而不往前奔馳」。他勸年輕人不要因「感情、忠誠而耽誤自己前途」。他說嚴凱泰先生在接受交大榮譽博士時,勸告學生不要常換工作的話,在今天工商的世界中是太「農村」了。


我看了很驚訝,這不是「農村」的問題,而是「厚道」的問題。一個年輕人如果位子都沒有坐熱就換工作,會給人好高騖遠,沒有定性的感覺。如果一個人一年換十二個工作,你敢用他嗎?尤其接受了公司的栽培後,馬上跳槽是不厚道的。沒有公司願意作別人的人才培訓班,將心比心,老師不應該鼓勵學生享受完利益後,拍拍屁股走路。這不叫為「私情」,這叫自私自利、忘恩負義。不論是什麼樣的先進科技社會,只要是人的社會,「忠誠、正直、公平、正義」還是核心的價值觀。作生意,誠信為上,人性之美在於「誠」,人性之貴在於「信」。


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潘健成先生有個「兩個饅頭」的理論,他說:「當你快餓死時,人家給你兩個饅頭,你吃飽了才有力氣去找工作,才活了下來。十年後,你發財了,你說你還他兩個饅頭,外加一個饅頭的利息,用三顆饅頭還掉這個債,像話嗎?」他說恩典不是這樣還的。


好個恩典不是這樣還的。我們要告訴孩子,珍惜你的工作,感恩給你第一個工作的人。因為當你什麼經驗都沒有時,他願意僱用你,讓你在職訓練、栽培你,他是你的伯樂,你要感激他。


換工作不是不可以,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而且在同一個工作做久了會沒有挑戰性,但是剛受完訓回來就立刻跳槽,甚至帶舊客戶的名單,帶槍投靠是非常不厚道的。新僱主只要想一想,你會因為他的薪水高,背叛原來的老闆來投靠他,難道你以後不會因為別人的薪水更高而背叛他嗎?


司馬光說: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皆才有餘而德不足。除非人類的品德能跟得上文明的腳步,不然文明越進步,人類越不快樂。我們實在不願意看到年輕人比現在更勢利。


有句話說得好: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多麼可怕,它毀家傷人,作老師的怎麼還可以鼓吹學生做毒品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歡迎到 udn.com 粉絲團參與大家的討論!
【2011/07/26 聯合報】@ http://udn.com/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士小孩為什麼不尖叫? (很值得學習)(網路轉載)

前一陣子, 去瑞士玩了兩個星期,頭幾天, 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但想也 想不出來就竟是哪裡不對。後來 終於發現瑞士跟台灣最大的不 同:
就是瑞士 的小孩完全不尖叫…
 在台灣, 到處都可以聽到小孩的尖叫聲, 鄰居的小孩、大賣場裡的小孩、 百貨公司裡的小孩、路上的小 孩、捷運裡的小孩,無處不尖叫
我非常怕 吵,聽見小孩的尖 叫聲,真的讓我神經都快斷掉。但常常看到旁邊疲倦不堪的父母,
我也不忍 心在內心苛責:「究竟是怎麼教 小孩的…」只能默 默的想:「小孩可能就是天生會 尖叫的動物吧…」 
  
但這個想 法,在瑞士完全被打破。瑞士小 孩不但不尖叫,個個還乖得很。 無論是小到還躺在嬰兒車裡的嬰 兒,
一直到國 小年紀的小孩,各個乖巧有禮, 即使亂跑也不 會脫離父母的視線。瑞士的父母看起來都一派輕鬆,養個小孩,似乎比養狗還簡單。 
  後來在瑞 士各地旅遊,我特別觀察瑞士父 母究竟有什麼秘方,每天可以把 自己打理的光鮮亮麗(台灣的父 母看起來都無力打理自己還兼精 神萎靡), 
小孩又不 吵不 鬧,規矩守禮。而且,也很少在路上看到保母,多是父母自己帶著小孩。我只能說,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來我發 現,瑞士人對於小孩的教養方式 很簡單,就是「生活以大人為中 心」、「大人做什麼,小孩就做 什麼」。 
跟台灣人 完全相反,台灣大人的生活只剩 圍著小孩 團團轉,婚前的活動,幾乎全部放棄。   
但瑞士人 可不是這樣做的,大人的活動不 會因為小孩停止。而且,絕對不 是開玩笑。由於瑞士盛行健行爬 山,
我在火車 上看到一對父母背著登山重裝 備,帶著四個小 孩,最小的大概三歲,大的不超過十歲。這在台灣,根本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台灣父母 不可能帶三歲的小孩登山健行的) 然後在維 威(就是EVIAN礦泉水的 來源地附近),我看到 更扯的事。大人都在玩帆船,小 孩在幹嘛呢? (看來都只 有十歲上下)也在玩帆 船啊,不過換成小型的 帆船而已(旁邊有救 生員)。 
  
瑞士的大 人要做什麼事,小孩就得去幹 嘛。大人在山路上騎越野腳踏 車,對不起,只要是脫離嬰兒車 的小孩,照樣得騎。 在瑞士, 沒有大人要配合小孩,大人放棄 自 己活動這件事。  
甚至夫妻 用餐也是,要是台灣,夫妻雙方 在餐桌上一定只關心小孩,小孩 變成大人唯一的焦點。但在瑞 士,可沒這回事。 
我在蘇黎 士看到一對夫婦,兩人帶著兩個 小 孩,一個能走,一個還躺在嬰兒車裡。夫妻兩人談笑調情(是真的在 調情), 
絕沒小孩 說話的份,更不會將餐桌焦點從 夫妻互動變成只看小孩吃什麼、 小孩有沒有受 傷這種無聊事情。 
 
而且兩個 人都把自己外表打理得很好,在 台灣,有看到穿 洋裝跟鞋出去的媽媽?很少吧…多半都穿 可怕的休閒服,
頭上紮個 鯊魚夾就出門了…姑且不論 品味,這位爸爸也的衣服看來也 是配過的,身上沒有亂七八糟的 恐怖服 飾。) 
 
可是,瑞 士的小孩看起來比台灣小孩情緒 穩定,看起來也比較幸福,個個 都像小天使。
而且,在 瑞士,大人非常尊重小孩,我沒 看過有任何大人去逗小孩,例如 摸頭捏臉等等把小孩當寵物玩的 行為。
(但我回程 在華航班機上就看到空姐這樣對 待乘客的 小孩,小孩的父母也認為這很正常,完全不管小孩是否情願。) 
 
相對的, 在比較之下,我覺得台灣的小孩 非常神經質跟焦躁。後來想想, 我覺得很多台灣的夫妻,在生了 小孩之後,
放棄婚前 自己喜愛的活動,不登山、不到 高級餐 廳用餐、不騎腳踏車;然後生活只剩小孩,賺錢為了給小孩上補習班,
生活內容 只剩接送小孩,話題也只有小 孩。但這樣的行為卻養成經常尖 叫躁動的小孩,以及疲 倦不堪的父母。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祝福 而不是詛咒

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有一位牧師和他的太太,他們有個兒子,這兒子帶給他們許多煩惱;不只如此,這兒子離家出走、斷絕音訊三、四年了。
牧師於是找了一位諮商師,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訴對方,這名諮商師看著他說:「你已經咒詛兒子多久了?」
這牧師很訝異,他說:「你說我在咒詛兒子,這是什麼意思?」
諮商師回答說:「所謂咒詛的意思就是,說另一個人的不是。剛才你所說的,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你這樣咒詛兒子多久了呢?」
這位牧師低著頭,說:「是的,他一出生我就咒詛他到現在,對他,我從來都不曾說一句好話。」
諮商師說:「結果是無效的,對吧?」
牧師回答:「是的。」
於是諮商師說:「我要挑戰你和你妻子,在接下來的兩個月,當你們想到這兒子時,要祝福他,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我要你們禱告,求上天賜福給他。當你們說起兒子時,我要你們記得他好的一面,說他的好話。」
牧師回家後,把這事告訴太太,他們同意這諮商師的意見,也願意這麼做。當他們為這兒子禱告時,他們求上天賜福予他;當他們談起兒子時,他們嘗試記得兒子的優點。他們每天都持續這麼做。
大約過了第十天,牧師正在書房念書,電話響了。是的,電話的另一端竟是這位兒子。兒子說:「爸爸,我真的不確定為何我會打電話給你,我只想告訴你過去一個星期,我一直想到你和媽媽,還有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只想打電話給你,看看你們好不好。」
這位父親說:「兒子啊!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然後父親問:「我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但週六要不要一起吃午餐?」兒子欣然答應。
週末午餐時間,這對父子見面了。這位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過去,父親肯定會嚴厲苛責兒子,然而這次,父親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在心裡祝福他。他問兒子問題後,他就聽兒子的回答,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他也給予肯定。
午餐約會快結束時,兒子望著父親說:「爸爸!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間。」
父親回應說:「兒子,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
兒子說:「嗯!爸爸,我想今晚在家裡過夜好嗎?就今晚而已,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
父親說:「當然可以啊!我們很高興你能和我們在一起。」
那一整天,父親心裡驚覺當他停止咒詛兒子,而以祝福代之時,情況就有了極大的改變。
那天晚上,當兒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時,父親來到兒子房間,坐下來對兒子說:「孩子,過去麼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你願意原諒我嗎?」
兒子說:「爸爸,我當然原諒你啊!」 然後他就抱著父親,他們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然而這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時開始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不是很理解這是什麼原因,但當我們願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詛他們時,上天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
我們種的是什麼就收成什麼。如果我們撒下咒詛的種子,我們就收咒詛;若我們撒下祝福的種子,我們的收成就是祝福。
我願意收到祝福,而你呢?讓我們一起學習化詛咒為祝福,藉著祝福而非咒詛,把我們的「愛與祝福」給最親愛的家人,因為任何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家庭的失敗!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3杯奶茶 少女牙齒爛光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8/05 17:47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5日電)台南市1名18歲的劉姓女子從小學起每天以含糖飲料解渴,高中畢業時幾乎滿嘴恆牙已爛光,連主治的牙醫師都相當驚訝,只能以全口牙齒重建幫助患者解決問題。


遠東牙醫診所院長林孟儒表示,初次看到劉姓女子的口內狀況時,嚇了一跳,不知道正值妙齡的女子,怎麼會放任嚴重蛀牙,全口牙齒幾乎只剩殘根。


林孟儒指出,患者說從小就愛喝含糖飲料,每天至少3杯奶茶或碳酸飲料,國中開始就出現局部蛀牙,慢慢嚴重到發黑、剩下殘根,雖然覺得很醜,但因口腔衛生觀念不夠,也沒找牙醫師治療,滿口牙齒逐漸爛光。


他說,劉姓女子從國中到高中期間,因整口爛牙而使人際關係陷入低潮,幾乎交不到朋友,出現自閉及自卑的傾向。加上爛牙影響咀嚼功能,許多食物只能硬吞,連帶使腸胃、消化不好,體重也較同齡女子來得輕。


林孟儒說,經全口重建治療後,已幫劉姓女子恢復牙齒外觀及功能性,讓她以後能開心展露笑容,大方與人互動。


林孟儒說,甜食、蔗糖進入口腔內,和牙菌斑接觸就產生酸,有害的酸不斷腐蝕琺瑯質,就會造成蛀牙,民眾最好不要養成以飲料代替開水的習慣;喝了含糖飲料後,最好能馬上用白開水漱口,並在10分鐘內刷牙,否則日後滿口爛牙,傷身又傷荷包。1000805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腰瘦?體脂肪爆表看不出

【中國時報 黃依歆/台北報導】2011.08.04

  外表明明是個瘦子,其實皮膚下的體脂肪、膽固醇卻過高!現代人有愈來愈多「表裡不一」的瘦子,而這些族群當中,又以年輕瘦女生最為「表裡不一」。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最近於門診中發現,女瘦子高體脂的情形較男性普遍,往往體重標準身形纖瘦,但實際肥胖卻相當驚人。


  ■體重標準 膽固醇卻超標


  何一成在門診中觀察發現,男性體重與體脂肪較呈正比,即體脂肪若高,體重也不輕;但許多女性體重正常甚至偏瘦,體脂卻過高,顯示體重與體脂的關係男女有別。


  之所以有如此差別,何一成說,現代女性愛美,很在意控制體重,但卻忽略日常飲食組成,往往嗜吃甜食、肥肉等高油脂食物,儘管攝取的量少,還是很容易囤積脂肪。他在門診中連續發現4到6個BMI(身體質量指數)僅22、21的女性,體重及體脂肪的落差極大,應與女性較少運動或偏食有關。


  最近何一成在門診中觀察到一名瘦小年輕女性,體重正常也沒有任何症狀,卻發現血液中膽固醇超過200mg/dl的標準值、體脂肪也爆表的情形。該個案沒有遺傳病史,單純受到長期飲食習慣不良影響。


  ■少油多蔬菜 運動好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局1997年所作台灣地區血壓、血脂及血糖「三高」追蹤調查顯示,男性三高發生率普遍高於女性,但40至50歲以後,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何一成觀察,門診中高體脂、膽固醇的女性大都在30歲至50歲,這個年紀的女性工作穩定、運動量減少,吃錯食物很容易影響健康。


  除運動外,他建議攝取適量蔬菜如小白菜、莧菜、茼蒿、芹菜、菠菜、青花菜等或蘿蔔、山藥、芋頭、番薯、牛蒡等根莖類、帶皮的全穀類,少吃肥肉、內臟、油炸、高飽和脂肪的食物,攝取適量的魚肉。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提醒 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8/04 17:55

白白胖胖的小孩看起來很討喜,但醫師提醒,別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兒童減肥應該要從零歲開始,否則八成的兒童肥胖會轉換成為成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代謝症候群都可能上身。建議孩童應該每天五蔬果、每天看電視少於兩小時、喝零卡飲料。(陳映竹報導)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最近出書表示,很多人會有小孩會吃才容易長大、小孩胖一點表示腸胃吸收沒問題,小時候胖長大會抽高等迷思。卻不知道兒童肥胖對健康危害大,「舉凡大人發生的三高、肝功能、尿酸都會有,其中第一個出現的是尿酸過高,痛風風險開始增高。」


蕭敦仁指出,準媽媽懷孕期間過胖,孕期末期胎兒營養過剩,就會促進脂肪細胞過度增生,成為一生容易肥胖的體質。喝母乳的小孩肥胖傾向比喝配方奶的小孩低,因此兒童減肥要從零歲起。


蕭敦仁說,喜歡電視、電玩、電腦的「三電」小孩,容易發胖,因為運動量不夠,對視力也有不良發展。美國小兒科學會有一個「5210」預防兒童肥胖的口號,也就是每天五蔬果、看電視少於兩小時、運動一小時、以及喝零卡飲料。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對了 妳也能瘦〉 喝咖啡減肥? 當心副作用

《自由時報》2011-08-07 記者/洪素卿

網路上持續有人流傳「咖啡減肥法」,聲稱「早餐前30分鐘,喝一杯黑咖啡,不僅可以抑制食慾,減少攝取食物達1/4,還能增加5%的脂肪燃燒」。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不少所謂「瘦身咖啡」,宣稱喝咖啡可以減重,但真的這麼神奇嗎?

咖啡因可增加新陳代謝率

醫師表示,咖啡所含的咖啡因,的確可以增加新陳代謝,但攝取過量卻可能導致心悸、失眠或是加重胃潰瘍等副作用,能否有效減重?仍值得商榷。

過去小規模研究認為,黑咖啡可以減重的主要理論有三種:其一是食慾抑制;其二是增加熱量燃燒,藉由咖啡因刺激體內的產熱(thermogenesis)作用;第三則是利尿作用。

過量恐心悸、失眠、胃潰瘍

過去國內最著名的黑咖啡減重者就是藝人吳奇隆,當時他一天狂喝13杯黑咖啡,雖然快速瘦下7公斤,卻差點因此送命。

開業醫師劉伯恩指出,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會加快心跳、流汗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這也是咖啡能減重的主要藥理作用之一,但若要說咖啡因可以抑制食慾,實在看不出其機制為何?他表示,門診中確實有不少病人曾嘗試黑咖啡減重。有人一天喝超過10杯咖啡,結果不只出現胃潰瘍,連失眠、焦慮症狀都跑出來。也因此,依據衛生署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

劉伯恩認為,喝黑咖啡減重並不健康,若真的要把黑咖啡當作減重輔助,除了不能過量,也應配合肥胖成因。例如,新陳代謝慢、平時不太流汗,又有便秘問題者,搭配適量黑咖啡,除了提升新陳代謝,因為咖啡因也能興奮內臟交感神經,提升腸子蠕動,有時能促進排便。但原本就有潰瘍、失眠或是心臟問題者,則不適合喝黑咖啡。

台灣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強調,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過去研究,最佳減重飲品第一名是白開水,第二名是無糖茶,第三名才是黑咖啡。減重期間適度喝水最好,除非是本來有喝可樂等飲料習慣,想要轉換成喝黑咖啡,但一天不要超過3杯。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素 膽固醇也可能會超標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7/26 15:51
文/陳朝欽


最近門診中,有一位年近50歲、吃素多年的婦女,某日早晨在公園做甩手功時,竟然出現劇烈胸痛,緊急送醫,竟診斷出為急性冠心病,進一步檢測才察覺,壞的膽固醇(LDL-C)竟高達200mg/dL才會導致心臟病發。


理論上,素食含有較少油脂(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較多的纖維素,能有效降低體內膽固醇。但如果素食者攝取過多澱粉或精緻醣類,或口味太重,添加過量鹽和糖,或用油太多,反而會使三酸甘油脂和壞的膽固醇增加,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吃素者也要注意飲食營養問題。


如果發現血脂過高,必須從飲食、運動和減重著手(即所謂生活型態調適),必要時,仍要遵從醫囑,接受藥物治療。


目前較常見的Statin類用藥為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達到降血脂效果,另外,還有一種複方劑型降膽固醇藥物,是由小劑量statin加上腸道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可抑制膽固醇在肝臟中合成與腸道中吸收,以達到雙效抑制作用。


到底膽固醇要降到多少?取決於每人的危險分級。根據美國膽固醇教育計畫建議,高危險族群須下降到100mg/dL,超高危險族群則下修到70mg/dL(見附表),治療目的就是避免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對了 你也能瘦〉 一天10克可溶性纖維 遠離大肚腩

《自由時報》2011-7-10

記者/洪素卿


為了擺脫盤踞在肚子上的肥肉,有人仰臥起坐做到運動傷害,肥肉卻還是紋風不動;一項最新出爐的研究顯示,其實,只要每天多攝取10公克「可溶性纖維」,有助於消除大肚腩。


這項發表在本期肥胖(obesity)期刊上的研究,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斷層掃描等方式,檢視1114名受試者的內臟脂肪變化,分析其變化與運動、飲食習慣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用量,確實與內臟脂肪的變化相關,飲食中,多吃10公克可溶性膳食纖維,5年內,位於腹部深處的內臟脂肪堆積就能減少3.7%。


男腰圍勿超過90公分 女80公分


圍繞在內臟附近的脂肪,原本是為了保護腹腔內的臟器不受傷害;不過,當這些脂肪堆積太多,不只會堆出礙眼的「大肚腩」,雙和醫院祝年豐醫師指出,連帶的高血壓、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可能會隨之而來。因此,近年來醫師們不斷呼籲,希望男生將腰圍控制在90公分以下、女性別讓腰圍超過80公分。


要控制腰圍,平常除了控制熱量攝取,祝年豐提醒,也要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目前已知飽和脂肪攝取多、就容易堆積成為腹部脂肪。想要遠離大肚腩,富含飽和脂肪的動物性蛋白質像是牛肉、豬肉等,切記不能過量。


一旦腰上已經掛上「救生圈」,這項研究顯示,除了多運動、多攝取可溶性膳食纖維也是一個方法。


◎什麼是可溶性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大略分成兩種,一種是民眾比較熟知像是芹菜、竹筍、高纖蔬菜等,感覺得到粗粗的纖維質,主要是不可溶的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等,這類纖維一般認為與腸道健康比較相關。


至於近年當紅的可溶性纖維,包括:果膠、豆膠、海藻多醣體等,多數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經由位於腸道內的益生菌、轉換成短鏈脂肪。由於陸續有研究認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可能與血脂肪代謝等相關,越來越受到關注。


◎該如何才能補充到10公克可溶性膳食纖維?


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推薦,兩顆小蘋果、一杯豌豆莢,以及半杯大花豆就夠了。


除了蘋果跟豆莢類,還有什麼食物可以吃到可溶性膳食纖維?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指出,燕麥、木耳、寒天、海帶芽等,也都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

tsjh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